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歐洲慢行

  • 忽聞岸上鐵歌聲
  • 曾軼
  • 9073字
  • 2020-05-26 16:13:07

郵票、豬蹄、徐靜蕾與苦艾酒

——布拉格的怪誕與堅持

因為是第一次囯外自由行,再加上布拉格是此次旅行我心目中最重要的目的地——我為此犯了一個錯誤——花了兩個多月做攻略,查閱了大量資料,看了相關(guān)城市的電影,甚至把卡夫卡和米蘭·昆德拉又胡亂翻了一遍。結(jié)果一到布拉格,如同見到一個朝夕相伴的老朋友,我完全沒有那種期待已久的興奮。

查理大橋、貝特琳山丘、老市政廳、圣維特教堂、天文鐘……一路走來,再熟悉不過。就連查理大橋上的雕像,都曾留下我好奇的探索。布拉格就像一本翻爛了的大書,我似乎怎么也提不起興致??粗械幕锇闅g呼雀躍的勁頭,我有點沮喪:莫非年長一歲,出游的快樂就要折損一半?去年南非游的樂趣哪兒去了呢?

好在我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我相信自己有一種能力,能夠在旅途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在圣維特教堂旁,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郵局,進去一看,竟然有我心儀的鳥類郵票!而且是三版小型張,分別是貓頭鷹、鸚鵡和鵑鳥。我比較喜歡貓頭鷹的這一版。近十年來,每到一地,我都用心尋覓鳥類郵票,日積月累,斬獲頗豐。我收藏了國內(nèi)的“猛禽”系列郵票,記得有八種,這一套郵票豐富了我的藏品。

從貝特琳山丘下來,早已過了午飯時間。我們隨便在路邊找一家店坐下。網(wǎng)友推薦的豬蹄、鴨肉是布拉格特色,作為資深吃貨,我當(dāng)然不會錯過品嘗的機會。鴨肉乏善可陳,豬蹄值得點贊。爛、香,配上一杯捷克啤酒,遠遠超出了我對布拉格美食的預(yù)期。

返程時我們繞道下游,以便遠眺查理大橋。因為有了郵票的收獲,我的內(nèi)心逐漸沉靜下來,得以認(rèn)真審視這座歐洲名城。集哥特式建筑藝術(shù)大成的查理大橋,靜靜地橫臥在伏爾塔瓦河上,距今已有650年歷史。布拉格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整座城市申遺成功的城市。來到這里的游客,無不驚嘆它的歷史悠久、文化包容、文明璀璨。觸目皆是數(shù)百年歷史的建筑。圣維特大教堂始建于公元1344年,竣工于1905年。六百多年的雨雪風(fēng)霜、刀光劍影,并沒有澆滅或者摧毀布拉格人想要創(chuàng)造歷史的雄心。相反,一代代統(tǒng)治者與建筑大師的持續(xù)努力,卻給它披上了不同風(fēng)格的外衣,打上了不同時代的烙印,也給它增添了無限的魅力。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不光圣維特教堂,整個布拉格遍布著各個時期的建筑,羅馬式、哥特式、文藝復(fù)興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光怪陸離,簡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建筑發(fā)展史。捷克地處東歐,歷史上,是歐亞文明激烈碰撞的地方。羅馬人來過,高盧人來過,土耳其人來過,蒙古人來過……每一次外族入侵,都留下了明顯的印跡。不過,入侵者并不燒毀前人的“阿房宮”,而是在舊宮旁興建新的宮殿。據(jù)說土耳其人占領(lǐng)布拉格時,人們屈服于伊斯蘭文明,不得已在哥特式教堂上方加蓋了淺綠色的圓形穹頂。

這些建筑藝術(shù),讓我想到一個詞:百搭。難怪“波西米亞”風(fēng)格起源于捷克。原本屬于不同歷史階段、不同文明的藝術(shù),卻那么和諧地統(tǒng)一在一起。這難道不是另外意義上的“波西米亞”嗎?我終于相信,時間會抹平一切傷痕:留給我們的,全是“波西米亞”式的美好回憶……

