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文學者,游戲的事業也”
——審美超功利的文藝觀

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儒家重實用功利的文藝觀一直占主導地位。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梁啟超提倡“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說界革命”,黃遵憲熱情宣揚詩歌“鼓吹文明”,“左右世界之力”,也是以儒家功利主義文藝觀為理論基礎的。本世紀初,資產階級革命陣營內周樹人、周作人兄弟二人,吸取西方文化(主要來自日本),大力引介并提倡純文學觀念,猛烈地批判封建正統的文學觀,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王國維沒有周氏兄弟進步的政治立場、激進的文化態度,但是,基于尋求人生慰藉、解脫痛苦的悲觀主義人生觀,王國維欣賞超功利的純美文藝觀,反對儒家倫理功利主義。這種超功利的純美文藝觀貫穿在王國維前期的文學創作和研究中,也是《人間詞話》的理論基礎。

王國維接受席勒、斯賓塞等人的游戲說,認為文學本質上是一種游戲,應熱心地以游戲態度為之。《人間詞話》第120則說:


詩人視一切外物,皆游戲之材料也。然其游戲,則以熱心為之。故詼諧與莊重二性質,亦不可缺一也。


王國維《文學小言》也說:“文學者,游戲的事業也。”人的勢力,用于生存競爭而有馀,或在實際生活中無法表現,通過摹寫事物詠嘆感情而發泄出來,就為文學。這樣的文學,是超越功利的,是審美的。在《人間嗜好之研究》一文中,王國維充分闡述這個觀點。他說:


若夫最高尚之嗜好,如文學、美術,亦不外勢力之欲之發表。席勒既謂兒童之游戲存于用剩馀之勢力矣,文學美術亦不過成人之精神的游戲。吾人之勢力所不能于實際表出者,得以游戲表出之是也。若夫真正之大詩人,則又以人類之感情為其一己之感情。彼其勢力充實,不可以已,遂不以發表自己之感情為滿足,更進而欲發表人類全體之感情。彼之著作,實為人類全體之喉舌,而讀者于此得聞其悲歡啼笑之聲,遂覺自己之勢力亦為之發揚而不能自已。


王國維認為文學和哲學一樣,超越眼前的功利目的,而“有裨于人類之生存福祉”,文學不在于一己之私利,而謀求人類全體共通之感情的表達。他在《文學小言》中說:“余謂一切學問皆能以利祿勸,獨哲學與文學不然。餔啜的文學,決非真正之文學也。”他將文學家分為兩類:職業的文學家和專門的文學家。前者是“以文學為生活”,將文學視作干祿求榮的工具;后者是“為文學而生活”,以文學為目的,甚至將生活藝術化,以血書寫人生,實現藝術。王國維慨嘆中國古代的文學美術大多數遭受功利主義的戕殺,沒有獨立的價值:“嗚呼!美術之無獨立之價值也久矣。此無怪歷代詩人,多托于忠君愛國勸善懲惡之意,以自解免,而純粹美術上之著述,往往受世之迫害而無人為之昭雪者也。此亦我國哲學美術不發達之一原因也。”(《論哲學家與美術家之天職》)文學創作托于忠君愛國勸善懲惡的倫理功利目的,則是“為人”而作,非“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的“自為”。歷代文人以詩詞來奉和應制、禮聘酬酢,實為文學之大不幸。《人間詞話》第17則說:


詩至唐中葉以后,殆為羔雁之具矣。故五代北宋之詩,佳者絕少,而詞則為極盛時代。即詩詞兼擅如永叔、少游者,亦詞勝于詩遠甚。以其寫之于詩者,不若寫之于詞者之真也。至唐宋以后,詞亦為羔雁之具,而詞亦替矣。此亦文學升降之一關鍵也。


在功利主義的侵蝕和重壓下,文學藝術難以自由發展,更談不上發達。眼前的實利使文人迷失了對人類永恒福祉的追求。王國維于是大膽呼吁:“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學家。”(《教育偶感四則》)政治家和文學家,一是求實際求功利,一是審美超功利。兩者對于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他們的價值是不可比擬和不可代替的。但王國維出于純文學觀立場更強調文學家的永恒價值,作出抑此揚彼的軒輊,不免偏頗。王國維還舉個具體例子說明文學家和政治家的區別。《人間詞話》第94則云:


“君王枉把平陳業,換得雷塘數畝田。”政治家之言也。“長陵亦是閑丘隴,異日誰知與仲多。”詩人之言也。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詩人之眼,則通古今而觀之。詞人觀物須用詩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故感事懷古等作當與壽詞同為詞家所禁也。


意即政治家局限于具體時空和社會關系,計較利害,衡量得失,為物所役,眼光不免狹隘偏執,只有詩人文學家才能跳脫具體的社會關系和利弊得失,具有通識古今真理圓融無礙的審美眼光。

詩人擺脫功利的束縛,便具有超功利的審美的藝術眼光,具有叔本華所說的“卓越的靜觀能力”,即審美的觀照,王國維稱之為“能觀”。《人間詞乙稿序》說:“原夫文學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觀也。”“能觀”,是審美主體創造意境的最重要心理條件。詩人“能觀”,于是眼中所見,心中所想,無往而不是詩的境界藝術的境界。然而常人桎梏于功利觀念之下,只能以實用的態度看待生活和景物,當然產生不了詩興。王國維說:


山谷云:“天下清景,不擇賢愚而與之,然吾特疑端為我輩設。”誠哉是言!抑豈獨清景而已,一切境界無不為詩人設。世無詩人,即無此種境界。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見于外物者,皆須臾之物。惟詩人能以此須臾之物,鐫諸不朽之文字,使讀者自得之。遂覺詩人之言,字字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此大詩人之秘妙也。境界有二:有詩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詩人之境界,惟詩人能感之而能寫之。故讀其詩者,亦高舉遠慕,有遺世之意。而亦有得有不得,且得之者亦各有深淺焉,若夫悲歡離合,羈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詩人能寫之。(《清真先生遺事·尚論三》)


常人困躓于具體社會關系的限制中,處心積慮,患得患失;而詩人既設身處地體驗生活中的矛盾和痛苦,又能超脫出來,給予審美的觀照和表現。作家以超功利的審美的心態從事文學創作,便能夠敞開心靈,調動敏銳的藝術感受力去睹物興情,創造意象。這樣的創作是佇興而就不必宿構的。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多次強調詞的創作“須佇興而就”,是審美的直覺創造過程。這一方面是吸收了叔本華的“直覺論”,另一方面也是傳統文論“興會”說的引申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莱市| 天水市| 塔城市| 淮滨县| 旌德县| 黔东| 高密市| 额济纳旗| 得荣县| 南靖县| 忻州市| 特克斯县| 江源县| 汝州市| 鄂州市| 嵊泗县| 怀安县| 凤凰县| 沁水县| 卫辉市| 边坝县| 高邑县| 祁门县| 班玛县| 潮州市| 长沙市| 广水市| 江永县| 微山县| 旅游| 当阳市| 宜昌市| 墨江| 都兰县| 长寿区| 西贡区| 山西省| 镶黄旗| 普兰县| 永仁县|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