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天學會家常粵菜
- 朱奕生
- 1132字
- 2020-06-10 14:36:44
粵菜味型
Yuecai Weixing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概括地說明了人對食物的選擇和接受,關鍵在于味。味是中國菜肴的靈魂,也是評判菜肴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美味既可刺激人的食欲,也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粵菜的味型具有適時而調、因人而調和因材施味的特點。適時而調就是指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相應地也給人的感覺帶來某種變化。在飲食上,人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偏向,春宜清鮮,夏宜淡爽,秋宜濃烈,冬宜肥厚,應根據季節的變化而在味型上作適當的調整。因人而調是因為人因地域、職業、習俗、傳統等的影響,而對味道有一定的傾向性,烹調時應根據不同的進食對象,選擇適當的味型,投其所好。因材施味是指烹飪原料具有各自的特性,在烹調加工過程中,對烹制、調味均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在調味中應盡量貫徹“本味”原則,力求體現原料原有的滋味,貫徹“相宜”原則,使原料之味與調料之味相得益彰。
番茄味
番茄味是把鹽、番茄醬、料酒、白糖、味精等放碗里兌成汁,放入鍋內炒至濃稠,淋上香油,出鍋即成。
番茄味是粵菜傳統復合味型之一,番茄味是以精鹽、番茄醬定咸鮮味,重用番茄醬,以突出番茄的酸甜口味,白糖以入口甜酸適度為佳,另外蔥、姜、料酒、味精、香油等起到增香、去異味作用。
★味型應用 TIPS
番茄味甜酸適口,適宜與其他復合味配合,佐酒用飯,四季皆宜,除了用于菜肴的調味外,還可作為菜肴的蘸料使用。
糟香味
糟香味是以鹽定咸味,香糟汁用以去異味,增香味,用量較大,冰糖增色提鮮,輔助香糟汁的甜味和香味;姜、蔥、料酒去除異味,但用量以不壓糟香味為宜。
★味型應用 TIPS
糟香味廣泛用于熱菜,也可用于冷菜。其中以雞、鴨、豬、兔等家禽、家畜肉類為原料的菜肴,及冬筍、銀杏、板栗等蔬果為原料的菜肴。
咸鮮味
咸鮮味是以鹽為基礎味,適量加入味精提鮮味,并加香油用來壓異味,增香味。有時根據菜肴的需要,可適當加入料酒、胡椒粉等,很少用醬油,使菜肴保持原料的本味本色。
咖喱味
咖喱味重用咖喱醬或咖喱粉,以突出咖喱的特色,用量較多,料酒、蔥、姜等有增香、提味、減膩和去異味作用,味精有提鮮作用,成菜要求香味濃郁、鮮咸帶辣。
鮮魚味
鮮魚味因常用于烹調魚類以及海鮮類菜肴而得名。現在鮮魚味除了常用于海鮮類菜肴外,還可以用于粵菜白灼類和腌制類菜肴。
檸檬味
檸檬味以烹調肉類熱菜為主,是用鹽定菜肴的咸味,加入足量檸檬汁和白醋以確定菜肴的酸味,白糖用于豐富菜肴的甜香口味,料酒等可除去異味。
蠔油味
蠔油味為粵菜傳統味型,是以蠔油定味型的基本咸味和咸味,白糖用于提鮮,但用量不宜多。蠔油味主要用于畜肉類、海鮮類菜肴的烹調。
草莓味
草莓味是一種新型的酸甜口味調味汁,其用鮮草莓或草莓醬定菜肴的酸甜口味,白醋用于定酸味,白糖用于定菜肴的甜味,麥芽糖起到增色添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