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2)
書名: 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作者名: 雅瑟本章字數: 5374字更新時間: 2014-01-20 09:53:49
在兒子剛剛學會一些簡單的句子后,我就讓他堅持每天寫日記。這樣,卡爾從四歲開始就能寫日記了。每當外面天氣不好,不能出去玩的時候,他就把寫的日記拿出來,回憶他幼年時的情景,感到很有趣味。
寫到這里,我想起一些題外話。其實,在父母撫育孩子時,也應該有記日記的習慣,記載下孩子每天的發育和進步。這將是留給子孫后代育兒的重要遺產,我們的后代會從中獲得很多培養孩子的經驗的。比如,某天,教給孩子了一個新詞,孩子某天開始學會使用某個新詞了,孩子對什么感興趣,有哪些表現不好,責備孩子是因為什么,孩子又因為什么得到了表揚,孩子在哪些方面表現出了聰明才智,都教給孩子哪些知識了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記錄的內容。通過這樣的仔細記錄,我們就可以知道已經教過了哪些話,哪些話還沒教過,孩子已經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等等。這樣,就方便以后對孩子進行更好的教育。通過記錄的方法,我們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防止他們沾染惡習,當然,這也便于我們制定的計劃一一落實。否則,我們就好像一個沒有航海日志的航海員,要把預定的計劃都落實下來,乍看起來,好像很麻煩,其實并不麻煩,相反,還是很有趣的。人們對欣賞牽牛花的生長都有很濃厚的興趣,更何況是留意自己孩子的成長呢?只要試著去做,就一定會產生興趣的。并且,通過記錄孩子一天天成長的情況,我們還能更好地品味到天倫之樂。
另外,記這樣的日記,還可以幫助父母保持熱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因為現在社會上,沒有人去監督父母們培養孩子,所以,即便應該做的沒有做,本來計劃好的沒有實行,隨意改變計劃,也絕不會有人反對的。正是因為父母們有這樣完全的自由,所以,這也讓他們往往忘記了自己的職責。而寫育兒日記則能讓父母們隨時看到自己育兒情況,能夠起到監督的作用。幫助父母以熱情和堅持的精神,去老老實實地努力按照計劃教育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
大家看到我是如此的努力去培養兒子,一定會誤以為卡爾的生活一定很單調吧。其實并非如此,他過的生活很豐富,因為我一直注意培養他多方面的興趣。
在卡爾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后,我就開始培養他讀書的習慣,讓他感覺到讀書的樂趣。在書的選擇上,我主要根據卡爾的閱讀能力選擇一些對他有益處的書。我認為,一個人的喜好往往從他第一次讀的書中產生出來的,并且,幼年時期所讀的書往往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所以,我對書的選擇非常慎重。
為了引導兒子讀書,我使用了一些小伎倆。孩子們都喜歡聽人講故事,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我發現給孩子講故事,不僅能豐富他的知識,還能起到吸引他讀更多書的作用。在給兒子講故事的時候,我總是使用生動的語言,加上夸張的表情和變幻不定的手勢,有時候甚至模仿故事中的人物,不斷推出美妙的故事情節。兒子聽得如癡如醉,有時候也禁不住跟著我手舞足蹈。但我在要講到最有趣的地方時,就停下來,然后告訴兒子故事是在哪本書里,鼓勵他自己去閱讀尋找。
當然,卡爾還可以從音樂中找到樂趣。
詩人歌德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為了不失去神賦予我們的對美的感覺,我們需要天天聽點音樂,天天朗誦點詩,天天看點畫兒。”所以,孩子接觸點音樂是很重要的。有人說,喜歡唱歌的人要比不會唱歌的人壽命長,這是因為經常唱歌的人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特別是比較敏感的孩子,如果他們能夠養成唱歌的習慣,就會變得快樂的。
我們無法讓每個人都成為藝術家,并且也沒有這個必要。但是,人生一世,完全拋棄音樂卻很難獲得幸福。即便自己不會,也要懂得欣賞。所以,應該教給孩子一些音樂。有人認為,既然沒有想要孩子成為音樂家,就沒有必要教他音樂,否則就是浪費時間,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沒有任何藝術的生活是枯燥的,就如同荒野一般。為了孩子過得幸福,應該為他們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作為父母有義務培養孩子文學和音樂方面的素養。
我個人觀點是,人懂得些音樂才是幸福的。所以,從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讓他形成欣賞音樂的觀念了。在前面我已經介紹過了,兒子剛出生不久,我就買來了能夠發出1、2、3、4、5、6、7七個音的小鐘,經常敲給他聽,我的妻子還經常唱歌給他聽。
