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入門的基本功(1)

管理知識的學習過程將不會象我們閱讀任何一部文藝作品那樣的輕松或者有任何閑情雅致的感覺。只有當你真正地用心去體會,去學習,并且真正了解堅持的含義,你才能夠在這——領域有所成就。

現代世界的發展已經使“管理”成為整個世界經濟起飛和發展的發動機,當“管理”已經成為我們整個國家,民族復興的動力來源之一,當“管理”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的企業尋求強大和走向世界的奧秘,當“管理”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的國民耳熟能詳的詞語之一的時候,管理對我們意味著什么還用我們來解釋和說明嗎?是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來學習管理的基本理論、原則和方法,用這些知識充實我們的大腦,并且在工作中加以理解和運用。

當然,像任何一門科學所秉承的科學精神與原則一樣,我們也非常清楚地理解管理知識的學習過程將不會像我們閱讀任何一部文藝作品那樣的輕松或者有任何閑情雅致的感覺。但是我們在這里要明確:只有當你真正地用心去體會,去學習,并且真正了解堅持的含義,你才能夠在這一領域有所成就,才能領會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因此在本書的開端我們必須強調這種堅持和韌性精神的重要性。為了使我們的強調顯得更為有力,我們不妨首先拋開管理的基本知識,先看下面的故事,作為我們學習管理基本知識的前奏。

在腳下多墊些石頭

大學剛畢業那會兒,阿健被分配到一個偏遠的林區小鎮當教師,工資低得可憐。其實阿健有著不少優勢呢,教學基本功不錯,還擅長寫作。于是,阿健一邊抱怨命運不公,一邊羨慕那些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和優厚報酬的人。阿健整天琢磨著“跳槽”,幻想能有機會調一個好的工作環境,也拿一份優厚的報酬。就這樣兩年時間匆匆過去了,阿健的本職工作干的一塌糊涂,寫作上也沒有什么收獲。這期間,阿健試著聯系了幾個自己喜歡的單位,但最終沒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天學校開運動會,這在文化活動極其貧乏的小鎮,無疑是件大事,因而前來觀看的人特別多。小小的操場四周很快圍出一道密不透風的環形人墻。

阿健來晚了,站在人墻后面,翹起腳也看不到里面熱鬧的情景。

這時,身旁一個很矮的小男孩吸引了阿健的視線。只見他一趟趟地從不遠處搬來一塊塊磚頭,在那厚厚的人墻后面,耐心地壘著一個臺子,一層又一層,足有半米高。阿健不知道他壘這個臺子花了多長時間,不知道他因此少看到多少精彩的比賽,但他登上那個自己壘起的臺子時,沖阿健嫣然一笑。那成功的喜悅和自豪,卻是那樣的清楚。剎那間,阿健的心被震了一下——多么簡單的事情啊:要想越過密密的人墻看到精彩的比賽,只要在腳下多墊些磚頭就行了。從此以后,阿健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阿健寫作的文章頻繁地見諸報刊,成了多家報刊的特約撰稿人。如今,阿健已被調至自己喜歡的單位工作。他頗有感觸地說,腳下多墊些“磚頭”,就一定能夠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風景,摘到掛在高處的那些誘人的果實。

其實對很多做管理工作的人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中國古代有句俗話叫做“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講的正是這樣的道理。我們與其羨慕別人高超的管理技巧,與其驚嘆他人高深的管理理論,不如我們真正開始行動起來,一點一點,一滴一滴從基礎的管理知識、原則和方法開始人手,讓這些知識滲透進我們的工作中去。縱然資質愚鈍也必然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不復當日吳下阿蒙矣!”

學習目標

對于管理的看法,中國人常常認為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際關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工作成果,因此搞好人際關系,提高工作成果就是管理,只會做人,不會做事,是一團和氣,是和稀泥,管理上等于零。相反,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常常得罪人,他的管理也等于零。因此,要先做人,然后會做事,這就是管理。這種看法對,但也不是全對,因為他說的只是管理的表面現象,因此在本章中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學習管理的定義,職能以及與管理相關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管理的職能

