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稻田大學日本史(卷三):奈良時代
- (日)久米邦武
- 4081字
- 2020-06-24 13:16:35
第3節 藤原宮子及其家庭與縣犬養連三千代
一、中臣和藤原
697年4月20日,文武天皇繼位。繼位后,文武天皇封藤原不比等之女藤原宮子為夫人,封紀灶門娘、石川刀子娘為妃。據《令》記載,妃是皇族出身,夫人是諸臣的高貴之女。不過,史學界尚不能確定大寶時期是否有此規定。直到此時,紀氏、石川氏兩個家族的勢力與藤原氏不相上下。但之后形勢就變了。藤原氏的三個女兒一起被選為夫人,進入皇宮。藤原宮子首先懷上了圣武天皇,成為國母。藤原氏的其他兩個女兒則做了妃或嬪。當時藤原不比等的爵位是直廣二位,官尚未做到中納言。此時,貴族改姓流行。中臣姓改為藤原姓,藤原姓在諸臣中并不占優勢。但作為中臣鐮足的嫡統,藤原不比等年近五十,名望很高。到了文武天皇二年,文武天皇下詔讓藤原不比等接受藤原姓,讓專門負責神事的藤原意美麻呂等恢復舊姓中臣。藤原大島等也恢復了舊姓中臣。也就是說,將藤原意美麻呂家族稱作大中臣。中臣鐮足獲賜大織冠稱號,改姓藤原。之后,藤原氏成為首屈一指的大臣家族。史學界有人認為后世藤原氏的飛黃騰達是沾了中臣鐮足的光。這是一個很大的認識誤區。之后,中臣氏有中臣金被誅一事。在天武天皇時期,中臣三族并稱藤原氏,并受到朝廷重視。藤原不比等在朝廷嶄露頭角是持統天皇末期的事情。在文武天皇的三個妃子中,藤原宮子生了圣武天皇。之后,藤原氏開始飛黃騰達起來。在此之前,藤原氏和其他貴族沒有任何區別。
二、藤原宮子后娘的升遷
在持統天皇、元明天皇養育文武天皇時,有一個女人作為內命婦立下大功。這個女人叫縣犬養連三千代。后來,朝廷賜縣犬養連三千代橘姓。這屬于宿禰姓。天平八年,縣犬養連三千代的兒子橘諸兄上表,稱“三千代從凈御原宮時期到藤原宮時期,在大內勤懇做事”。查橘諸兄履歷可以發現,本來縣犬養連三千代是三野王的妾,在天武天皇十二年和三野王生下葛城王,即橘諸兄。之后,縣犬養連三千代作為內命婦在凈御原宮任職??h犬養連三千代在春宮侍奉元明天皇,養育文武天皇。《令》中寫道:“親王及子皆給乳母,親王三人、子二人”。由此可見,縣犬養連三千代是文武天皇的乳母。因為文武天皇是持統天皇鐘愛的皇孫,所以文武天皇登基后對縣犬養連三千代記憶深刻。當文武天皇登基后選夫人時,乳母縣犬養連三千代主張一定要從貴族中來選。藤原宮子之母是賀茂朝臣之女賀茂比賣。大寶元年,藤原宮子生下首皇子。當時文武天皇十八歲。藤原宮子比文武天皇年長。縣犬養連三千代嫁給藤原不比等生下藤原光明子,即后來的光明皇后。藤原光明子和圣武天皇同歲,比葛城王小十七歲。由此可以推算縣犬養連三千代的年齡。
三、中臣鐮足的妻妾
縣犬養連三千代侍奉三野王,后來又嫁給藤原不比等。這實屬咄咄怪事。但在上古時期,在云上人的習俗中,崇尚神的人的后裔會繁衍下去,因此對妾嬖幾乎是沒有限制的。《令》記載道:“諸氏別中有貢女,諸國郡令以上要向朝廷進貢采女,皆侍奉后宮及王卿家族,成為王卿的妻妾。采女和男人一樣也可以走上仕途。”因此,縣犬養家的女兒侍奉諸王家,又成為貴卿家的妾,這是因為縣犬養連三千代有才媛之譽。貴族女子就有這種風尚。這種例子還有很多。單就藤原氏一族的才女來舉例的話,大織冠中臣鐮足之子僧定惠、藤原不比等在家譜中都是車持國子之女所生。