走著想著,不經(jīng)意間走到了布拉格音樂廳前。見兩個講普通話的年輕同胞正在雕像下拍婚紗照,這不正是徐靜蕾執(zhí)導(dǎo)的《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里,約瑟夫苦等蘭心的地方嗎?這部電影的片尾曲Right Here Waiting原為美國流行經(jīng)典,歌手理查德·馬克斯懷念遠方的愛人所作。徐靜蕾請來美籍韓裔歌手李玖哲翻唱。李玖哲略帶沙啞的煙嗓,比之原唱的干凈清澈卻略顯憂郁,各有千秋。

去天文鐘的小巷子里,我終于尋覓到了久仰大名的“綠仙子”苦艾酒。我曾經(jīng)在馬奈、德加的畫中見過這種高度(70度)茴香酒,也曾經(jīng)在許多文人軼事中見到關(guān)于這種酒的描述。據(jù)說凡·高、莫奈、畢加索、海明威、波特萊爾……都與苦艾酒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凡·高更是為之精神錯亂,以致開槍自殺。苦艾酒曾風(fēng)行歐美,尤其受到頹廢的藝術(shù)家以及巴黎紅磨坊的舞女們的追捧,傳說它有輕度的致幻效果。這種最早產(chǎn)自瑞士的苦艾酒,愛之者謂之“綠仙子”,恨之者謂之“綠魔鬼”。多國政府(包括法國)曾經(jīng)禁止制售這種酒。

“布拉格是個危險的地方”(電影《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臺詞)。我明知危險,卻很想知道,布拉格到底有多危險——挑了一瓶印有“綠仙子”商標(biāo)的苦艾酒,心滿意足地結(jié)束了白天在布拉格的行程。

晚飯在老市政廣場旁的一家餐廳,因為對著名的捷克啤酒情有獨鐘,我躊躇再三,決定還是暫時放過苦艾酒——下次找個安全的地方體驗危險的“綠色精靈”。喝著捷啤,醺醺然環(huán)顧四周,突然想起,這個廣場不就是《布拉格之戀》里游行示威那場戲的拍攝地嗎?蘇聯(lián)紅軍的坦克行駛在大街上,片中插曲Hey Jude響起……這首歌本來是披頭士樂隊主唱保羅·麥卡特尼寫給約翰·列儂前妻的五歲兒子的歌,由捷克最偉大的女歌手瑪爾塔·庫碧索娃翻唱后,在捷克風(fēng)靡一時,成了人們集會反抗蘇軍的代言。

不少歌手翻唱過這首歌,包括前幾年《中國好聲音》里的老男人鐘偉強和畢夏。但捷克女歌手的演唱最有意義。她的演唱,曾經(jīng)影響了一代人,也影響了捷克當(dāng)代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

“嘿,朱迪!別沮喪!找一首哀傷的歌把它唱得更歡樂!”突然下起了一陣疾雨,看著夜幕下享受布拉格悠閑時光的人們,我腦子里不斷浮現(xiàn)出這首經(jīng)典的旋律……

(2017年7月14日深夜。于布達佩斯)

雄鷹、獅子、裴多菲與啤酒

——布達佩斯的妥協(xié)與拒絕

有人說,歐洲名城大同小異,清一色古老的街道、教堂、城堡、博物館。那是沒有讀懂這些城市。其實,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如果說布拉格是一個風(fēng)情萬種、獨具藝術(shù)氣質(zhì)的波西米亞女郎,那么,布達佩斯就是手執(zhí)長矛、屹立于多瑙河畔頗具英雄氣概的武士。

