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3月(4)
- 歷史上的今天(大全集)
- 牧之 孫良珠
- 4214字
- 2014-01-10 11:29:34
1960年3月21日,南非德蘭士瓦州沙佩維爾鎮的非洲人舉行大規模示威游行,反對南非殖民當局推行的種族歧視的“通行證法”,遭到南非殖民當局的鎮壓。有70余名非洲人被槍殺,240多人被打傷。該暴行激起了南非人民的極大憤怒,反對“通行證法”的斗爭迅速在全南非展開。為了消除不合理的種族歧視,紀念不屈的沙佩維爾黑人,1977年12月14日,聯合國通過了一項決議,決定把每年的3月21日定為“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
1990年3月21日非洲大陸最后一塊殖民地——納米比亞宣告獨立1990年3月21日晨零時,非洲大陸最后一塊殖民地納米比亞莊嚴宣告獨立。
零時鐘聲響后,在溫得和克體育場,一面由白窄條間隔的藍、紅、綠三色和一輪金色太陽圖案組成的納米比亞共和國國旗冉冉升起。當共和國的旗幟飄揚在體育場上空時,人群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3月22日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宣布取消帝制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接受帝位,改國號為“中華帝國”。接著,下令改民國五年為“洪憲元年”,準備于1916年元旦正式登基。可惜好夢不長,經過辛亥革命洗禮的人民決不允許帝制復辟,反袁、反日的愛國運動迅猛興起。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公開號召人們“乘時奮起”,把反袁斗爭進行到底。一向擁護袁世凱的進步黨也走上反袁道路。連北洋軍閥集團內部也明顯分化。沒等袁世凱黃袍加身,云南蔡鍔就發起護國運動,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
袁世凱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只得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1945年3月22日阿拉伯國家聯盟成立1944年9月,阿拉伯各國外長在埃及建議之下,于埃及亞歷山大港舉行會議,與會各國擬訂了《亞歷山大議定書》,決定成立阿拉伯國家聯盟。
1945年3月22日,敘利亞、約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埃及、也門(今阿拉伯也門共和國)七國代表在開羅舉行會議,與會代表簽訂了《阿拉伯國家聯盟公約》(又稱《阿拉伯聯盟憲章》),正式宣告聯盟成立。
1950年5月又簽訂了《阿拉伯聯盟國家聯合防御和經濟合作條約》。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宗旨是: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緊密合作關系,協調彼此間的政治活動,捍衛獨立和主權,全面考慮阿拉伯國家事務和利益等。到1977年底,阿爾及利亞、巴林、科威特、利比亞、摩洛哥、卡塔爾、蘇丹、突尼斯、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索馬里、毛里塔尼亞、吉布提等國也先后加入聯盟。此外,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共22個成員國(或組織)也是它的一個成員。阿拉伯國家聯盟的領導機構分為理事會,由各國政府與巴勒斯坦的代表組成,并有常設秘書處處理日常事務。理事會是阿最高機構,它的決議是對投贊成票的成員國有約束力。理事會下設十四個委員會,還有阿拉伯聯合軍事指揮部等機構。
1978年3月,理事會舉行第六十次會議。每年的3月、9月召開例會,非常會議可隨時應成員國要求召開。
從1964年開始,阿拉伯聯盟就一致決定:聯盟不定期舉行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以作為最高會議。
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設在埃及首都開羅。由于埃及同以色列簽訂了和約。1979年3月下旬在巴格達舉行的阿拉伯國家外長和經濟部長會議決定對埃及實行制裁,暫停埃及的阿盟成員資格,把總部遷到突尼斯。
在這之前,埃及也已凍結自己在阿盟的活動。
1993益3月22日世界水日
第4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第193號決議說,考慮到雖然一切社會和經濟活動都極大地依賴于淡水的供應量和質量,但人們并未普遍認識到水資源計劃對提高經濟生產力、改善社會福利所起的作用;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許多國家將很快陷入缺水的困境,經濟發展將受到限制;推動水的保護和持續性管理需要地方一級、全國一級、地區間、國際間的公眾意識。
因此,大會決定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21世紀行動議程》第18章中所提出的建議,從1993年開始,確立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1996年3月22日美國女宇航員露西德進入太空1996年3月22日,美國女宇航員、生物化學家香農·露西德(當時已53歲),乘坐“亞特蘭蒂斯”號宇宙飛船,在“和平”號太空站同兩名俄羅斯宇航員一起從事研究工作。她在那里生活了188天,同年9月26日返航。這次是她第四次飛行(1985年第一次飛行)。她已累積了223天的太空飛行記錄。
露西德,1943年1月生于上海,父親是美國傳教士。她自幼就夢想當火箭科學家。
1978年才考入美國航天局,成為美國第一批6名宇航員中的一員。
3月23日
1927年3月23日“安慶慘案”
蔣介石盤踞南昌以后,為了得到帝國主義和買辦階級的支持,制造了一系列反革命事件。
1927年3月,蔣介石竄到安慶,組織了所謂的“安徽總工會”,并四處收買敢死隊。
3月23日,蔣介石命令收買的地痞、流氓去搗毀國民黨左派領導的安徽省國民黨黨部、安慶市國民黨黨部和共產黨領導的總工會、省農會、市婦女協會等革命團體,他們將文件、什物一搶而空,并打傷職員和省代表大會代表等數十人,重傷多人,制造了“安慶慘案”。
