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企業融資全程操盤及案例解析
- 李昆陵
- 672字
- 2020-06-02 18:30:06
第六節 資本路徑規劃
民營企業做融資時,設計一個具備前瞻性的資本路徑,更容易達到預期效果。
2004年6月16日,騰訊上市,造就了5位億萬富翁、7位千萬富翁和幾百位百萬富翁。
上市前騰訊注冊資本為6500萬元人民幣,香港掛牌上市后,股票票面價值為3.7港元發行,第二年騰訊控股開始發力飆升,當年底股價達到8.30港元,年漲幅達78.49%;2009年,騰訊控股以237%的年漲幅成功攀上100港元大關;2012年2月,股價為200港元,此后新高不斷;2014年3月該股股價突破600港元大關,5月將一股拆為五股,單股股價為136港元,總市值達到1500多億美元。也就是說,上市前投資1元原始股,變成了14400元。
騰訊作為國內互聯網領域巨頭之一,上市前的每次風險融資過程都伴隨著股份的快速升值,由此可見,企業在資本的推動下做融資,往往更容易收到預期效果。
一般來說,天使輪投資者進入,公司會獲得2~5倍的溢價空間;風險投資者進入,溢價為6~8倍;專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進入,會讓公司溢價達到8~10倍;企業上市,則會出現更高的溢價空間,最少在22倍。
如果公司某個高管在創業初期成為股權激勵對象,以1元1股的價格持有10萬股股份,天使輪投資者進來時,公司溢價3倍,A輪風險投資者進入,溢價5倍,B輪風投進入溢價7倍,C輪進入溢價8倍,公司上市時候,溢價就會高達30倍。如此,每次風投進來該高管都會獲得套現退出的機會,持有的股份價值還會不斷上漲。上市后賣出自己的股份,原來的10萬元就會變成300萬元。
良好的資本路徑為股權激勵對象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為了盡快實現當初的夢想,激勵對象定然會更加努力,幫助企業提升價值,推動企業早日進入資本市場,獲得更大的溢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