布拉格距離布達佩斯也就短短的440公里,因為限速以及中途停靠的原因,我們在路上花去了七個多小時,中午一點坐上大巴,晚上八點多才抵達。此時天還沒有完全黑。汽車從布達途經(jīng)伊麗莎白橋抵達位于佩斯的酒店,我的第一印象,這是一座與布拉格風(fēng)格迥異的城市。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里,我們不斷看見皇宮和鏈子橋上的雄鷹、獅子、無名英雄雕像,才了解正是這些元素,構(gòu)成布達佩斯人的情結(jié)與圖騰。

感謝Y和M的細(xì)心,每次都精心挑選又便宜(相對)又便捷的酒店。布拉格老城的利里沃瓦酒店介于查理大橋與天文鐘之間。布達佩斯的三角藝術(shù)高級酒店位于著名的瓦茨大街旁,步行至鏈子橋只需二十六分鐘,至漁人堡也只有四五十分鐘的路程。因為太方便了,在布達佩斯的短短兩天時間里,我們得以兩次從佩斯經(jīng)鏈子橋,步行至布達皇宮和漁人堡。

布達皇宮曾經(jīng)是歐洲最輝煌的皇宮之一,也是我見過的最堅固的皇宮。它建在布達山上,山雖不高,可是宮墻厚實,且設(shè)計了至少三重甕城,易守難攻。與它相比,故宮簡直就無險可守。然而,盡管建造者費盡心思,歷史上,皇宮還是多次被攻破。土耳其人曾長期占領(lǐng)此地。二戰(zhàn)期間,皇宮幾乎被盟軍夷為平地。

在東西方文明的夾縫中求生存求發(fā)展,匈牙利的歷史就是一部悲壯激昂、波瀾壯闊的歷史。從馬加什王朝開始,匈牙利人為了反抗外族入侵,一代一代,生生不息,進行著不屈的抗?fàn)?。我們熟知的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就是匈牙利人反抗沙俄侵略的宣言。我們沒有刻意去拜訪裴多菲雕像,因為我知道,看與不看,他都在那里,在我們心里。

縱觀匈牙利歷史,拒絕是主旋律,妥協(xié)是副歌。在強敵面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固然氣壯山河、可歌可泣;有時明知不能為而小為、而后為,也不失為一種智慧,只有這樣,民族血脈和文化才得以存續(xù)。像布拉格一樣,布達佩斯的建筑也是各種風(fēng)格、各種文明的交融。但是,兩座城市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又有各自個性十足、歷久不衰的堅持。與小家碧玉的布拉格相比,布達佩斯顯得格局闊大,氣勢恢宏。

從漁人堡鳥瞰多瑙河以及對岸的國會大廈等建筑,是極佳的視覺體驗,這種氣象萬千、大氣磅礴的異國風(fēng)情,只有舊金山、開普敦堪可比肩。

多瑙河發(fā)源于德國黑森林,流經(jīng)奧地利、斯洛伐克,到匈牙利已是第四站。河水平緩開闊,為城市增添不少亮色。布達與佩斯原本是多瑙河兩岸的兩個城市,鏈子橋是連接布達與佩斯的第一座大橋。鏈子橋外形與著名的紐約布魯克林大橋極為相似,所不同的是它的兩端各有一對目光犀利、四肢健碩、威風(fēng)凜凜的雄獅。我原以為它是布魯克林大橋的翻版,一查資料,它竟然比后者早建成四十四年。經(jīng)過一百六十八年歲月的洗禮,鏈子橋依然還在造福兩岸居民,依然還是游客游覽布達佩斯的首選之地。

不知《布達佩斯之戀》中,漢斯向伊洛娜求愛失敗、心灰意冷,從橋上縱身一躍,地點是不是在鏈子橋。正是因為這部電影,我對布達佩斯充滿了期待。電影講述的是女主角伊洛娜與猶太老板拉西婁、駐店鋼琴師安德拉許、來自德國的顧客漢斯之間微妙曖昧的故事,多角戀情、愛恨情仇、恩將仇報、愛慕與虛榮、善良與邪惡、純潔與世故、柔情與剛烈、拒絕與妥協(xié)——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卻把復(fù)雜的人性演繹得淋漓盡致、蕩氣回腸。這部電影所表現(xiàn)的,依我看,正是布達佩斯的英雄性格——既悲傷又壯烈。