當兒子學會了讀ABC的時候,我就開始教他讀樂譜了,還常常和他做有關音樂方面的游戲:我把屋里的東西藏起來讓他找,這是兒童經常玩的游戲,不過,我在游戲中加入了吉他。比如:當兒子走近藏東西的地方時,我不會說“危險,危險”,而是用彈低音的方式告訴他。如果他走遠了,那么,我就會彈出高音。這樣,如果兒子不注意聽聲音的高低,就很難找到藏起來的東西。這個方法對訓練孩子的聽力非常有效。
為了培養孩子的節奏感,我是這樣訓練的。
在兒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我就用手打拍給他看。不久,我又買來小鼓,教他按著拍子敲打。再過一段時間,我買來鋼琴讓他敲,并且和他玩彈琴的游戲。我指出墻上的樂譜,他就按照樂譜敲鍵。就這樣,沒過多長時間,他就已經能用鋼琴彈簡單曲調了。
在卡爾能夠用鋼琴彈出簡單曲子后,我又趁機教他繼續學習下去。從單音開始學習,然后,我又教他和聲,沒多久,他就掌握了彈奏音階和琵音了。
這時,我感覺自己在教他彈琴方面有些力不從心了,為了他能夠進一步學習彈琴,我特別聘請了一名鋼琴教師。
現在,有很多音樂教師在教孩子學習音樂時,只教給學生技巧,不管是學習鋼琴還是小提琴,他們總是讓孩子反復不斷地練習。我認為這種方法非常不好,因為音樂是需要感知的,如果不培養孩子對音樂之美的感覺,學習的速度以及興趣就會大打折扣。
我請的這位老師不僅是鋼琴家也是一名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因此,他讓卡爾認識旋律樂器與和聲樂器之間的異同,讓他知道不同樂器的各自優劣點。就是在這樣不斷地學習和欣賞中,卡爾很輕松地就掌握了彈奏鋼琴和拉小提琴的方法。
并且,非常有趣的是,這位老師還經常和卡爾一起演奏鋼琴和小提琴的合奏曲。老師演奏鋼琴,卡爾拉小提琴,或者卡爾彈鋼琴,老師拉小提琴。
他們之間配合得非常默契,有時候甚至是能達到專業的級別,他們奏出的音樂也好聽極了。
在一次聚會中,他們一起合奏了帕格尼尼的幾首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特別是那首著名的《E小調奏鳴曲》更是獲得了熱烈的掌聲。小卡爾不僅學習演奏樂器,他還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編曲子,盡管他作的并非專業的作曲,但對于小卡爾來說,能夠試著編出曲子,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我現在還保留著當時卡爾自己創作的曲子,每當我看到那些曲子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那時卡爾可愛的樣子。
如何讓孩子產生興趣并引發孩子提問
雖然卡爾興趣廣泛,參與各種活動,但那些本來就帶著偏見的人,卻誤以為他的全部生活只是坐在書桌前,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干。他們甚至以為,卡爾除了懂得一些學究式的知識,懂得一點外語外,其他什么都不懂了。
然而,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了解我兒子的人都知道,他坐在書桌前的時間要比任何一個同齡孩子少。他的很多時間都是在玩耍和運動中過去的,他其實是個非常健康活潑的孩子。在學習方面,他不僅學習了很多門外語,還輕松地學習了植物學、動物學、物理學、化學和數學等。
看到這里,大家一定想知道我是怎么教育卡爾,讓他在輕松環境中學習了那么多的知識。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引出孩子的興趣和讓孩子提出問題。
在兒子三四歲的時候,每天早晨開飯前,我都會帶著他出去散步。當然,散步并不僅指溜達,而是一邊交流一邊溜達。比如,我總會把一些有趣的東西講給兒子聽。他的思維活躍,想象力也很豐富,能夠順著我所說的,一會兒談航海去印度和中國,一會兒逆尼羅河而上,一會兒講到去北極探險,一會兒又說到去芬芳的錫蘭森林徘徊。有時,還會追溯到幾千年前,跟隨斯巴達人去攻打特洛伊城;有時則坐上奧德修斯的船,航行在未知的海洋中;有時又跟隨亞歷山大去征討西洋。就是這樣,兒子的地理和歷史知識逐漸豐富了起來。
大多數時候,我們會走在植物繁茂的山間小道上,草叢中不時會冒出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我隨手掐起一朵野花對他說:“小子,快過來,我們看看這朵花。”兒子好奇地湊過來。我一邊剖析這朵花,一邊把花的生長特點和作用說給他聽。我告訴他:“這是花瓣,這是花蕊、花萼,這些花粉會隨風飄撒,沒有它,花兒就不會結出果實……”有時候,草叢中會突然蹦出一只蚱蜢,我急忙逮住它。然后,我們一起蹲下來,頭碰頭地研究起這只昆蟲來。我會把蚱蜢的身體構造、習性、繁殖等知識盡可能多地告訴給兒子。就這樣,我利用一塊石頭、一草一木這些實物,一點點地教育兒子,這樣的教育要比在學校中上死板僵化的動植物課要生動直觀得多。
其實,只要有信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我們教育的材料,自然界新誕生的一切都能夠成為孩子們認識和觀察的對象。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它教給了人們無數的知識。但是,遺憾的是,大多數的父母和孩子卻沒能好好利用它。