乍一看藤原不比等之母是朝臣姓的貴女,但據《多武峰略記》記載,“車持國子之女原是孝德天皇之寵妃也,賜予中臣鐮足作夫人時已懷孕六個月。詔曰:若男者為臣子,若女者為朕子。四個月夫人生子,男也?!本痛?,《日本書紀》記載道:“輕皇子與中臣鐮子意氣投合,讓寵妃阿倍氏凈掃別殿,鋪新褥子,一起尋歡。”果真如此的話,中臣鐮足的夫人既不是阿倍臣之女也不是車持朝臣之女。藤原不比等出生比定惠入唐還要晚六年,即齊明天皇五年己未出生。按理說,藤原不比等應該是車持氏所生。需要考慮的是當時的才女鏡王女的情況。鏡王女起初是大海人皇子,即天武天皇之妃,生下大友皇子之妃十市皇女。據《萬葉集》記載,鏡王女曾跟隨齊明天皇西巡。在天智天皇游獵近江蒲生野時,天武天皇和皇太弟大海人皇子有唱和的和歌。大海人皇子的下句是“人嬬故吾戀”。人嬬就是中臣鐮足的妻子。在內大臣中臣鐮足聘鏡王女時,鏡王女在贈中臣鐮足歌中有“一刻凝眉開玉匣,君名響亮我素聞,時光逝去多可惜,吾名君曾暗記否”。中臣鐮足回贈和歌道:“玉匣三室山中藏,狹名葛門名族望,廢寢忘食把汝想,速結良緣生子旺?!标P于鏡王女,《日本書紀》中一直記述到她去世。鏡王女是有名的才女。她應該是藤原不比等的母親。這是因為鏡王女墓地在城上郡押坂,而這是延喜式二十三墓之一,說明鏡王女是中臣鐮足之妻、藤原不比等之母。就這些而言,后人有種種說法,但鏡王女從大海人皇子之宮出來,侍奉齊明天皇,在齊明天皇駕崩后再嫁給內大臣中臣鐮足??h犬養連三千代從三野王家出來,在春宮侍奉天武天皇、持統天皇,后來再嫁給藤原不比等。她們兩人都是再嫁。直到近代,這種情況也是經常有的事情。儒家對婚姻非常嚴格,但這只不過是理想而已。就歷史事實而言,日本從古至今絕非這樣嚴格。男女之間最容易因這個儒家的理想而煩惱。日本貴族希望有嗣子。為了子孫繁衍,多娶之風盛行。這是造成婚姻比較紊亂的原因。甚至連奉行基督教一夫一妻說的西方人,生私生子的情況也很多。觀察歷史要以事實為根據,決不能空論。
四、中臣鐮足的子女
在東洋歷史中,關于婦女的事情經常被省略。而貴族多娶之風盛行,甚至妻妾難辨。在藤原、奈良兩朝,藤原氏一族壟斷權勢。因此,要想知道當時的歷史,首先有必要考慮家譜中的男系及女系。中臣鐮足將女兒藤原冰上娘、藤原五百重娘嫁給皇太弟大海人皇子為妃。姐姐藤原冰上娘生下但馬皇女,妹妹藤原五百重娘生下新田部皇子。姐妹兩個都是藤原不比等的姐姐。在壬申之亂中,雖然中臣金是首謀,但當時藤原不比等年僅十四歲,還在山科,因此沒有參與叛亂。在二十歲左右,藤原不比等娶賀茂朝臣之女生下藤原宮子。在家譜中記載著藤原不比等娶了蘇我連子之女蘇我娼子。天武天皇九年,藤原不比等長子藤原武智麻呂出生。天武天皇十年,次子藤原房前出生。持統八年,三子藤原宇合出生。當時,在京師貴族中,蘇我氏屬于大臣家族,賀茂也是朝臣姓。因此賀茂朝臣之女不可能嫁給藤原不比等在蘇我娼子之下做小。大概是最初藤原不比等和賀茂比賣結婚,生下藤原宮子。之后,賀茂比賣或死或離婚,于是藤原不比等再娶蘇我娼子。