管理的職能是什么?有人說它是管理工作的本質、有人說它是管理的手段。為了真正的理解和認識它,我們應當從管理的定義開始談起。

管理是指同別人一起,或通過別人使活動完成得更有效的過程。這里過程的含義表示管理者發揮的職能或從事的主要活動。

因此管理有四大基本職能。這些職能可以概括地稱為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

計劃是指對未來的行動或活動以及未來資源供給與使用的籌劃。計劃指導著一個組織系統循序漸進地去實現組織的目標,而計劃的目的就是要使組織適應變化中的環境,并使組織占據更有利的環境地位,甚至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計劃在組織中可以成為一種體系并有其內在的層級,如戰略計劃是最高層次的、總的長遠計劃,職能計劃與部門工作計劃則是中層的操作性較強的計劃,而下級的工作計劃則為近期的具體計劃。從計劃的定義、目標及功能來看,計劃無非是一種降低組織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的一種手段。事實上無論是戰略計劃,還是職能部門計劃,對未來行為的一種籌劃就是希望通過事先的安排有準備地迎接未來、或按照設定的目標循序漸進工作,從而減少未來不確定性對組織的沖擊,減少未來工作過程本身可能產生的不確定性。

組織有兩個含義:

一是將組織內各種資源按照配比及程序要求有序地進行安排;二是指一群人按照一定的規則為了實現一定的目的組成一個團體或實體。

作為一種行為活動的組織自然是指前一種含義。在這種含義下的組織事實上也是一種降低不確定性的手段。試想,如果沒有能將無序的資源按照配比及程序的要求使資源在整合之初及整合過程中達到有序化,有效資源配置將成為一句空話。而這樣一種有序化行為也是在降低預定成果或業績獲取的不確定性。

領導是指組織的管理者,指揮組織內的人同心協力去執行組織的計劃,實現組織的目標以及協調組織內部的矛盾沖突等的一種活動。每一個組織都是由人組成的,管理的任務是指導和協調組織中的人,這就是領導職能。當管理者激勵下屬,指導他們的活動,選擇最有效的溝通渠道,解決組織成員中的沖突時,他就是在進行領導。

控制是指根據既定的目標不斷跟蹤和修正所采取的行為,使之朝著既定的目標方向動作并實現預想的成果或業績。當設定了目標之后,就開始制定計劃,向各部門分派任務,雇傭人員,對人員進行培訓和激勵。盡管如此,有些事情還可能出亂子。為了保證事情按照既定的計劃進行,管理必須監控組織的績效,必須將實際的表觀與預先設定的目標進行比較。如果出現了任何顯著的偏差,管理的任務就是使組織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這種監控、比較和糾正的活動就是控制職能的含義。

專題學習:管理的本質

1985年前的長虹機器廠正面臨由軍工向民營企業的艱難轉變。倪潤峰上任后,削減費用,降低成本,引進新產品。到1988年,該公司的發展已經出現了極好的勢頭。通過組建長虹集團,實施三次英明的價格決策,到1992,年長虹集團的電視機產量首次突破100萬臺大關。倪潤峰也因此獲得了的極高的聲望……

評析:該案例通過倪潤峰對長虹集團進行正確的管理后取得的驕人成績告訴我們,管理對于社會,對于企業的重大意義。同時也再一次向我們揭示管理的本質就在于正確實施管理的四大基本職能,從而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目標,使企業走向規范化和快速發展的軌道。

基本功2

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在企業中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管理者在企業中都要做些什么呢?

精要企業管理者一般扮演三方面角色:人際關系、信息傳遞和決策制定。

人際關系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禮儀性和象征性的義務。當學院的院長在畢業典禮上頒發畢業文憑時,或者工廠領班帶領學生參觀時,他們都在扮演掛名首腦的角色。此外,所有的管理者都具有領導者的角色,這個角色包括雇傭、培訓、激勵、懲戒雇員。還有,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在人群中間充當聯絡員。

明茨伯格把這種角色描述成與提供信息的來源接觸,這些來源可能是組織內部或外部的個人或團體。

信息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種程度上都從外部的組織或機構接受和收集信息。典型的情況是,通過閱讀雜志和與他人談話來了解公眾趣味的變化,競爭對手可能正打算干什么等,此為監聽者角色;管理者還起著向組織成員傳遞信息的通道作用,即扮演傳播者的角色;當他們代表組織向外界表態時,管理者是在扮演談判者的角色。

向組織工會時,斯特德催促格洛,“修改退休金計劃,最好明天就開始。”

下午6:57從士麥拿回來,斯特德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接到公司總法律顧問庫茨沃期基的電話,他在電話中說,上次董事會議以來的備忘錄將通過快遞的方式送到各位董事手中,使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審閱材料,為下周在多倫多市召開的董事會議作準備。