每到過節的時候,我都會帶著兒子去田野里采一朵花,拔一棵草,砸碎一塊巖石來觀察,偷偷地觀察小鳥的窩,研究小蟲的生活狀態等。通過觀察這些實物,結合一些有趣的故事,我們學到的知識包括了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天文學等等幾乎所有學科。卡爾特別喜歡植物,他采集的植物標本,快要堆積成小山了。他還用顯微鏡觀察各種東西,同時,還寫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小文章。
有一次,我把捉到的一個毛毛蟲拿給卡爾看。他當時很害怕,以為毛毛蟲是世界上最可怕且讓人作嘔的動物。可是,通過我仔細介紹毛毛蟲的生活后,他就不再害怕了,因為他后來知道,原來美麗的蝴蝶就是由這個難看的昆蟲變成的,為此,他還寫了一篇《美麗從哪里來》的小故事。
他是這樣講的:一只小毛毛蟲在沒有變成蝴蝶前,遭到了很多動物的嘲諷,等到了它變成蝴蝶后,周圍所有的動物都向它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和贊美之辭。在寫完這個故事后,他頗有想法地對我說:“不但小動物是這樣的,人也是這樣的。一個人無所事事,就會遭到別人的冷落,當他有一番大成就后,就會得到別人的贊揚和尊重。”
卡爾不僅寫出了這樣好的文章,還說出這樣的話,看來,他不僅學到了自然知識,也對人生有了感悟,這著實讓我非常高興和自豪。有很多父母愁于糾正孩子的一些壞習慣。照我看,孩子的不良行為因為孩子充沛的精力沒有正確的釋放途徑造成的。我建議多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這樣,他們就顧不上干壞事了。而且,在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孩子的心靈也會變得善良和寬厚。所以,大自然不僅帶給孩子健康的體魄,也讓他們的精神更加旺盛。城市里的孩子之所以常常情緒不好,性格乖戾,和遠離大自然,少有呼吸到新鮮空氣的機會有很大關系。為了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我會讓孩子更多地接觸大自然。在家里,也會讓他做一些園藝,比如,栽培花草和馬鈴薯等。兒子很喜歡做這些事情,每天都會給植物澆水、除草,還仔細觀察它們的成長,他感到很開心。每到夏天,我們都會帶他去山中的森林附近住上一段時間。森林是孩子最好的教科書。天氣晴朗的時候,我會帶著兒子去森林中玩耍,教他有關歌頌自然的詩。在晴朗的天氣里,我們一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一邊朗誦著古人美麗的詩,真是愉快至極。卡爾不僅養植物,還養小鳥。他養過兩個金絲雀,一個叫菊花,一個叫尼尼達。他教了小金絲雀很多技能。它們會隨著小提琴歌唱,會在人的手掌上跳舞。不僅如此,當兒子彈鋼琴的時候,小鳥就聽話地站在他的肩上聽琴。讓它們閉上眼睛,它們就會閉上雙眼,在讀書的時候,讓它們翻一下頁碼,它們會靈巧地用小嘴把書翻到下一頁。
另外,他還養了小狗和小貓。因為飼養這些動物時,需要給它們調配食物、喂水,所以,兒子會保持高度關注,這不僅讓他養成了專注的精神,也讓他心靈變得更加純凈善良。
絕不使用填鴨式的教育
我從不鼓勵使用填鴨式的教育,甚至討厭使用這種教育方式。我認為這種教育方式就像澆樹苗的時候,只給樹葉澆了水,水根本就沒有到達根部,樹木怎么能夠有充足的水分成長呢?在一股腦地硬塞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們的感知能力被扼殺,在他們的大腦里只留下了大量抽象的公式和原理,它們根本無法真正理解這些知識,這種教育還像是全家人共同喂養一只寵物,大家都爭著往寵物嘴里塞吃的,結果都塞在嘴里,這樣不僅難受,而且無法消化。填鴨式的教育就會讓孩子產生既難受,又無法理解,無法學到任何知識的感覺,最終,他們一個個成了死板的知識接收器。我絕不能讓我的兒子成為這樣的人。
于是,我采用我的教育方式,我先是喚起兒子的興趣,然后順著他的興趣進行恰當的教育。為此,我從沒有系統地教育孩子,從不事先告訴孩子哪些是植物學方面的問題,哪些是動物學方面的問題等等,也不會按照課本教給他基礎知識。因為這些都和孩子的習慣興趣不符合的。我會在散步的時候,引起孩子對某種事物的注意,當他充滿好奇地看著時,我就順勢告訴他相應的知識。所以,他很輕松地就掌握了大量的知識,他后來閱讀動物學和植物學方面的書籍時,一點也不對書中的知識感到陌生,因為他在生活中就已經認識它們了。
在教授他地理學的時候,我也是根據他的興趣一點點啟發他認識的。因為剛剛五歲的孩子很難理解地球的概念,但如果讓他學習,他又容易很快失去興趣。于是,我想了這樣的辦法。
我一有空就帶著兒子去周圍村莊散步,我讓他留意周圍地形的變化,地貌、河流的走向以及森林的分布等等。為了讓他更加直觀且全面地了解地理,我們走遍了周邊幾百里的幾乎所有地方。兒子非常喜歡這種邊學邊玩的生活,即便走再遠也不叫苦叫累,回家后,他還把當天的見聞詳細地說給母親聽,他對地理環境的描述非常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