因此,藤原宮子是藤原不比等的第一個女兒。文武天皇元年時,弟弟藤原武智麻呂十七歲,姐姐藤原宮子正當十八九歲的婚期。藤原宮子和紀、石川兩家的女兒同日入宮。藤原宮子生的皇子登上皇位,給藤原氏帶來了幸運。蘇我娼子生下藤原宇合后病故。藤原五百重娘是中臣鐮足的女兒,是藤原不比等的異母姐姐,在天武天皇時入宮,生下新田部親王。這樁婚姻非常奇怪。試想,當時宮廷后妃、女官勢力最強盛,才女輩出。在藤原氏等大家族,女性管理內事,輔助家政,來到外面則上朝參與天皇后宮之事,等等,都選擇好的配偶。結果,在家族排序中,侍奉天武天皇的異母姐姐藤原五百重娘反而排在蘇我娼子之后。如前所述,藤原不比等娶了養育文武天皇的內命婦縣犬養連三千代??h犬養連三千代和藤原宮子同年分娩,生下藤原光明子。這個藤原光明子就是后來圣武天皇的皇后光明皇后,給藤原一門帶來了榮華富貴。
五、改姓的流行和藤原氏
從上古政教合一時期開始,中臣家族專門負責神道,屬于宰輔世家。之后,中臣家族位列五大夫。即便是大臣、大連掌權時,中臣家族也和阿倍、春日、大三輪諸家族一起,在群卿中德高望重。到了中臣鐮足時期,中臣家族兼修神、佛、儒三道,輔佐天智天皇,為國家建立功勛。因此,在京師貴族里,中臣家族名聲一直很好。然而,在中臣鐮足去世后,藤原不比等尚幼,中臣金弄權被處斬。在天武天皇時期,中臣金之弟中臣大島作為日本國史的筆者被任用。中臣大島兼任神衹伯,稱藤原姓。而中臣意美麻呂也作為大津皇子的舍人參與大津皇子的謀反。持統七年,在中臣大島去世后,中臣家族也稱藤原姓,執掌神事。這樣一來,在天武、持統朝,中臣分為三門,交替興起,皆稱藤原姓。故中臣家譜中寫著“國子大連孫中納言左大辨兼神衹伯,正四位上,中臣朝臣意美麻呂,糠手子大連孫中納言直大貳中臣朝臣大島等,被編御食子大連,長子大織冠內大臣鐮足公之列同賜藤原朝臣姓訖,而經二十九年”。這樣一來,藤原姓并非只有中臣鐮足的子孫才姓。當然,中臣鐮足的功勞不能磨滅。從天武天皇末年起,貴族中改姓流行。阿倍改姓布勢,蘇我改姓石川,物部改姓石上,三輪改姓大神。日本自古以來的有權勢的家名突然不見了。有人誤認為有權勢的家名滅絕了。這一點需要注意。
六、藤原不比等的活躍
藤原氏的繁榮始于藤原不比等。雖說如此,藤原不比等為國家做出的政績所傳非常疏略。究其原因,藤原氏家譜中寫道:“有所避事,便養于山科田邊史大隅家,其以名史也。”史姓始于百濟阿直岐。雄略天皇的史部都是史姓。田邊史是漢王直總之后,是來自吳地的歸化人。田邊史出生于文學世家。從漢學的輸入到吳地人、韓人的歸化,這些歸化人在日本屬于第二流人物,負責處理政事,掌握官府實權。與此相同,貴族家政也由歸化人管理。如蘇我氏家政由東漢直管理,中臣家族的家政由田邊史來管理。蘇我氏因東漢直而獲得惡名,衰落下去。而藤原氏逐漸繁榮,說明田邊史對政治敏感。據《大織冠傳》記載,中臣鐮足奉命制定律令。而田邊史是精通律令學的人。田邊史大隅大概是中臣家的教頭。山科是中臣鐮足開設維摩舍的地方,是興福寺的根據地。山科也是藤原氏的領地。田邊史大隅的家也在山科。田邊史大隅在山科培養藤原不比等,將家學、史學和明法學教授給藤原不比等。三十一歲的時候,藤原不比等在天武朝任判事。藤原不比等和中臣大島一起被授予直廣四位。這大概是靠父親中臣鐮足的蔭護吧。在持統朝末期,藤原不比等晉升為直廣二位。如前所述,從文武天皇二年開始,藤原不比等被定為一流姓藤原。中臣氏的他流恢復舊姓中臣。中臣意美麻呂的家族稱大中臣。之后,藤原氏負責政治,大中臣負責神事。二者分工明確。中臣、藤原兩個家族姓氏雖然不同,但實質是同姓一門,情誼深厚。利用政教兩種權力,藤原氏家聲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