評析:斯特德是一名出色的管理者,他知道自己作為管理者應該做些什么,應該扮演什么角色,在他的一天的工作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角色都在圍繞著人際關系一信息傳遞一決策制定這三個角色的轉換。

專題學習:大小企業管理者的角色差異小王是一家規模不大的公司的總經理,他一直都在想怎么做好自己的工作,于是看了很多書以后,他有意地模仿許多知名的經理人的一些做法,但往往事與愿違,他沒有時間去做一些戰略中的規劃,卻經常處理一些瑣碎的小事,這難道是他的工作沒有盡力或不稱職嗎?

評析:許多的研究都表明,管理角色的重要性在大小兩類企業中顯著不同。小企業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是發言人,他們要花大量的時間處理外部事務,如接待消費者,尋求新的生意機會以及促進變革。相反,大企業的管理者主要關心的是企業的內部事務,如怎樣在組織單位內分配現有的資源等。企業家的角色對于大企業的管理者來說處于相對次要的地位。

與大企業的管理者相比,小企業管理者更可能是一個多面手。他的工作綜合了大公司總裁的活動和第一線監工的日復一日的活動。不僅如此,在大企業管理者是結構化和正規化的工作,而在小企業管理者往往是非正規性的,計劃不太可能是一種仔細協調的過程,組織結構的設計也不那么復雜,控制則更多地依靠巡視,而不像大企業那樣依靠復雜的計算機化的監視系統。

基本功3

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者在千變萬化的復雜環境中必須使自己的管理工作卓有成效。而管理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者是否具備了其應該具備的基本管理技能,這些技能包括技術技能、人事技能和觀念技能,即THC技能。

技術技能(TechnicaISkill),即T技能。

它是指正確地掌握了從事一項工作所需的技術和方法。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掌握專業技術,如制造車間主任必須懂得各種機器設備的操作技術,人事測評中心主任必須懂得人員功能的測評技術。

二是掌握工作方法和程序,如辦公室主任必須懂得收文和發文程序,市場部部長應該掌握各種營銷方法。

三是熟悉工作制度和政策,如財務處處長必須懂得會計制度和財務規定,人事處處長應該熟悉人事制度和人事政策。

多數技術技能可以在學校教育和工作培訓中獲得,但惟有工作實踐才能提高技術技能的熟練程度。

人事技能(Human Skill),即H技能。

它是指在工作中與人打交道的技能。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一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主要指協調技能和溝通技能)。管理者處于組織結構網絡的網結上,與上(上級)、下(下級)、左右(平級)的人發生著聯系,有時還要與組織外部的人發生聯系(尤其是高層管理者)。嫻熟地運用人事技能處理與這些人的關系,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和真誠的合作態度,管理工作則會事半功倍。

二是識人用人的技能。管理就是通過他人的努力達成組織的目標,因此管理者必須深入地了解他人,用人所長,避人所短,而要做到這些,管理者必須有一套高超的識人用人技能。

三是評價激勵技能。一般而言,組織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會自發產生,需要管理者給予激發,因此管理者應該掌握現代評價和激勵方法,以便客觀公正地評價他人并給予激勵。人事技能可以在學校教育和管理實踐中獲得。

觀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即C技能。

它是指對事物的洞察、判斷和概括技能。它最難以表述,但卻是最重要的。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預測技能。組織及其環境處于不斷的變動中,管理者應密切注意組織內部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以及組織與環境的互動關系,預測各種因素在當前的微妙變化將對組織未來的發展構成哪些可能的影響。

二是判定技能。組織經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造成混亂的局面。管理者需要敏捷地從混亂而復雜的局面中辨別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迅速地判定問題的實質,以便采取對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柏乡县| 临安市| 炎陵县| 义马市| 威海市| 甘南县| 靖宇县| 霍州市| 栖霞市| 林甸县| 故城县| 怀柔区| 中卫市| 南川市| 延津县| 莫力| 聊城市| 五台县| 若羌县| 周口市| 赫章县| 江阴市| 日土县| 松滋市| 九龙坡区| 娄底市| 乌拉特中旗| 偃师市| 富民县| 林口县| 台南市| 曲沃县| 阜新市| 汝州市| 福州市| 泗洪县| 隆回县| 资溪县| 滨州市| 巴马|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