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杜牧詩文選評
  • 吳在慶
  • 1611字
  • 2020-06-12 15:54:37

竇列女傳[1]

列女姓竇氏,小字桂娘。父良,建中初為汴州戶曹掾[2]。桂娘美顏色,讀書甚有文。李希烈破汴州[3],使甲士至良門,取桂娘以去。將出門,顧其父曰:“慎無戚,必能滅賊,使大人取富貴于天子。”桂娘既以才色在希烈側,復能巧曲取信,凡希烈之密,雖妻子不知者,悉皆得聞。希烈歸蔡州[4],桂娘謂希烈曰:“忠而勇,一軍莫如陳先奇[5]。其妻竇氏,先奇寵且信之,愿得相往來,以姊妹敘齒[6],因徐說之,使堅先奇之心。”希烈然之,桂娘因以姊事先奇妻。嘗間曰:“為賊兇殘不道,遲晚必敗,姊宜早圖遺種之地。”先奇妻然之。

興元元年四月[7],希烈暴死,其子不發喪,欲盡誅老將校,以卑少者代之。計未決,有獻含桃者,桂娘白希烈子,請分遺先奇妻,且以示無事于外。因為蠟帛書,曰:“前日已死,殯在后堂,欲誅大臣,須自為計。”以朱染帛丸,如含桃。先奇發丸見之,言于薛育,育曰:“兩日希烈稱疾,但怪樂曲雜發,盡夜不絕,此乃有謀未定,示暇于外,事不疑矣。”明日,先奇、薛育各以所部噪于牙門[8],請見希烈,希烈子迫出拜曰:“愿去偽號,一如李納[9]。”先奇曰:“爾父勃逆,天子有命。”因斬希烈及妻子,函七首以獻,暴其尸于市。后兩月,吳少誠殺先奇[11],知桂娘謀,因亦殺之。

請試論之:希烈負桂娘者,但劫之耳,希烈僭而桂娘妃,復寵信之,于女子心,始終希烈可也。此誠知所去所就,逆順輕重之理明也。能得希烈,權也;姊先奇妻,智也;終能滅賊,不顧其私,烈也。六尺男子,有祿位者,當希烈叛,與之上下者眾矣,豈才力不足邪?蓋義理茍至,雖一女子可以有成。

大和元年,予客游涔陽[11],路出荊州松滋縣[12],攝令王淇為某言桂娘事[13]。淇年十一歲能念《五經》,舉童子及第[14],時年七十五,尚可日記千言。當建中亂[15],希烈與李納、田悅、朱泚、朱滔等僭詔書檄,爭戰勝敗,地名人名,悉能說之,聽說如一日前。言竇良出于王氏,實淇之堂姑子也。


[1]列女:同烈女。舊指重義輕生、有節操的婦女。

[2]建中:唐德宗年號(780—783)。汴州:今河南開封。戶曹:掌管籍賬、婚姻、田宅、雜徭、道路等事的州府官吏。掾:副官佐貳吏的通稱。

[3]李希烈:唐遼西人,德宗建中初為淮西節度淮寧軍、檢校禮部尚書。不久,加檢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后背叛朝廷,交通河北諸叛帥,僭稱王。建中四年(783)十二月,攻占汴州,自稱帝。

[4]蔡州:今河南汝南。

[5]陳先奇:李希烈部將。《舊唐書·李希烈傳》作陳仙奇,并記其“起于行間,性忠果。自希烈死,朝廷授淮西節度,頗竭誠節。未幾,為別將吳少誠所殺,贈太子太保”。

[6]敘齒:按照年齡大小定長幼次序。

[7]興元:唐德宗年號(784)。

[8]牙門:軍帳前立大旗表示營門。《國語·齊語》韋昭注:“軍門立旌為門,若今牙門矣。”

[9]李納:淄青鎮叛帥李正己之子。正己病死,李納請襲父位,朝廷不許,遂叛,稱齊王。興元初,德宗下詔罪己,納復歸順朝廷。

[11]吳少誠:李希烈寵將。《資治通鑒》貞元二年(786)七月記“淮西兵馬使吳少誠殺陳仙奇,自為留后。少誠素狡險,為李希烈所寵任,故為之報仇”。

[11]涔陽:唐澧州,今湖南澧縣。

[12]荊州松滋縣:屬今湖北。

[13]攝令:代理縣令。

[14]童子:即唐代科舉考試中的童子科。凡十歲以下,能通一經,及《孝經》、《論語》,每卷誦文十通者,予官。通七者,與出身,謂之童子科。

[15]建中亂:指唐德宗建中時李希烈、朱泚、朱滔等人反叛朝廷。


大和元年(827)杜牧出游涔陽,路過松滋縣,根據縣令王淇所述桂娘事,感而作此。

文中記敘了桂娘為李希烈所強取、忍辱以才色巧智義滅李希烈一門的經過,不僅褒獎桂娘為烈女,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桂娘“終能滅賊,不顧其私,烈也”的稱揚,指出“六尺男子,有祿位者,當希烈叛,與之上下者眾矣,豈才力不足邪?蓋義理茍至,雖一女子可以有成”這一事實,從而寄寓了對那些顧其私,不顧義理,而屈從李希烈等人的朝廷官吏的憤慨蔑視之情。

杜牧本年又有《燕將錄》之作,此后又撰寫了《張保皋鄭年傳》。這三篇傳記,都顯示了作者關注歷史人物,以史為鑒的態度,也體現了詩人傳記散文創作的成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合江县| 桑植县| 枝江市| 黔南| 枣庄市| 桦甸市| 宜宾市| 新河县| 鄂伦春自治旗| 永寿县| 隆德县| 台南县| 浦江县| 洪湖市| 扶绥县| 开原市| 阿拉善右旗| 大方县| 皋兰县| 乌什县| 正宁县| 崇州市| 垫江县| 海淀区| 嘉峪关市| 泸水县| 桐柏县| 周宁县| 徐水县| 阳江市| 永仁县| 逊克县| 满城县| 长寿区| 黑河市| 深圳市| 阜新| 仙游县| 张家口市| 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