我尤其喜歡這部電影的插曲《憂郁的星期天》,極度悲傷的旋律,仿佛是一個人,不,一個民族在泣訴那些心在滴血的故事。

布達佩斯人喜愛美食,瓦茨大街餐廳林立。我們第一晚就餐的餐廳,烤魚和烤羊排相當(dāng)美味,口感咸香適中,竟然還配有一小碟辣椒!如果不是滿大街金發(fā)碧眼,我簡直以為身處烏魯木齊的一家燒烤店!難道真如傳說,匈牙利人是中亞匈奴人的后裔?第三天中午臨走前,我們特意回到這家店,點了烤魚、烤羊排,當(dāng)然,還有扎?。ú歼_佩斯啤酒不遜于布拉格的),大快朵頤。在美食面前,我從來都選擇妥協(xié)……

(2017年7月17日。于維也納至薩爾斯堡火車上)

音樂、咖啡、茜茜公主與豬排

——維也納的喧囂與沉靜

從布達佩斯乘火車到維也納,只需兩個多小時。晚飯后徜徉在格拉本大街上,不斷刷新對維也納的認(rèn)知。原來只了解它是音樂之都,是令人向往的藝術(shù)圣地。今天才知道,在維也納這個珠光寶氣的貴婦人面前,布拉格只能算是一個吉卜賽女郎,盡管秀麗多姿、清新脫俗,卻依然略顯村野鄉(xiāng)鄙;布達佩斯雖然粗獷豪邁、恢宏大氣,卻充其量是一介赳赳武夫。

維也納的建筑,莊嚴(yán)肅穆,雍容典雅,讓人肅然起敬、讓人窒息甚至自慚形穢。街道寬闊,房屋敞亮。建筑材料大多采用花崗巖或大理石,地面也是大塊鋪張的石料,而不像布拉格的小街,蜿蜒曲折地還拼砌著彩色的碎石。維也納一棟棟華美的巴洛克風(fēng)格的建筑,就連窗子也與別的城市不一樣。出于安全考慮,歐洲古建筑的窗子設(shè)計大多狹小牢固。比如意大利的佛羅倫薩,高大的房屋與狹窄的窗子、粗大的鐵窗欞、緊閉的鐵門,顯得極不協(xié)調(diào)、極不自在,就像一個暴發(fā)戶時刻提防著強盜入侵。維也納的窗戶寬大敞亮,許多就是玻璃到頂,沒有鑲嵌防盜鐵柵欄。當(dāng)然,愛美的維也納人絕不會忘記在窗框鑲上花邊或大理石雕像,或者在窗外種上艷麗的鮮花。

維也納的建筑,無處不彰顯皇家氣派,自信、富足、華貴、高雅。走在街上的人們,臉上洋溢的表情也特別豐富且耐人尋味。男人高大俊朗,女人優(yōu)雅美麗。在東歐,我們所到之處,人們都文明友善。維也納人格外友好。無論是在火車上,一個維也納小伙兒主動告訴我們,匈牙利小偷偷走了我們的相機;還是在地鐵上,一個老頭的一句“你好”:我們都感覺到維也納人的真誠善良。

然而,千萬不要被維也納的表象所蒙蔽。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羅馬帝國、奧匈帝國、美泉宮、特蕾莎女皇與茜茜公主、金色大廳、莫扎特與施特勞斯……數(shù)百年來,維也納就是冠絕天下的名利場。不管是以音樂的名義,還是以愛情的名義,還是以宗教的名義,還是以國家的名義,其實,在溫情脈脈以及高尚雅致的背后,是赤裸裸的金錢與權(quán)力的游戲。維也納的名片是音樂,是莫扎特與施特勞斯??墒?,一百年前以至更為久遠的歷史時期,維也納卻是歐洲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的權(quán)力中心。在這座城市,政治選擇與音樂為伴,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政治家與藝術(shù)家演繹了多少陰謀與愛情,又有誰知道?如今,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早已灰飛煙滅,不朽的藝術(shù)卻續(xù)寫著永恒的傳奇。

