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說話應遵循的禮儀規(guī)矩(3)

一次,孫權(quán)又來到張昭家門口,高聲喊張昭的名字,張昭仍臥床不起。孫權(quán)派人燒他的門,本意是想逼張昭出來,但張昭卻讓人把窗戶也關(guān)上了。孫權(quán)一看,連忙讓人把火撲滅,自己一直在張昭的門前站著。

后來,經(jīng)過兒子的勸說,張昭終于露了面,孫權(quán)一看,非常高興,趕緊把他讓到自己車上,一路上自責不已,請張昭原諒。從此,君臣和好如初。

2.表示捐棄前嫌,希望得到幫助

1754年,華盛頓還是一位上校,率領(lǐng)部下駐守在亞歷山大市。有一次選舉弗吉尼亞議會議員時,一名叫威廉·佩思的人反對華盛頓所支持的候選人。

據(jù)說,華盛頓與佩思在關(guān)于選舉問題的某一點上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他說了一些冒犯佩思的話。佩思把華盛頓一拳打倒在地。華盛頓的部下馬上趕了過來,準備替他們的長官報仇。華盛頓當場予以阻止,并勸他們返回營地。

第二天一早,華盛頓給佩思送去一張便條,要求他盡快地到一家小酒店去。

佩思如約到來,他是準備來進行一場決斗的,令他感到驚奇的是,他看到的不是手槍而是酒杯。

“佩思先生,”華盛頓說,“犯錯誤乃人之常情,糾正錯誤是件光榮的事。我相信昨天我是不對的,你已經(jīng)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滿足。如果你認為到此可以解決的話,那么請握我的手——讓我們交朋友吧。”

從此以后,佩思便成了一個熱烈擁護華盛頓的人。

3.表示承擔責任,希望得到理解

20世紀50年代,民主德國總理來中國訪問,擬簽中德友好互助條約。按照國際慣例,公布要在雙方約定的時間同時進行。然而由于記者的疏忽,在條約未簽訂時,就提前發(fā)了消息。周恩來總理看到報紙,立即打電話向已到外地訪問的民主德國總理表示歉意。

當天下午他把有關(guān)領(lǐng)導和記者請到辦公室開會。在了解問題發(fā)生的經(jīng)過后,他說:“我只在國務會議上提醒記者暫不發(fā)表,卻沒在人大常委會上向記者交代,結(jié)果出了問題,這是我的疏忽?!比缓?,總理才對有關(guān)人員指出錯誤的性質(zhì)、影響,及各自應負的責任和教訓。周總理總理這種主動承擔責任的道歉方法,使民主德國總理很受感動,并表示諒解。

真正的道歉并不只是認錯,承認自己的言行破壞了彼此間的關(guān)系,而是要勇敢地為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通過道歉表示你對這個錯誤十分重視,并希望重歸于好,這樣不僅可以彌補破裂了的關(guān)系,而且還可以增進感情。

批評切忌沒完沒了

在我們與人溝通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缺點和過錯。有的人一經(jīng)提醒便可改正,有的人好像已經(jīng)根深蒂固?!敖馃o足赤,人無完人”。人生在世,孰能無過?若有過錯,即使有自知之明,不文過飾非,但對過失的性質(zhì)、危害、根源等分析反思,總不如眾多的旁觀者清。我們在生活中需要真誠的贊美,更需要善意的批評。贊美是鼓勵,批評是督促;贊美如陽光,批評如雨露。二者缺一不可。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我們發(fā)現(xiàn)別人的過失時,應該及時予以指正和批評,這是非常必要的。

父母從不批評孩子,是溺愛。

教師從不批評學生,是不負責任。

朋友之間只有恭維,從無批評,不是良朋益友,而是酒肉伙伴。

只會濫用廉價的表揚,從不敢開展批評的領(lǐng)導,更是處世圓滑、怕得罪人的平庸、無能之輩。在這樣的人所主管的部門、單位,必然壞人橫行,歪風無阻,紀律松散,人心渙散,工作、生產(chǎn)走下坡路。

俗話說:“打是疼,罵是愛,不管不問要變壞?!彪m然其原意是指如何教育孩子,但推而廣之,也說明了批評、監(jiān)督、鞭策是一種關(guān)懷、愛護。任你有多少缺點、錯誤,與你無親無故、毫無感情的人,只要不礙他的事,就只會漠不關(guān)心、不管不問。只有良師益友,才會抱著對你負責的態(tài)度,以直言相告。

批評是一種藝術(shù),其出發(fā)點在于如何讓對方虛心接受批評,讓對方更加正確地行事,同時也使自己的人際關(guān)系更加和諧。就此我們總結(jié)了一些經(jīng)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種批評如果反復進行,就會失去作用。有的人在批評他人時,總以為自己占了理,批評個沒完沒了。其實這是低下的批評方法。有經(jīng)驗的人在批評他人時,總是適可而止。批評別人時,每次可只提及一兩點,切勿“萬箭齊發(fā)”,讓人難以招架,否則大多會使對方難堪。批評的話不宜反反復復,一經(jīng)點明,對方已經(jīng)聽明白并表示考慮或有誠意接受,就不必再說下去了。如果只圖“嘴巴快活”,說個沒完,就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

