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節 蝦夷隼人和唐、新羅的使者往來

一、日本東北地區的拓殖

競爭墾田之風源于近畿土地余利很少,而在東西偏遠地區,蠻夷雜居,尚未脫離拓殖時代之風的地方頗多。盡管日本列島到處都設有國司、郡司,但朝廷的視線只關注近畿地區。內國、外國的區分很嚴格。朝廷不免保留著以“半化外”的眼光來對待遠國的陋習。藤原朝派出征夷、征隼軍隊就說明國郡政治正逐漸普及東西。當時的國司還不足六十個。大化改新開始于四畿和東八道的國司。東八道是指清見關和愛發關以內的諸國。早在上古時期,四畿和東八道地區就得到開發,屬于準內國之地。四畿和東八道以東的坂東是東山道都督管理的要塞之地,有東夷之稱。北陸以越前為核心地區。越國造管轄這里。從越前直到越后川一帶是北狄之地。在慶云時期以前,朝廷還沒有設出羽郡。在菊多、白河、磐川、渟足四關設木柵是因為這里屬于邊境。當時朝廷將愛發、不破、鈴鹿三關稱內柵,重點防守這里。這是因為,一直到伊吹嶺一帶,北狄強族非常猖獗、跋扈。據傳,天武天皇之所以在信濃國筑摩修建行宮是因為天武天皇有遷都之意。之前,景行天皇行幸美濃國后西征東伐。日本武尊小碓命從信濃伊那翻越美濃御坂路。大寶二年,朝廷開通了美濃國岐蘇山道。朝廷的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在東夷、北狄之地進行開拓。在清寧天皇一朝,朝廷設有蝦夷隼人的內府。在崇峻天皇朝,朝廷派遣東北觀察使。由此可見,朝廷逐漸將勢力伸展到東北。到了齊明天皇朝,朝廷征討肅慎,在鱷田設置郡領。朝廷的這一措施是為了懷柔化外之地。朝廷還用磐船柵預防北狄。天武天皇十一年,朝廷賜予陸奧蝦夷人爵位。越狄伊高岐那等請求朝廷以俘虜七千人編為一郡。那個時期,朝廷又將歸化的高麗人安置在常陸,將新羅人安置在武藏及下毛野,將百濟人安置在甲斐。朝廷給予這些人田地,讓他們就業。下毛野麻呂的奴婢六百人得到豁免。朝廷以此來拓殖東北。此外,在文武天皇初期,越狄獻上方物。之后,朝廷給一百零六人賜爵,修繕磐船柵。

二、朝廷對西國的控制

西國本來設了須摩關,以針間為吉備道口。神功皇后設和氣關,將道口移至此處。吉備以西仍然是半化外之地。《日本書紀·天武天皇八年之條》中記載道:“吉備大宰石川王去世。”由此可知,吉備也和筑紫一樣設立了大宰。《日本書紀·天武天皇十四年之條》中記載“周防總令所”。在《日本書紀·持統天皇三年條》中寫道:“田中法麻呂被任命為伊豫總領。”田中法麻呂在讃岐放養白燕。防、豫、讃也有總領。周防總令所設在景行天皇、仲哀天皇巡幸時的沙磨。周防總令所管轄長防、石藝等幾個地方。這個總領不同于國司,是帶刀的武官,是為了馴服、綏靖化外之民而設置的,同時也是為了控制占據海峽的海盜。文武天皇四年,薩末比賣、衣評督、衣君縣助督、衣君氐自美、肝衡難波帶著肥前人等率兵劫掠覓國使刑部真木等。因此,朝廷敕令竺志總領,按照罪犯標準予以懲罰。竺志總領是筑紫大宰。朝廷又任命石上麻呂為筑紫總領,任命下毛野為大貳,任命波多牟后閉為周防總領,任命上野小足為吉備總領。起初,西國由這四個總領來分管,但大寶定令之后就斷絕了。從此時起,只有筑紫歸大宰府管轄。起初,朝廷在吉備、伊豫以西設立總管進行治理,像東夷、北狄一樣,稱隼人為西蠻。西蠻雜居范圍達到南海、廣島一帶。朝廷逐漸進行招撫。此時,朝廷已經沒有設立總管的必要,因此廢除了總管一職。不久,朝廷興起征隼人之師。