好像是阿湯哥的《碟中碟5》吧?其中一場戲的拍攝地就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伴隨著《圖蘭朵》的演出,在《今夜無人入睡》高亢激越的音樂聲中,各派勢力真刀真槍地角逐,驚心動魄、引人入勝,延續(xù)了好萊塢動作大片的一貫風(fēng)格。這出戲選擇在音樂圣殿拍攝,極好地詮釋了藝術(shù)與權(quán)力的關(guān)系,不知是巧合還是導(dǎo)演的匠心?

美泉宮是維也納之行的重頭戲。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宮,規(guī)模宏大,奢華程度堪比巴黎凡爾賽宮。許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在南昌江西教育學(xué)院的露天籃球場,第一次看《茜茜公主》,電影中茜茜公主的俏麗可愛、皇帝與公主恩愛歡愉的場景至今記憶猶新。聽了中文講解才知道,原來茜茜公主一生中,從來沒有愛過她的丈夫!弗朗西斯·約瑟夫,這個哈布斯堡王朝的末代君主,是一個勤政愛家(尤其愛皇后)的好皇帝,他每天四點鐘起床,生活儉樸,一心為天下,最大的享受就是吃烤豬排??墒且廊惶硬幻撘簧啻谓?jīng)歷背叛、離喪與王朝滅亡的命運。

說實話,我不喜歡游覽王宮,因為,每次從那些富麗堂皇的宮殿出來,心情都格外沉重。盡管那些叱咤風(fēng)云的人物與我們無關(guān),盡管他們的愛恨情仇早已煙消云散,盡管那些驚艷歷史的喧囂早已靜寂無聲……可是,我們依然為那些人物的命運而百感交集。

不過,在維也納喝上一杯咖啡,倒是輕松愜意的選擇。咖啡豆是土耳其人退敗后留下來的“禮物”,沒想到卻成了維也納人的最愛。據(jù)介紹,中央咖啡館是“世界咖啡首都”“最人文主義”的咖啡館,曾經(jīng)吸引了許多風(fēng)流人物,包括貝多芬、席勒、弗洛伊德、列寧、希特勒流連其間。詩人阿爾滕伯格一句“不是在喝咖啡,就是在去喝咖啡的路上”,是中央咖啡館最好的廣告。幾年前,我曾經(jīng)被這些天花亂墜的描述所吸引,在威尼斯圣馬可廣場旁的咖啡館坐了一會兒,覺得不過如此。也許是作為匆匆過客,難以有那種撫今追昔的心緒。這次心雖向往之,想起威尼斯之行的教訓(xùn),躊躇再三,終于作罷。

自由行的妙處在于自由,省去了許多跟團行的“規(guī)定動作”,卻辛苦了做攻略的朋友。盡管Y、M、W和C都很盡心盡力,但總有百密一疏的時候,本打算在維也納的第二天晩上附弄風(fēng)雅,看一場音樂會,沒想到這天是周末,金色大廳沒有演出!這可真是出人意料,在國內(nèi)周末恰恰是演出的黃金時間。維也納人的“保守”可見一斑。到維也納竟然與一場期待已久的音樂會失之交臂,這是此行最大的遺憾。好在我不是古典音樂發(fā)燒友,聽與不聽又有什么區(qū)別?

