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踢蹴鞠
- 本宮只想做寵后
- 鐵腕
- 3160字
- 2020-07-20 19:40:42
高容容聽了,不由苦笑道:“子瞻,我是好意來請你,你卻開起我的玩笑來!”蘇軾聽了便也笑道:“我就知道容容姐姐會這樣說!不過,既然容容姐姐你開了口,我蘇子瞻怎好意思不答應呢!我就是拼了老命,也要輔佐好皇上啊!”高容容便笑道:“子瞻,我當然知道你的誠心!”她看著蘇軾這偌大的東園,除了幾個老仆之外,便就只剩了孤零零的蘇軾一人,便對蘇軾說道:“子瞻,你也三十出頭了!暮雨也已然去了好幾年,該是給自己成個家的時候了!”高容容是誠心勸道。
蘇軾聽了,卻是悠悠念出了元稹的一首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高容容聽了這話,不禁也悠悠說道:“子瞻,你總是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啊!若是當初,你對暮雨……”豈料蘇軾聽了,卻是對高容容說道:“不,容容,我說的不是暮雨,而是……你!雖然我從沒有對你表露我的心意!不過我蘇軾這一世,能夠邂逅容容你,只是如此,便也就算是無怨無悔的了!”高容容聽了,知道這是蘇軾的一番深情,對此,她是只能選擇辜負了,是以她深深說道:“子瞻,其實我將你,一直當成是我的知己!人生自是得一知己足矣!我就套用你詞里的那幾句罷,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其實,遺憾何嘗不是另一種圓滿!”高容容對著蘇軾,意味深長說道。
蘇軾聽了高容容的這句‘遺憾何嘗不是另一種圓滿’,心中不禁一陣激蕩,他細細品味著這句話,只覺得是大有深意!是啊,得不到固然是遺憾,可是得到了,卻是一種另外形式的失去!正因為缺憾,是以人生才在不圓滿中,圓滿了起來!蘇軾看著高容容,半響是沒有一句話。高容容便繼續說道:“子瞻,其實你也是深諳佛法之人,佛說的,握緊拳頭,什么都沒有,可松開拳頭,你能得到一切。這世上固然只有一個高容容,可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是特別的!你在早晨見識過了日出的美,是以心中便就念念不忘,可哪里知道,夕陽西下,彩霞滿天,不也是另一番美景?子瞻,有些事兒,你該從另一個角度來重新看待了!不然,你整日說你明白洞悉了人生世情,可說到底,你究竟是還沒有悟透啊!”
蘇軾聽了,心中簡直就是醍醐灌頂,高容容的話,卻是無比震撼了他!是么?他這三十幾年,卻是這樣過的么?是不是,真的是太過執著了?如此真的要耗費上自己的一生?他想著她那句‘可惜世上只有一個高容容’那番話,嘴角邊卻又不禁泛起一絲苦澀,可他又覺得,高容容說的話,一點兒是沒錯!那么……究竟他蘇軾這三十年,這些年的單相思,究竟是值不值得?他不禁迷惘起來,可是他心中馬上就直直冒出一個肯定的念頭,這些,當然都是值得的!這些年來,他的心中從來就沒有后悔二字!是的,他不悔,永遠不悔!
只是這份深情,此生也就這樣長留于心間了!他當然知道,高容容這樣說,已然就是在婉言拒絕了!她不愿意讓他無謂地等待!這一生,她已然讓一個男人等了半輩子如今是還在苦苦等待,讓另一個男人,將失落惆悵藏于心底!是以,她是真的不愿意蘇軾在為她白白地將大好年華付出了!她的這番無奈的心意,想必蘇軾是能夠體會到的!
蘇軾深深嘆了一口氣道:“容容姐姐,我當然能懂你的心意!我蘇子瞻自是不能讓你為難!只是現在的我,還真是過慣了這樣自由自在的日子!若是有一人在身邊,日日羈絆著,可是還感覺不自由呢!”說完他是呵呵笑著。高容容見蘇軾已然領會了自己的意思,也就不再多說了!她便轉過話題,對著蘇軾說道:“子瞻,教導小皇上和端王的任務很重啊!是以,你還是要吃些苦頭了!”高容容是重重囑咐。此時不過六歲的趙佶,因為哥哥做了皇帝的緣故,是以也被封為了端王!