三、覓國使的差遣

覓國使就是朝廷派遣的南島探檢使。就南島而言,最初見于推古朝掖玖、多禰來朝的記載。天武天皇六年,多禰人來朝。天武天皇十年,朝廷讓多禰人拿來地圖。奄美、掖玖人也來朝。天武天皇十一年,隼人來朝,貢上方物。從那時起,多禰、掖玖、奄美人都在飛鳥寺西面受到朝廷宴請,并奏樂助興,一直到后世,這些事情已經成為慣例。藤原氏掌權以后,朝廷進一步招撫南島。持統天皇九年,朝廷派文博勢、下譯語諸田到多禰,尋找蠻人居所。文武天皇二年,朝廷又任命文博勢等八人為覓國使到南島。史書記載有“給戎器”,說明覓國使大概是率兵前往的。文武天皇三年七月,多禰、掖玖、奄美、度戚等來朝,貢上方物。文武天皇三年冬天,文博勢及刑部真木等從南島回來。朝廷賞賜他們爵位。薩末、衣、肝沖人等搶劫刑部真木一事應該發生在南中,不久激起了隼人之亂。

四、日本和南島的交流

多禰、掖玖、奄美、度戚就是今天的種子島、屋久島——大隅、大島、德島——薩摩。但由于這些島都是一些小島,因此史學界也表示懷疑。南島的地名是根據其經過的地方來命名的。多禰大概是指琉球。向朝廷進貢的南島人究竟來自琉球、呂宋群島中的哪一個尚不清楚。但他們將通向日本的便利港口定在隅薩各島,在該處交流,因而得此地名。地名隨著時間的經過而發生變化。今天的種子島、屋久島等也未必是古代的名字。到了后世,阿多平氏割據薩摩南部,占有南島,和琉球、閩越交流。近衛家族的島津莊將薩摩的坊津作為外國貿易港。從鐮倉初年開始,島津氏莊司憑借這一關系兼領南島,和阿多一族相爭,勢不兩立。島津氏兼領琉球的由來就是這樣。南島包括琉球、呂宋等在內。這也不能說是無稽之談。衣評督助督掌管今天的穎娃郡。

衣評督助督等搶劫覓國使的東西。島津氏與阿多氏互相爭斗。研究這段歷史可以發現其中也是有爭議的。試想薩摩的豪族與南島的交流必然由來已久。我前面講過南島人將多禰、屋久島、奄美、度戚諸島的方便港口作為進行物物交換的地方,或借助郡領、縣主來向朝廷獻上調貢。然而,直接和日本朝廷交流、貿易的話,南島人的利潤就會減少,或許覓國使憑借權力收繳了南島人獻給郡領的物品也未可知。因此,南島人奪回這些物品反被誣告為搶劫。對此,南島人不服,終于發動叛亂。郡領在韓語中稱作評督。雖說當時的官名屢屢發生變更,但在日本,我們沒有聽說過“評督”“助督”等官名。薩南就是舊吾田國,也是新羅國的殖民地。那津旁邊有新羅的伊都縣,衣評督助督在與南島交流貿易的便要之地也占有一個區域,設立長官,子孫世襲。

五、隼人的朝貢

隼人就是古代的熊襲。隼人君長居住贈于郡,稱曾君之姓,是梟帥的后裔。以前,難波朝時出現隼人這一稱呼。熊襲的稱呼自此不再使用。而后,歷代蝦夷隼人歸順朝廷。蝦夷、隼人在史書上并稱,屬于化外種族時間已久。《日本書紀》和《古事記》中稱蝦夷、隼人是火闌降命的后裔。其實這是很早就歸化的種族在假冒火闌降命的家譜。蝦夷和隼人并非皇統后裔。天武天皇十一年,很多隼人來到朝廷,獻上方物。大隅隼人和阿多隼人在朝廷相撲。據說大隅隼人獲勝。此后日本才開始興起隼人相撲。持統天皇元年,先皇天武天皇駕崩時,大隅隼人、阿多魁帥分別親自率人來殯宮吊唁。持統天皇賞賜了三百三十七人。持統天皇九年,持統天皇觀看隼人的相撲比賽。自稱火闌降命后人的隼人也住在京畿,稱阿多隼人大角隼人之姓,日本國史將之后太宰府貢來的隼人稱作今來隼人、番上隼人。

六、朝廷討伐薩摩隼人

大寶二年,薩摩多禰抗命。因此,大寶二年八月,朝廷發兵征討。太宰所管轄向九神祈禱平定荒賊,最終檢查戶口、設置官吏后班師。大寶二年九月,朝廷獎勵討伐薩摩隼人的軍士,派使者向九個神社奉幣報功。朝廷此次用兵意義非常重大。這樣一來,朝廷聽從唱更國司之言,像預防越狄一樣在要害地建柵,在國司置戍,進行防守。這就是直到藤原朝時期的隼人的概況。唱更和隼人同音同義,當時皆稱薩摩或薩末,只有一個史料稱作唱更。這說明地名尚未固定下來,并非管轄區域有所不同。

