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兵法:管理水平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前景
“控制”是企業管理最常見的字眼,包括質量控制、財務控制、生產控制、成本控制等。一般而言,控制就是一種預防機制,企業只有建立完善的預防機制,才能有效防止問題的發生。很多企業在預防機制上普遍缺乏深刻的認識,以致給企業的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商戰經典
博客網的興起與衰落
2002年,方興東創建了一個網站,起名為“博客中國”。當時,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仍然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博客還是一種新奇的東西,是一個中立、開放和人性化的精選信息資源平臺,這種獨特的形式迅速獲得了人們的認可。博客在中國成立之后,前景一片大好,網站訪問量始終保持每月超過30%的增長速度,全球排名一度飆升到60多位,方興東也被人們稱為“中國博客之父”。
2004年,博客網獲得了盛大和軟銀的50萬美元天使投資。一年后融資1000萬美元,并引發了中國Web?2.0的投資熱潮,“博客”一詞成為當時中國最火熱的概念,Blog、Podcast、RSS、P2P等術語則成為風險投資者們熱議的詞語。
隨后,“博客中國”更名為“博客網”,將目標設定為“全球最大的中文博客網站”,并且宣稱“一年超新浪,兩年完成上市”。然而,事實證明,方興東太心急了。短短半年之內,他把員工從40多人擴張至400多人,一大半資金都用在開工資上了,剩下的資金又被分給了視頻、游戲、購物、社交等眾多項目,通過融資獲得的2000萬美元很快被揮霍一空。與此同時,博客網的主要競爭對手——新浪卻在穩扎穩打,與博客網的快速擴張道路相反,新浪選擇了一條更加成熟的道路,它沒有急著擴張團隊,而是把資金主要集中在產品上,先是推出了新浪博客公測版,接著又推出了新浪微博。一邊是人事持續劇烈動蕩的博客網,另一邊是穩扎穩打的新浪,勝負已經注定了。
管理漫談
深度管理與中國企業管理發展史正所謂“隔行如隔山”,如果沒有從事過相關工作,就不可能對企業管理產生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相比于抽象、煩瑣的企業管理,普通人更喜歡關注企業家,例如以厚道示人的雷軍,妙語頻出的馬云,認真務實的任正非,號稱“商業教父”的柳傳志等。在普通人眼中,這些優秀的企業家們就像一座座大山一樣高不可攀。
不可否認,企業家們確實很有能力,然而經營企業不是靠耍嘴皮子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依靠實實在在的管理和經營。可以說,管理才是企業的基石。如果你只是公司里的一個小職員,你需要提升的是技術水平;但是當你成為一家巨頭公司的領導者時,你最需要掌握的是管理的學問。一個人的管理水平越高,能夠發揮的作用就越大。如果管理水平不夠,那么就會給企業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中國人是最樂于學習的,也是最善于學習的,我們向所有值得敬佩的對手們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如果按照國家來劃分的話,中國人這些年學習過的管理方式主要有日式管理、美式管理、德式管理。日式管理的典型特征是制度至上、等級森嚴;美式管理則注重團隊合作,推崇個人英雄主義;而德式管理強調嚴謹,重視理性。這些管理模式都取得過良好的效果,它們是美、日、德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經過長時間的摸索而做出的經驗總結。這可以說是中國企業的第一次管理革命。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雖然國外的管理方式很先進,但是不一定適合自己。我們可以借鑒別人的管理經驗,但是不能照搬別人的管理模式,理念必須同實際相結合。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從更深層的方面進行分析,建立更有智慧的管理模式,這就是深度管理,也可以稱之為“管理的第二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