這廂高容容便和蘇軾,在這東園里,漫漫走著聊天,不想卻聽到院公來報:“學士,昨兒個來看您的那兩個年輕人,今兒個又來了!”高容容聽了這話,不免納悶,蘇軾已然看出高容容的不解,便笑著解釋道:“容容,這兩個年輕人,是我在這汴京城中結識的忘年交!一個十七歲,一個才十五!我這些天也不知為何,竟然喜歡上了踢蹴鞠!這兩個年輕人,球技在汴京城中,自是極好的!是以,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總之這一來二去的,他們就常常到東園里來串門來了!這……也正好排遣排遣我的寂寞!”蘇軾如是說道。
高容容聽了,這兩個年輕人,竟然真的是蔡京和高俅!便知史書上所說,果然是不假的了!史上記載,蘇軾和蔡京高俅,私交不錯,看來并沒有說錯!高容容是穿越之人,她當然知道蔡京和高俅是北宋的大奸臣!可是此時他們不過才十幾歲,蘇軾哪里能夠看得出他們的好壞來!因此,高容容只能告誡說道:“子瞻,倒是好興致啊!不過這踢蹴鞠,沒事練練也就行了!可是不能當正事做!你畢竟是我選定的帝師!”言下之意,是告誡蘇軾不要和這些年輕人,來往的過于密切,可是此時的蘇軾,根本不能體會高容容的言外之意!
這說著,蔡京和高俅兩個年輕人,可是就過來了!兩人倒也是彬彬有禮的,高容容便看著他們二人向蘇軾行了禮,二人被高容容奪目的光彩給吸引過去,不由自主地看著高容容,高容容看著二人,笑道:“子瞻,你和你的朋友先聊著,我就先走了!只是……你別忘了我和你說的事!”蘇軾自是沉沉一點頭,待高容容走后,蔡京看著高容容的背影,不由問蘇軾:“敢問學士大人,方才和大人說話的女子是誰?雖然穿著樸素,可是竟使人覺得如神仙妃子一般!”蔡京是喃喃說道。
蘇軾聽了,只是點頭微笑道:“只是我的一個故人!”說著,便瞧著高俅手中一個五彩的蹴鞠,笑道:“高俅,你這手里的蹴鞠,怎么這樣好看!拿來我瞧瞧!”高俅見了,便趕緊將手中的蹴鞠好生遞過去。蘇軾接過來一瞧,贊道:“這是最時興的樣式罷!”高俅便笑道:“學士大人,卻是如此!這蹴鞠是用高原黃牛皮做成的!彈跳好著呢!您瞧!”說著,高俅將蘇軾手中的球接住,只穩穩當當地往前一踢,這球可就給甩了幾十米遠了!蘇軾看著高俅的球技,不禁笑著對蔡京道:“你也上去踢一踢,看看你們誰的球技,更好一些!”
其實這蹴鞠呢,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足球!蹴鞠在北宋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呵呵,這高俅日后自是因為因踢球而發跡。北宋到了神宗后,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貴族都是喜愛踢球的,有些人本身愛踢球,有些人更愛看踢球。趙熙趙佶哥兩個,都是個足球迷,趙佶小小年紀,因為看了宮中的宮女踢球,還寫下了這樣一首詩:“韶光婉媚屬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爭蹴鞠,兩朋庭際再輸贏。”
這里簡介一下足球踢法: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門的間接比賽和不用球門的“白打”,但實際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謂“腳頭十萬踢,解數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樣動作和由幾個花樣組成的成套動作,指用頭、肩、背、胸、膝、腿、腳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終日不墜”。宋代蹴鞠,球殼從八片尖皮發展為“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是“熟硝黃革,實料輕裁”。工藝是“密砌縫成,不露線角”。做成的球重量要“正重十二兩”。足球規格要“碎湊十分圓”。這樣做成的球質量是很高。當時手工業作坊制作的球,已有四十個不同的品種,每個品種各有自己的優缺點。
趙熙下了朝,閑暇之時,便就命宮中的宮女組成女弟子隊,專門和太監組成的男弟子隊,進行大賽。所謂上行下效,時間長了,社會上邊有專門靠踢球技藝維持生活的足球藝人。這可是堪比現在的職業足球聯賽啊!據記載,北宋汴京城內,還出現了紅多踢球名人,而且收入都是不菲。宋代的踢球藝人還組織了自己的團體,叫做“齊云社”,又稱“圓社”。這是專門的蹴鞠組織,專事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這是我國最早的單項運動協會啊,類似于今天的足球俱樂部,也可以說,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樂部!
這真是:一腳踢出天邊月,兩肩擎起海中星。高俅諸人,日后的發家,也正是源于此了!這是后話!話說蔡京聽了蘇軾的話,便顛顛跑著上前,和高俅爭奪了起來,蘇軾悠悠地看著這兩個年輕人,思緒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年輕時候,在眉山鄉間,和四鄰伙伴們,追逐放風箏野炊!蘇軾知道自己才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可是真心覺得自己已然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