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世界史:牛津英國史
- (英)肯尼思·O.摩根
- 2083字
- 2020-06-12 10:52:31
法律與司法
從亨利二世的統治開始,王室法官開始頻繁主持地方庭審(巡回審判),以便能夠在整個國家實行一部共同的習慣法——《格蘭維爾》(Glanvill)和《布拉克頓》(Bracton)等論文把其稱為“普通法”或國王法庭慣例。以前,一般情況下,地方法庭只沿用當地的習慣法。當然,長期以來國王一直負責維護法律和秩序,尤其應該處理嚴重的罪行,即人們向國王提起的申訴,但在一個定期的、受中央指導的司法機制建立之前,國王在司法領域的活動只能是零星的。當案件涉及有影響力的人時,國王會進行司法干預,國王偶爾也會開展打擊盜竊的活動,特別是偷牛。在這方面,盎格魯-撒克遜的司法制度在經歷了諾曼征服之后依然被沿用。1166年隨著《克拉倫登敕令》(Assize of Clarendon)的出臺,司法制度發生了變化,這一制度被1176年出臺的《北安普敦赦令》(Assize of Northampton)所強化。這兩部法令確定了王室法官對涉嫌嚴重犯罪的人進行審判時的常規做法。起初,亨利二世的法官只是國王所信任的人,他們可能是伯爵、男爵、主教、男修道院院長或來自國王內府的顧問,他們正是早期國王派出去做特殊司法或調查工作的人,其中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調查是征服者威廉下令進行的全國土地賦稅情況調查,調查結果被匯編成《末日審判書》。對于這些人來說,主持法庭審判工作只是代表國王執行的許多任務之一,此外還有行政、外交和軍事任務。但頻繁的巡回審判意味著司法工作的負擔日益增加,到12世紀末,我們可以確定,存在一群專門從事法律事務的人,其中大多數是俗人,他們實際上是專業法官。當然,下級法庭處理的是較輕微的違法行為,而“專業”法庭越來越占主導地位。一方面,下級法庭無權進行創新,而國王可以,而且他們確實創造了一些新的罪名。例如,共謀罪就是1279年“發明的”,當時愛德華一世命令巡回法官調查拉幫結伙破壞司法審判的案件。由于國王的法庭不僅處理刑事案件,還處理民事財產糾紛,因此人們清楚地感受到它們在提供有用的服務。雖然《大憲章》批評了王室政府許多方面的工作,但不涉及司法方面的工作。事實上,王室政府要求國王的法官每年對每個郡巡訪四次,但這個頻率在實際中很難做到。
法官精通法律,因為知識淵博,他們自然能察覺到流行于知識界的觀點和態度的細微變化。其中一個變化是采用自覺理性的方式來對待知識問題,這種方法以法國哲學家阿伯拉爾(Abelard)的格言為代表:“我們因懷疑而探究,通過探究我們了解真相。”如果把這一格言用于法律領域,可能會產生深遠影響。例如,如果無法確定嫌犯有罪或無罪,幾個世紀以來的慣例做法是對他實施神判法(ordeal)——通常是用燒紅的烙鐵或水。當人們相信它的時候,這個系統運作良好——它與現代測謊儀的原理一樣,依賴于對心理活動的洞察力——但這種做法極易受到懷疑。神判法是把上帝作為證明嫌犯是否清白的依據,如果一個無辜的人開始懷疑它的有效性,那么他很可能通不過這場考驗。這些疑慮一旦被提出就無法平息。起初這種質疑令人震驚(當威廉·魯弗斯提出質疑的時候,人們的反應就是這樣),但最終變得司空見慣了。最后,教皇英諾森三世在1215年禁止牧師參與神判。這意味著,至少在英格蘭,該制度被廢止了。經過最初的一段混亂時期之后,神判法被陪審團的審判所取代,陪審團制度在解決土地所有權糾紛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功。1179年,亨利二世下令,在涉及財產權的案件中,被告可以選擇由陪審團審判而不是決斗式審判(決斗式審判是諾曼人引入英格蘭的方法,其效力同神判法一樣,容易受到質疑)。但是,當這一規則被用于刑事司法時,就意味著只有在被告選擇其中一種審判方法后,才能進行審判。顯然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根據1275年的法規,嫌犯在選擇審判方式之前,他會被處以“嚴厲的懲罰”(prisone forte et dure)。因此,許多嫌犯死在牢里,但由于他們沒有被定罪,他們的財產不會被王室沒收。出于這個原因,有些人選擇死而不是冒險接受審判。直到18世紀,這項審判選擇權才被取消。
起初,特別是在財產訴訟中,陪審團被召來解決簡單且他們理應知道答案的問題。但是當更復雜的案件擺在他們面前,并且陪審團的審判取代了神判時,問題就出現了。因為與上帝不同,陪審團并非無所不知,因此他們需要花精力理清特定爭議的頭緒,化繁為簡,以便明確陪審團能夠公平決定的具體問題。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換句話說,需要專業的律師。因此,在13世紀,隨著法律學校的建立、法律文獻的出版和法律語言(諾曼法語)的確立,法律職業得到長足發展。
盡管發生了以上這些變化,但在許多基本方面,盎格魯-撒克遜人對待司法的態度仍繼續盛行。在盎格魯-撒克遜時期和盎格魯-諾曼時期,嚴重的犯罪案件在依據一種程序得到審理和判決后,最終會要求罪犯向受害者或其家屬支付賠償金。安茹王朝建立的新的司法機制傾向于施加懲罰而非判給受害者經濟補償。但諸如殺人、傷人和強奸等案件,對罪犯只有懲罰而沒有賠償金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所以盡管“格蘭維爾”和“布拉克頓”等作家讓我們相信新原則已經有效地取代了舊原則,但實際上舊司法程序似乎還是留存下來了,它們被修改后嫁接到新的程序上了。這意味著,那些有錢的罪犯向受害者或其親屬支付賠償金后就可以逃脫懲罰,而那些付不起賠償金的人只能接受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