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中國的人命

陶行知

◎作者簡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黃山市歙縣人?,F代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愛國者。1919年年初,參加《新教育》雜志編輯工作,1921年,任該雜志主編,并任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干事。1923年,與晏陽初等發起組織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推進平民教育運動。此后一直為教育工作各方奔走。他逝世后,宋慶齡為陶行知紀念館題詞稱之為“萬世師表”。

我在太平洋會議的許多廢話中聽到了一句警語。勞耳說:“中國沒有廢掉的東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

人的生命!你在中國是耗費得太多了。垃圾堆里的破布爛棉花有老太婆們去追求,路邊餓得半死的孩子沒有人過問。

花十來個銅板坐上人力車要人家拚命跑,跑得吐血倒地,望也怕望,便換了一部車兒走了。太太生孩子,得雇一個奶媽。

自己的孩子白而胖,奶媽的孩子瘦且死。童養媳偷了一塊糖吃要被婆婆逼得上吊。做徒弟好比是做奴隸,連夜壺也要給師傅倒,倒得不干凈,一煙袋打得腦袋開花。煤礦里是五個人當中要殘廢一個。日本人來了,一殺是幾百。大水一沖是幾萬。一年之中死的人要裝滿二十多個南京城。(說得正確些,是每年死的人數等于首都人口之二十多倍。)當我寫這篇短文的時候,每個字出世是有三個人進棺材。

“中國沒有廢掉的東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

您卻不可作片面的觀察。一個孩子出天花,他的媽媽抱他在懷里七天七夜,畢竟因為卓絕的堅忍與慈愛她是救了他的小命。在這無廢物而有廢命的社會里,這偉大的母愛是同時存在著。如果有一線的希望,她是愿意為她的小孩的生命而奮斗,甚而至于犧牲自己的生命,也是甘心情愿的。

這偉大的慈愛與冷酷的無情如何可以并立共存?這矛盾的社會有什么解釋?他是我養的,我便愛他如同愛我,或者愛他甚于愛我自己。若不是我養的,雖死他幾千萬,與我何干?這個態度解釋了這奇怪的矛盾。

中國要到什么時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貴于財富,人命貴于機器,人命貴于安樂,人命貴于名譽,人命貴于權位,人命貴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時,中國才站得起來!

佳作賞析

本文發表于1932年,而今天讀來,卻依然使人震驚如昨。陶行知是位虔誠的人道主義者,始終把人的價值放在一切價值的核心位置。他認為生命的尊嚴才是至高無上的,在神圣的生命面前,沒有任何世俗之物稱得上高貴。從生命本位出發,陶行知特別推崇博愛,“愛滿天下”是他的人生信條,終身恪守不渝。在本文里就充分體現了這種理念。然而中國社會的實際卻恰好相反:物的價值,世俗的價值遠遠凌駕于生命之上。這樣一種扭曲的價值體系,不僅是對生命的褻瀆,造成人的異化,而且直接導致國家的積弱積貧。

殘忍的冷酷與偉大的慈愛這兩種看似矛盾的人性竟可以并存于中國人身上,冷酷施于所謂“外人”,慈愛施于所謂“自己人”,可見中國人對生命權的保護是功利的,它僅僅承認被選擇的人的生命權利。不在選擇范圍內的,就根本漠視其生命權利,根本視若草芥。選擇的標準,主要著眼于生命的外在價值,即社會屬性。生命的社會屬性壓倒一切,生命本身無足輕重。因此,陶行知先生痛心疾首,發出振聾發聵的警言——中國要到什么時候才能翻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焦作市| 台前县| 宁武县| 广西| 封丘县| 秀山| 大英县| 长治市| 琼海市| 邯郸市| 武义县| 盐源县| 永德县| 体育| 宜兴市| 平阳县| 庆元县| 瑞金市| 兴山县| 恩施市| 江川县| 兰州市| 东光县| 屏东市| 张掖市| 申扎县| 罗江县| 西充县| 远安县| 武邑县| 洮南市| 杂多县| 菏泽市| 彩票| 肇庆市| 沁水县| 阿瓦提县| 高阳县| 蒲江县| 乌兰察布市|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