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鐸王朝:1485-1547
- (英)查爾斯·愛德華·莫伯利
- 1332字
- 2020-06-24 13:15:36
第1章 15世紀歐洲專制統治的發展
第1節 源自專制的統一
在自由體制下成長的人一般很難意識到,強大的國家通常曾長久處在法紀森嚴的專制統治下,并且這些國家的專制制度最終會被推翻。但不可否認的是,專制統治可以遍及一個遼闊國度,一統萬事。比起其他制度,專制制度更能促使民族意識壓倒狹隘的地域差異觀,鞏固國內安全,引導普通民眾投身到更需要發揮自身才能的宏圖偉業中,并且在民眾嘗過凱旋或敗北的滋味后,燃起強烈的愛國熱忱。當民眾的力量得到專制主義的引導時,全國民眾大都能忘記省域間、郡縣間或地區間的種種紛爭。此時,他們會意識到,一國之親遠甚于異邦之親。當民族意識初露鋒芒時,一個偉大的國家會開始感受到自身的凝聚力。這種轉變產生的重要影響數不勝數!只要一國專制的時長不足以摧毀普通人的精神,那么處在獨裁統治下的國民必然能產生上述強烈感受。對權力的忠誠使一國國民能團結一致。這種忠誠繼而轉化為愛國熱情,有時甚至會演變成一種狂熱的情緒。由于充滿勇氣,他們將自己或他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們崇尚自我奉獻,并且會用一切極其驚人的方式獻身。他們斗志昂揚,躊躇滿志地將自己的自由置于控制者一人下面。然而,他們用自由換來的是控制者統領天下、民眾俯首稱臣的結局。的確,專制統治的時代缺乏正義、人性與和平,甚至不存在我們今天提到的真理和榮譽。這些可貴的精神如同草木,只能在自由的土壤中發芽。但要讓一個民族有朝一日能對真理與權利抱有激情,那么無論如何,這個民族必須先對某種事物產生強烈的感受。這種事物可能是,也往往是偏離正軌的。當看待一個民族時,我們應該像看待孩子一樣寬容,允許他們的意志帶有一定的暴力性和茫然感,因為我們知道,以后,這種精神力量可以孕育英才。我們也明白,如果缺乏“所欲之物皆志在必得”的決心,那么偉大人物就無法產生??傮w來說,這解釋了一些人的觀點,即在沒有經受專制壓迫的情況下,很少有國家能真正發展壯大。因此,甚至當今的意大利著名政治家時而還堅信尼科洛·馬基雅弗利的觀點。他們認為,如果一國國民不曾共同反抗專制壓迫,并且心手相連,那么這將是整個國家最大的不幸。此外,當今富有遠見的思想家也認為憑借專制體制,俄羅斯帝國將發展成為泱泱大國。這些思想家認識到,專制統治促進了俄羅斯帝國的統一。俄羅斯帝國的統治者用服從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鼓舞國民,但服從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并沒有擊潰未來引領俄羅斯帝國走向政治自由的力量。

尼科洛·馬基雅弗利

早期的英格蘭人
仔細研究16世紀的英格蘭歷史,我們能斷定這段歷史是否能夠證明“專制興國”的理論。至少在都鐸王朝,英格蘭王國確立了專制統治。事實上,英格蘭國民身上也顯露出專制國家的許多潛在特征。我們可以看到,英格蘭人為其民族團結精神而驕傲。對待外國人,英格蘭人趾高氣揚,甚至十分癡迷對外征伐。他們總是滿身余勇,但其赤膽忠心有時顯得過于狂熱。本書旨在追溯英格蘭王國獨裁統治的起源。由于英格蘭歷史很少與歐洲歷史隔絕,英格蘭王國的局勢與同時期其他歐洲國家的局勢并非毫無共同之處。因此,本書將通過詳盡的介紹闡明一個事實,即15世紀,愈演愈烈的專制統治是推動西歐各國發展的重要動力。讀后我們就會明白,直接效仿鄰國的舉措會為英格蘭王國帶來怎樣的變化,影響所有西歐變革國家的共同因素又促使英格蘭王國發生了哪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