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斯·韋伯思想肖像
- (美)萊因哈特·本迪克斯
- 400字
- 2020-06-04 17:34:32
第五章 中國社會與宗教[3]
韋伯關于儒教和道教的論文【186】是他在宗教社會學方面的第二項研究。與《新教倫理》不同,該文是從分析中國社會入手的。在此需要對該分析做一點說明。韋伯基本上局限于分析中國早期歷史,即中國偉大的、半傳說式的導師和宗教革新家所生活的時期,而且只有從這種歷史角度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作用。【187】但是,對該時期的重視并不是絕對的。韋伯任意地引用直至20世紀初的資料,而不考慮其年代。盡管在這方面韋伯常常受到批評,但是我們要指出,韋伯的做法確有一定的道理。可以說,直至1911年清王朝覆滅,中國社會結構的某些方面一直是相對不變的,因此在解釋該結構所固有的各種可能性時,可以參用不同時期的事件。此外,韋伯明確表示,他并非該領域的專家,也不想寫一部中國社會和經濟史【188】,他只是想注意中國社會與西歐類似但卻有區別的條件。在這種比較對照中,他不顧年代限制是為了形成一些概念,以便用于隨后對歷史事件的分析。【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