批評他人時,切忌用諷刺、挖苦的言辭,比如“就你了不起”“你不就是……”等,因為這是一種輕視他人的態(tài)度,也是缺乏修養(yǎng)、沒有溝通風度的表現(xiàn)。有經(jīng)驗的溝通者,在批評他人時,會采用各種技巧提出事實、講道理,循循善誘,但不會用諷刺挖苦的言詞和粗話等有辱對方人格的方式。

贊美的方式

喜歡聽贊美似乎是人的一種天性。當來自社會、他人的贊美使其自尊心、榮譽感得到滿足時,人們便會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悅和鼓舞,并對贊美者產(chǎn)生親切感,這時彼此的心理距離就會因贊美而縮短、靠近,自然也就為交際成功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心理條件。

父母經(jīng)常贊美孩子,家庭氣氛和睦、歡樂,領(lǐng)導經(jīng)常贊美下級,職工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不斷被激發(fā)、被調(diào)動。贊美之于人心,如陽光之于萬物。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需要贊美,人人喜歡贊美。這絕不是虛榮心的表現(xiàn),而是渴求上進,尋求理解、支持與鼓勵的表現(xiàn)。愛聽贊美,出于人的自尊需要,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要。經(jīng)常聽到真誠的贊美,明白自身的價值獲得了社會的肯定,有助于增強自尊心、自信心。

特別是當交際雙方在認識上、立場上有分歧時,適當?shù)馁澝罆l(fā)生神奇的力量,它能鈍化矛盾,克服差異,促進理解,加速溝通。所以,善交際者每每運用贊美武器,為自己開路。

1973年2月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期間,由于尼克松沒有安排隨行的國務卿羅杰斯參加毛主席的會見,使羅杰斯十分惱火,因而打算對中美聯(lián)合公報的發(fā)表制造麻煩。周恩來總理知道這一情況后,主動去見羅杰斯。一見面,周總理就說:“國務卿先生,我受毛澤東主席的委托來看望你和各位先生,這次中美兩國打開大門,是得到羅杰斯先生主持的國務院的大力支持的,我尤其記得,當我們邀請貴國乒乓球隊訪華時,貴國駐日本使館就英明地開了綠燈,說明你們的外交官很有見地?!?

羅杰斯聽到贊揚十分高興,笑著說:“總理先生也是很英明的,我真佩服你想出邀請我國乒乓球隊的招,太漂亮了!”

一下子就將兩國疏遠的距離拉近了。這次交談使羅杰斯及其手下官員的氣消了大半,以至使中美聯(lián)合公報如期發(fā)表。這個事例再次證明,贊美是謀求交際成功的潤滑劑。

有的人吝惜贊美,很難賞賜別人一句贊美的話,他們不懂得,多正面引導,多表揚鼓勵,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一條規(guī)律。予人以真誠的贊美,體現(xiàn)了對人的尊重、期望與信任,并有助于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友誼,是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的好方法。人人皆有可贊美之處,只不過長處、優(yōu)點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隱有顯罷了。只要你細心,就隨時能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可贊美的“閃光點”。即使缺點較多或長期處于消極狀態(tài)的人,只要稍有改正缺點、要求上進的可喜苗頭,就應及時給予肯定、贊揚。但贊美也應注意以下幾點。

(1)贊美要真誠自然。真誠的贊美有純潔的動機,它不是為了謀求從對方得到什么才贊美??突f:“如果我們只圖從別人那里獲得什么,那我們就無法給人一些真誠的贊美,那也就無法真誠地給別人一些快樂?!?

(2)贊美別人要得體。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需要去稱贊別人。真誠的贊美,于人于己都有重要的意義。

對別人來說,他的優(yōu)點和長處,因為你的贊美顯得更加有光彩,他本人也由于你的稱贊而更加自信,更加奮發(fā)。對于自己來說,你得體地稱贊別人,表明了你已被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所吸引,并對所稱贊的事物充滿了向往。

一個經(jīng)常贊美孩子的母親,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快樂的家庭;一個經(jīng)常贊美學生的老師,一定會贏得全體學生對他無限的依賴;一個經(jīng)常贊美下級的領(lǐng)導者,在下級的心目中,一定是最有威望的。但這種贊美必須保證:一不失實,二很具體,三能適可而止。以此為基礎,才能發(fā)揮贊美的巨大魅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平县| 楚雄市| 临潭县| 栾城县| 万载县| 阿拉善左旗| 比如县| 盐池县| 平武县| 澄迈县| 比如县| 合肥市| 扶绥县| 句容市| 广东省| 宜都市| 运城市| 崇明县| 尼勒克县| 普安县| 永善县| 恭城| 宁乡县| 西充县| 洛扎县| 额尔古纳市| 揭东县| 清远市| 永州市| 望奎县| 西藏| 英吉沙县| 射洪县| 邯郸县| 桦南县| 三河市| 吉木乃县| 龙里县| 灌阳县| 象州县|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