七、邊防的警備

直到奈良時期,隼人都是朝廷對西蠻的泛稱。在豐、筑、肥的山中及住在海島上的隼人還很多,隼人的狀況恰如近時滿洲的馬賊,臺灣的土匪、生蕃之類。文武天皇二年,朝廷命令太宰府管理大野、基肄、鞠智三城。基肄是肥前的郡,位于筑前邊界。鞠智就是肥后的菊池。就大野而言,有人解釋稱,天智四年,朝廷在筑紫國修筑大野和椽二城,稱此為御笠郡大野,即水城。但事實上,前一年朝廷就在筑紫筑造大堤,命名水城。二者有所重復。《通證集解》將這兩處說成是豐后的大野和豐前筑城郡的搗木。這似乎不是邊防之地,但基肄、菊池也不是邊防之地。在地圖上來找這四處可以發現:這四處都是位于山嶺之口的廣闊的平原要地。為了防衛隼人或者其他蠻族,朝廷修筑了城柵。如前所述,東國的清見關、足柄關,西國的須磨關、和氣關,近畿的逢坂關或鈴鹿、不破、愛發三關等的廢止年代已經無從得知。但這一定是為了防止雜居的蝦夷、佐伯隼人等出沒內地而設的關柵。直到藤原時期,這些關柵余類尚存。直到此時,國司的設置尚未結束。當時正處于征服時代。

八、日本和新羅的來往

就海北而言,由于中國的統一,高麗、百濟一度成為中國的州縣,只有新羅以對馬海岔為界維持了獨立。高麗文武王即位后,外國移民來投。高麗入侵南界,逐漸強大起來。天武天皇八年,高麗文武王崩殂。文武王之子神文王繼位。高麗文武王生前由于害怕日本人入侵,不斷向日本進貢,但還是對日本深深憂慮,發誓死后變成龍護衛國家,防衛賊寇。高麗將文武王水葬于東海。高麗神文王仰慕父王文武王,修筑高臺遙望東方,看到海中出現大龍。慶州海邊有座大王巖別見臺,至今尚存。有關記錄見諸高麗史。在天武天皇駕崩后,持統二年,高麗王子金霜林來日本,獻上金、銀、絹布、皮、銅鐵、佛像、彩絹、鳥馬之類。太宰府在筑紫館招待金霜林。筑紫館位于博多。這就是日本的接待外交使者的鴻臚館之始。持統三年,高麗神文王崩殂,孝昭王繼位。

文武天皇元年冬,新羅的金弼德來朝。文武天皇派坂本鹿田大倭五百足走陸路,派土師大麻呂、習宜諸國走海路前往迎接金弼德。文武天皇二年正月元日,文武天皇坐太極殿,接受文武官員朝賀。新羅使者也拜賀文武天皇。文武天皇將新羅的貢物獻給諸神社及大內山陵。

大寶三年,高麗的孝昭王崩殂。金福護、金孝元來日本報喪,在難波館受到日本官員的款待。文武天皇下詔表示哀悼、吊唁,賜予金福護、金孝元布帛。文武天皇派博多廣足賜予高麗新國王圣德王錦二匹、絹四十匹。

慶云二年,新羅貢調使金孺吉來朝。文武天皇征發諸國騎兵前往迎接。慶云三年正月初一,位列太極殿朝賀的儀仗隊不同往常,奏諸方之樂。文武天皇在朝堂大擺宴席,將貢物獻給伊勢神宮及七道各神社。文武天皇又派美奴凈麻呂、對馬堅石到新羅。詔書中寫道:“天皇敬問新羅國王,新羅王世世操勞,愛護人民,國內安樂,風俗淳和,對日本長修朝貢之禮。”文武天皇派僧人義法、義基、總集、慈定、凈遠等前往新羅學習,第二年回國。

九、日本和唐朝的來往

百濟滅亡后已經過了四十余年。日本和唐朝很久沒有使者往來了。大寶元年,朝廷任命粟田真人為遣唐大使,賜予節刀,任命巨勢邑治為副使,前往唐朝。遣唐使一行從筑紫入海,遭遇風浪折返。大寶二年夏天,遣唐使再次出發,慶云元年回朝。此時,在日本軍隊救助百濟、戰事不利時作為俘虜被編入官戶的讃岐的錦部刀良、陸奧的壬生五百足、筑后的許勢部形見等被唐朝豁免,和遣唐使一起回到日本。可憐這些日本俘虜在唐朝受罪達四年之久。朝廷賜予他們衣服、雜谷等。日本與唐朝的使者往來再次恢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山县| 吴川市| 南投县| 尼玛县| 呼图壁县| 景德镇市| 潼南县| 乌鲁木齐县| 孟州市| 乃东县| 永平县| 泸水县| 呼图壁县| 布拖县| 浪卡子县| 黑山县| 晴隆县| 南充市| 申扎县| 天津市| 华容县| 漳浦县| 德惠市| 南江县| 高唐县| 武夷山市| 安义县| 称多县| 吉首市| 广丰县| 太白县| 莱阳市| 镇赉县| 桓仁| 乡宁县| 天峻县| 玉树县| 开原市| 宁都县| 泾川县|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