1970年3月23日柬埔寨民族統一陣線成立1970年3月23日,柬埔寨民族統一陣線在北京宣布成立。
由于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在執政期間始終奉行親中、親北越的政策,因而遭到國內親美派的反對。
1970年3月18日,在美國策動下,柬埔寨朗諾·施里瑪達集團趁西哈努克在國外訪問之機發動政變,廢黜西哈努克親王的國家元首職務,代之以“柬埔寨救亡政府”。
5月5日,由西哈努克擔任主席的柬埔寨民族統一陣線宣布其政治綱領,指出總目標為“實現最廣泛的民族團結,以反對美帝國主義者的種種陰謀和侵略,推翻以朗諾·施里瑪達為首的美帝國主義走狗的獨裁統治,捍衛民族獨立、和平、中立、主權和現有邊界的領土完整,建設一個人民的、自由的、民主的政權,進而按照我國人民的深切愿望,建設一個繁榮的柬埔寨”。
該陣線領導柬埔寨人民斗爭直到1975年4月全國解放。
一句話歷史
1998年3月23日中國發售首批證券投資基金1998年3月23日,人們期待已久的證券投資基金浮出水面,開元證券投資基金和金泰證券投資基金在證交所公開上網發行。
3月24日
1896年3月24日俄國波波夫表演無線電通信成功1870年后,工業革命進入了一個新時期。自然科學的新發現迅速地應用到工業上,大大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1844年,美國摩爾斯在美國華盛頓和巴爾摩之間的試拍有線電報成功。
1895年,俄國發明家波波夫制成無線電接收機。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成功地進行了250米遠的無線電報通信表演。次年春天,距離擴展到640米,夏天電報通信距離又擴大到5公里。
波波夫進行無線電通信,為遠距離提供迅速信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927年3月24日“南京慘案”發生,國民黨政府卻向屠殺者道歉、賠款1927年3月24日,北伐軍第二、六軍擊潰直、魯聯軍,占領南京。美、英帝國主義借口“保護”僑民,用軍艦炮擊南京軍民,死傷兩千多人,“南京慘案”發生。國民黨政府卻于1928年3月30日,就“南京事件”向美、英帝國主義道歉、賠款,并以槍殺中國人“謝罪”。
隨后與英、法、意達成同樣協議。
1949年3月24日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49年3月24日至4月3日,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出席代表500多人。董必武代表中共中央致詞,蔡暢致開幕詞,雷潔瓊致閉幕詞。鄧穎超作了關于《中國婦女運動的方針任務》的報告,李德全作《國民黨統治區民主婦女運動》的報告,蔡暢作《世界民主婦女運動的現狀及其任務》的報告。
大會正式宣布成立中國婦女群眾組織的最高領導機構——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選舉產生了全國婦聯執行委員會。
在全國婦聯一屆一次執委會上,何香凝被推選為全國婦聯名譽主席,選舉蔡暢為全國婦聯主席,鄧穎超、李德全、許廣平為全國婦聯副主席。
1980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命名“經濟特區”
19180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在廣州召開廣東、福建兩省會議,正式將“出口特區”定名為“經濟特區”。
3月25日
1901年3月25日保衛托爾斯泰
1900年春夏,托爾斯泰寫了《愛國主義與政府》《我們時代的奴役》兩篇文章,對沙俄反動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罪惡進行猛烈抨擊。7月,又撰《不許殺人》一文,抗議包括沙俄在內的八。國聯軍屠殺中國人民的罪行,加上他的《復活》等小說對專制政權與教會作了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使沙皇政府大為震怒。過了半年左右,蓄謀已久的反動派便開始對他進行報復。為了打擊他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1901年2月24日,俄國最高的教會機關——宗教院公布了開除托爾斯泰教籍的決議。可是,沙皇把托爾斯泰革出教門的迫害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全國各地激起了抗議的浪潮。宗教院決議公布的當天,莫斯科就有幾千名大學生和工人集會,高呼“托爾斯泰萬歲”、“向偉大致敬”等口號,并出現了無數諷刺反動當局的匿名詩。人們通過寫信、派代表團、發表演說、打電報、獻花等辦法,向托爾斯泰表示慰問和支持。
3月25日,彼得堡陳列館舉辦了
一個巡回展覽會。展品中有一幅著名畫家列賓畫的《托爾斯泰像》。參觀的人們在這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畫像旁邊綴滿了一朵朵絢麗的鮮花。一些激進的大學生站在畫像前向觀眾發表演說。聽眾中不時爆發出“托爾斯泰萬歲”的歡呼聲,最后還向托爾斯泰本人發了“致敬電”,電文上有將近400人簽了名。展覽會幾乎辦成了歌頌托爾斯泰,譴責反動專制政府的一次政治斗爭的宣傳鼓動站。
事情發生后,政府立即下令撤除托爾斯泰的肖像,這一不得人心的做法猶如在群眾的怒火上再澆一桶油。俄國各族人民在全國各地紛紛起來聲援托爾斯泰及其支持者,抗議沙皇政府日益加劇的迫害政策。同時,把托爾斯泰革出教門這件事在全世界引起強烈反響,從世界各地寄給沙皇的抗議信與給托爾斯泰的慰問信紛至沓來。沙俄政府原本企圖壓制托爾斯泰,縮小他在文化界的影響,不料其影響更加增大,名聲越過了國界線,飛越了高山大洋,傳遍全世界了。
一句話歷史
1999年3月25日我國第一頭轉基因牛誕生1999年3月25日,記者從中國工程院轉基因動物和醫藥產業討論會獲悉,上海醫學遺傳研究所自1998年成功地培育出轉基因羊之后,1999年初又成功地培育出我國首例轉基因試管牛。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飛船發射成功并進入預定軌道北京時間2002年3月25日晚上10時15分,我國研制的“神舟”三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并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