音樂、咖啡可以沒有,豬排、啤酒不能沒有。晚上,坐在歐洲黑死病紀(jì)念塔旁的“大排檔”,喝著啤酒,啃著豬排,天氣涼爽宜人,街上美女成群,加上豬排外焦里嫩、甜酸可口,啤酒麥香濃郁,什么藍色多瑙河,什么茜茜公主,早已置之腦后了。

相比之下,我還是更喜歡布拉格豬蹄。坐在格拉本大街,我格外懷念布拉格鋪滿碎石的街道,懷念伏爾塔瓦河畔短暫的幸福時光……

(2017年7月16日晚。于維也納格拉本大街露天餐廳)

碧冬茄、獅子、圣伯納犬與奧黛麗·赫本

——瑞士的悲情與美麗

所謂“人間天堂”,在我看來,就是偉人立命、美人安身、俗人流連、雅人忘返,動物活得像人一樣有尊嚴(yán)、人活得像動物一樣簡單的地方。

瑞士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是天堂中的天堂,是地球上為數(shù)不多的讓人去了還想去的地方對于普通游客來說,瑞士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湖光山色。它國土面積不大,處于阿爾卑斯山脈,高山、森林、草甸、河流、湖泊,形成奇異壯麗的自然景觀。城鎮(zhèn)大多依山傍水,臥于碧波綠茵紅花之側(cè),令人感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地球上可稱為“世外桃源”的地方很多。瑞士卻如同一個絕世佳人,渾身上下散發(fā)著非同凡響的氣質(zhì),讓人為之著迷、為之魂牽夢繞。

瑞士人愛美。哪怕七八十歲的老太太出門,也絕不潦草,而是描眉畫唇、盛裝打扮,仿佛去赴一場約會。房前屋后,種滿花草。每一處草地,都經(jīng)過精心打理。碧冬茄,這種原產(chǎn)于南美阿根廷的花,在我國也有引種,在瑞士,幾乎家家戶戶都種它。一棟棟獨具特色的民居被森林、草地環(huán)繞,滿眼蒼翠,五彩斑斕的碧冬茄(主要是紅色,也有白、紫等其他顏色)點綴其間——阿爾卑斯山雄奇的景色,因為有了它,顯得格外嫵媚。

盧塞恩被譽為是“最瑞士的地方”,它的標(biāo)志性景觀之一,就是著名的卡貝爾橋。這座歐洲最古老的木結(jié)構(gòu)廊橋建于1933年,毀于1993年的一場大火,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橋是依原樣重建的。橋的特別之處:一是橋身并不是直線的,而是如一把曲尺,蜿蜒于羅伊斯河面;二是橋的頂端繪有許多盧塞恩的歷史人物;三是曲折的橋與矗立的水塔交相輝映,構(gòu)成橫曲豎直的幾何圖案;四是橋身兩側(cè)種滿花草,主要是碧冬茄,間種有天竺葵、還有番薯葉(哈哈,我仔細(xì)看過,真是肥肥嫩嫩的番薯葉)。艷麗的碧冬茄、天竺葵在番薯葉的襯托下,分外嬌艷,“花橋”周圍的空氣中都似乎彌漫著濃濃的浪漫氣息,引得游人趨之若鶩。

瑞士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人民幸福指數(shù)、社會文明程度都很高。去年發(fā)生在瑞士的一件真實事件,讓世人羨慕之余又覺得不可思議。瑞士國庫充盈,議會提出草案,提議給每位國民無條件發(fā)放2500瑞士法郎(折人民幣約1.68萬元)基本月薪。交由全民公決,結(jié)果是“天降餡餅都不要”,這項提案遭到76.9%的瑞士人反對,理由之一是:金錢應(yīng)由勞動獲得,瑞士不養(yǎng)懶人!

