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表達力
- 大西洋
- 1250字
- 2020-06-03 16:48:21
肢體語言,可不是“狂魔亂舞”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但媽媽們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就會讓孩子成為他人眼中的“熊孩子”。如果孩子不能約束自己的肢體動作,表達時留給別人的印象也會大打折扣!
媽媽要知道
俗話說:“言為心聲,行為心表?!泵篮玫男袨槭莾刃氖澜绲淖詈帽磉_,無論孩子擁有多么好的口才,多么豐厚的知識,如果做出不雅的動作,就會令人反感。
衣著、行為、良好的肢體習慣,都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展現,都會給孩子的表達加分,而這些由內而外的氣質,是需要媽媽悉心培養的。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媽媽要給孩子做出表率。
媽媽要知道,服飾可是具有約束孩子行為的能力的,不同的穿著,會給孩子不一樣的約束力。例如,給女孩穿上公主裝,孩子就會讓自己的動作優雅起來。
語言魔法屋
體驗肢體語言
訓練目的
● 培養孩子良好的肢體行為習慣。
● 讓孩子逐漸適應在表達或傾聽過程中運用肢體語言。
訓練準備
◎ 兒童行為姿勢圖片。
◎ 小桌子、小凳子,有條件的可以給孩子搭建個小舞臺。
訓練內容
〇 有趣的圖片對孩子的吸引力,遠遠大于文字或語言,所以用圖文的形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也更容易激起孩子參與的興趣。
將培養孩子的肢體語言習慣圖片逐一展示給孩子,并進行講解。
肢體習慣一:坐姿要正確、自然
1.傾聽別人的表達時,身體要坐直,但也不用拘謹,放松一點!
2.不要把手臂交叉夾在腿中間,這會讓你看起來處于防備狀態,而且具有攻擊性,腿也不要交叉起來哦,讓手臂和腿自然點吧!

肢體習慣二:站姿要正確
站著與人交流時,背部要挺直,腹部微收,雙臂自然下垂。

肢體習慣三:眼神交流很重要
和小朋友交流時,保持微笑和眼神交流可以讓小朋友知道你在用心聽,但是不要一直盯著對方看,否則會把對方嚇跑哦!

肢體習慣四:別摸臉,別低頭
低頭和摸臉的動作,會讓你更緊張,還會分散聽者的注意力,一直看地上,也會讓你看起來不真誠。

肢體習慣五:別玩手指
自信點,別讓自己的手無處安放。與人聊天時,玩手指可不是好習慣,不妨用手來比畫比畫,加深你的觀點。

〇 體驗與表演。媽媽講解過后可以引導孩子,將上述動作逐一表演體驗,媽媽可以隨意出示一張卡片,然后和孩子進行互動。
互動練習課
寶寶模仿秀
孩子喜歡玩游戲,喜歡互動,喜歡模仿,媽媽們可以從孩子的這些特點入手,通過玩模仿的互動小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會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1.媽媽出示一些孩子熟悉的小動物卡片,或者動畫人物卡片,引導孩子進行模仿。例如,小動物的動作、發出的聲音,動畫人物的對話、舞蹈,這些都可以是孩子模仿的重點。
2.孩子熟悉了這個游戲之后,媽媽再和孩子玩“我模仿,你來猜”的小游戲,讓孩子模仿一個動作,媽媽猜一猜是什么小動物。
小提示:這個互動小游戲,不需要特別準備復雜的道具,但是可以培養孩子抓住重點的能力。通過表演,可以讓孩子逐漸理解肢體表達的重要性,慢慢學會用肢體去輔助語言表達。
媽媽根據孩子的表現,給予相應的五角星獎勵,獎勵為1~5顆,并讓孩子將媽媽獎勵的星星涂成紅色。
成長印記
——記下孩子每天表達力進步的點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