處處綠草如茵,處處鮮花盛開,人民安居樂業(yè)、幸福富足,這是我們現(xiàn)在看見的瑞士。然而,兩三百年前的瑞士,可謂一窮二白、強鄰環(huán)伺。政府財政空虛,不得已靠向其他國家出賣雇傭軍賺錢。老百姓為了養(yǎng)家糊口,不得已靠當(dāng)雇傭軍維生。

在相當(dāng)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歐洲有一“今古奇觀”:兩國兵戎相見,本來與瑞士無關(guān),可在戰(zhàn)場上肉搏拼殺的卻往往是瑞士兒郎。從十六世紀(jì)至十八世紀(jì)的兩百多年間,瑞士人為別的國家打仗而獻身的就有兩百多萬人。現(xiàn)在瑞士全國人口也不過才八百多萬人,這個數(shù)字對瑞士來說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歐洲列強最喜歡雇傭瑞士軍人,因為他們忠誠、樸實、勇敢。盧塞恩另一處標(biāo)志性的景觀——悲傷的獅子,背后的故事就與瑞士雇傭軍有關(guān)。悲傷的獅子,是丹麥雕刻家伯特爾·托伐爾森所創(chuàng)作的一座獅子石雕。深深插入獅背的折斷的短箭、雄獅微閉無神的雙眼、獅鼻兩側(cè)痛苦的折皺、無力下垂的雙爪……觀者無不為之動容、震撼,馬克·吐溫稱之為“世界上最悲傷、最感人的獅子”。這個雕像反映的是瑞士人一段傷心的歷史。1792年法國大革命期間,忠誠的瑞士雇傭軍為了保衛(wèi)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在接到不準(zhǔn)開槍、避免刺激瘋狂的民眾的命令之后,他們用血肉之軀筑起城墻,拼死護衛(wèi)杜樂麗宮,決不后退一步,從士兵到軍官,戰(zhàn)至最后一滴血,七百八十六人全部身亡(而在此之前,其他國家的雇傭軍,包括法國皇室自己的衛(wèi)隊都已四處逃散)。消息傳至瑞士,舉國哀悼。瑞士議會作出決議,從1815年開始,瑞士不再向別的國家輸出雇傭軍,梵蒂岡教皇的衛(wèi)隊除外。因為瑞士雇傭軍人良好的聲譽,也因為歷史上瑞士衛(wèi)隊曾經(jīng)多次拼死捍衛(wèi)教皇,從中世紀(jì)開始,直至今天,教皇的衛(wèi)隊一直沿襲只雇傭瑞士人的傳統(tǒng)。

痛定思痛,瑞士人決定不再參與任何爭戰(zhàn)。其實,瑞士人從1515年起,就宣告中立。但直到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才在拿破侖的調(diào)停下獲國際社會公認(rèn),成了永久中立國。從此,高大威猛、英勇善戰(zhàn)、紀(jì)律嚴(yán)明、最善于打仗的瑞士人蛻變成最熱愛和平的人,也因此幸運地躲過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不僅如此,他們克服地處偏僻山區(qū)、交通不便、貧窮落后等困境,靠一代一代鍥而不舍地堅持與努力,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發(fā)展道路。如今,瑞士社會繁榮、文明進步,銀行業(yè)與鐘表業(yè)占據(jù)了全球半壁江山,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剛到蘇黎世的第一天晩上,一個校友(C老師1990年代初的學(xué)生)盛情款待了我們。從交談中得知,瑞士普通工薪階層收入是深圳的四至六倍,物價是深圳的五至七倍。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有了切身體會,瑞士的物價確實居全球之冠。普通中餐館一盤清炒空心菜,價格19.5瑞士法郎,折成人民幣大約150元左右,且分量只有國內(nèi)的一半!瑞士家家店明碼實價,價格差不多,絕沒有宰客欺客現(xiàn)象。至于貴,人家收入就這么高、人工工資高。小小的瑞士,是歐洲屋脊、“歐洲后花園”,同時也是“世界公園”、全球旅游高地,世界各地的人都來旅游、購物。咋辦?你愛來不來,街上幾乎見不到拉客的現(xiàn)象,瑞士也是我去過的唯一的大街小巷幾乎看不見廣告牌的國家。

瑞士人忠誠,他們也喜愛忠誠的動物——圣伯納犬。圣伯納犬原產(chǎn)于瑞士圣伯納,是瑞士的“國寶”。它方頭長耳,憨態(tài)可掬,是一種大型犬只,成年后體重可達九十公斤。它性情溫和、黏人,喜歡與孩子戲耍,對主人忠誠。它機敏、耐寒且有耐力,是雪地救援的“好手”。瑞士隨處可見的頸脖上系一個橡木桶的圣伯納犬公仔形象,原型是一只叫巴利的圣伯納犬,這只瑞士人人皆知的英雄犬,曾經(jīng)挽救了四十多名因雪而受困于阿爾卑斯山的人的生命。傳說,巴利在救援一個意大利人時,被誤以為是狼而慘遭對方殺害。

在伯爾尼老城區(qū)游玩的時候,我注意到,聯(lián)邦宮、老鐘樓、老監(jiān)獄塔一帶,包括火車站內(nèi),擺著一個個外形各異、色彩絢麗的圣伯納犬的雕塑。原來這是一個公益組織請藝術(shù)家設(shè)計制作了一百尊可愛的雕像,從七月一日起擺放在老城區(qū)的街道兩側(cè)供人觀賞。據(jù)介紹,十月份將舉行義賣會,所得善款全部用于圣伯納犬——這種瀕危犬種的保護。女兒喜歡狗,我想把我看見的圣伯納犬雕像全部拍攝下來,發(fā)給她??墒菚r間不允許,匆匆捜尋再三,我只能用手機拍到二十只左右。

不僅普通游客,許多作家、藝術(shù)家、科學(xué)家對瑞士也情有獨鐘。伏爾泰、盧梭、拜倫、雪萊等,都曾經(jīng)在瑞士工作或生活;愛爾蘭作家《尤利西斯》的作者喬伊斯,臨終前的一個月遷居蘇黎世——他年輕時向往的城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留下遺囑,要求把遺骨葬于日內(nèi)瓦湖畔——他少年時求學(xué)的地方。最有名的要數(shù)愛因斯坦,他在蘇黎世、伯爾尼度過了一生中的黃金時期,并創(chuàng)立了狹義相對論。在伯爾尼有愛因斯坦博物館,因行色匆匆,未能造訪,甚憾!

奧黛麗·赫本,這個出生于比利時、成名于英國的國際巨星,第一次婚禮選擇在盧塞恩,晚年定居在盧塞恩,1993年因罹患乳腺癌病逝于盧塞恩。也只有盧塞恩這座超凡脫俗的浪漫小城,才配得上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臨別瑞士,在日內(nèi)瓦國際終點站酒店吃早餐,我們巧遇一對來自深圳的70后夫妻。他們?nèi)ツ暝谌鹗柯眯辛税雮€月,覺得不過癮,今年又重返瑞士旅行了一個月。他們告訴我,瑞士最美的不是蘇黎世、日內(nèi)瓦等都市,而是那些隱藏在阿爾卑斯山的小鎮(zhèn)。我相信,因為在盧塞恩的費爾米斯、在因特拉肯的翁根,我已經(jīng)有了零距離的感受。特別是在翁根的傍晚,仰望少女峰云卷云舒、時晴時雨的那些分分秒秒……然而,他們說的幾個地名我聞所未聞。我瞬間感到慚愧,對瑞士,對她的悲情與美麗,我所知甚少……

(2017年7月26日。于SU212莫斯科至香港航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市| 莎车县| 武威市| 辽源市| 固安县| 蓬安县| 游戏| 株洲市| 正定县| 永泰县| 韩城市| 嘉荫县| 贞丰县| 梨树县| 大丰市| 安义县| 巴东县| 荃湾区| 广灵县| 内黄县| 京山县| 顺平县| 门源| 临西县| 聂荣县| 曲靖市| 宁河县| 易门县| 嘉禾县| 昆山市| 高雄市| 布拖县| 保靖县| 济源市| 泊头市| 巴中市| 安岳县| 龙游县| 疏勒县| 肥城市| 五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