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3月(2)

1998年3月7日世界第一條主要用于互聯網傳輸的海底電纜開通1998年3月7日,世界第一條主要進行互聯網信息傳輸服務,橫跨大西洋海底的通信電纜提前正式開通。這條電纜連接倫敦和紐約,信息傳輸速率每秒達300億比特,相當于同時傳送50萬路電話。

3月8日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勞動婦女罷工游行,國際勞動婦女節依此設立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的勞動婦女和全國紡織服裝工業的女工舉行罷工游行,要求增加工資,實行8小時工作制和擁有選舉權。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婦女的游行示威。這一舉動得到美國和世界各國勞動婦女的熱烈支持和響應。

1910年8月,第二屆國際社會主義婦聯大會在哥本哈根舉行。會上德國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家、國際婦女書記處書記克拉拉·蔡特金倡議,以每年的3月8日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節,以此團結和動員全世界廣大勞動婦女反對戰爭,反對壓迫,爭取自身解放。倡議獲得一致通過。從1911年起,勞動婦女每年都在3月8日紀念自己的節日。

中國婦女第一次舉行“三八”節紀念活動是在1924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州勞動婦女舉行紀念會和游行。會議由我國婦女運動的先驅何香凝主持,會上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保護婦女兒童”的口號。這次活動顯示了中國勞動婦女的覺醒和力量。

1917年3月8日俄國二月革命爆發

1917年1月,俄國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罷工示威,紀念1905年的“流血星期日”。首都彼得格勒工人響應布爾什維克的號召,舉行罷工和示威游行,他們高呼“打倒戰爭!”“共和國萬歲!”。這次行動成為二月革命的前奏。

3月8日(俄歷2月23日)是“三八”國際婦女節,彼得格勒50家工廠約13萬男女工人舉行罷工和游行,拉開了二月革命的序幕。第二天,參加罷工示威的群眾增加到20萬。

1952年3月8日人類第一次成功地使用機械心臟1952年3月8日,美國賓夕法尼亞醫院在費城宣布:人類首次將機械心臟成功地安裝在患者身上。盡管這位41歲的鋼鐵工人皮特·迪林已經死去,但該裝置運轉正常,是成功的,他的死因與使用機械心臟無關。該裝置使迪林的生命維持了80分鐘。參加手術的人員來自3家醫院,該裝置是對1932年德貝基博士研制的泵式心臟的改進,它被看作是朝著整個人造心臟這一目標邁進的第一步。

3月9日

1918年3月9日協約國開始武裝干涉蘇俄1918年3月9日,協約國開始武裝干涉蘇俄。

1918年3月3日,蘇俄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和約》后,退出了帝國主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3月9日,第一批英國陸戰隊就以履行盟國職責,防止德國艦隊入侵為由,在蘇俄北方重鎮摩爾曼斯克登陸。法、美、意的軍隊也接踵而來。

8月,協約國軍隊侵占了阿爾漢格爾斯克。

日本以保護僑民為名于4月5日出兵占領海參葳。8月,美軍也在該地登陸。德國軍隊則占領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和烏克蘭。這時外國干涉軍尚未公開打出顛覆蘇維埃政權的旗號,沒有向蘇俄中心地區進攻。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協約國加緊了武裝干涉,于1919年-1920年先后利用高爾察克、鄧尼金等白衛軍隊組織了對蘇維埃政權的進攻,均遭失敗。1922年10月,外國干涉軍全部被逐出蘇俄領土。

1945年3月9日日本東京大轟炸

1944年11月至1945年8月,美國空軍對日本98座城市實行戰略轟炸,共出動B-29轟炸機3.3萬架次,投彈16萬噸,炸死23萬人,炸傷35萬人。全日本24%的房屋變成廢墟,1600架飛機被摧毀。1650艘船艦被擊沉擊傷。東京是受常規炸彈破壞最嚴重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受常規轟炸死亡人數最多的城市。僅1945年的三次轟炸就造成死亡14萬人,焚毀全城50%以上的房屋,使100多萬人無家可歸。

1945年3月9日夜間,334架B-29從關島直撲東京,實行輪番掃地式的轟炸,投下2000余噸燃燒彈,市中心41平方公里被夷為平地,26.7萬幢建筑物付之一炬,共炸死燒死83793人(實際死亡可能超過9萬人),超過1923年9月1日東京大地震的死亡數(7.3萬人);另有10萬人被燒成重傷,100萬人無家可歸。

5月9日夜間,300多架B-29轟炸機再次“光臨”東京,每架攜帶6噸燃燒彈,沿東京東隅田河低空飛行,輪番轟擊兩個半小時,炸彈全部扔在居民密集區。56平方公里地面上的一切徹底燒光。飛機在250公里外的太平洋上仍可看到沖天火光。有幾處大火延燒4天方熄。幾萬死難者都是因為燃燒耗盡氧氣而窒息死亡。

尤以低洼區最為悲慘,著火、缺氧者爭相跳入河中求生,結果隅田河漂滿如木炭一樣黑的尸體。人們爭相躲人堅固的明治座劇院,院內窒息而死的尸體互疊有2米之高。當時日本本土空軍和防空軍已被摧毀,美國飛機如入無人之境;再加留京的政府醫務人員僅剩9名醫生、11名護士,完全喪失了救護能力。

5月26日,500架B-29再來一次“掃尾”,往北部、西部居民區投下4000噸燃燒彈。

燃油引起的大火自天而降,高樓飄浮在火海之中。從此東京成了“死城”,再也沒有多少好房子和健康的人可炸了,已經失去了轟炸的價值。

3月10日

1876年3月10日貝爾發明電話

電話的發明者叫貝爾。他原是蘇格蘭人,生于1847年。24歲時移居美國,不久加入美國籍。1873年他已是波士頓大學語言生理學的教授。一次,他企圖通過一根電報線來同時傳遞幾個信息。他的設想得到了妻子梅布爾·哈伯德與岳父的支持。梅布爾是聾子,。以前是貝爾的學生。她父親較富有,為女婿的科學試驗慷慨解囊,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

貝爾的不少朋友希望他鉆研電報術,但發明家不以為然。他心里唯一惦記的事,就是要完成傳遞人聲的工作。他先試制成“諧和電報”——在一根導線上連接由帶電蘆葦組成的兩個豎琴模樣的集合。每根蘆葦在導線的那一頭都有同頻率的對應者。貝爾把兩個“豎琴”掛在磁性薄膜上。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種裝置。

有一天,貝爾的助手托馬斯·沃森擺弄夾住了的蘆葦,而貝爾卻從導線上聽到了鄰室傳來的撥動的弦音。他記下了事實,從而進一步試驗。試驗過程中,貝爾遇到不少困難。但他是個虛心好學的人,因而在向別人求教時,得到過一些著名科學家的指導與幫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約瑟夫·亨利、愛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貝爾通過送話機喊道:“沃森先生,請過來!我有事找你!”

在實驗室里的沃森助手聽到召喚,像發瘋一樣,躍出實驗室,奔向貝爾喊話的寢室。

他一路大叫著:“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

這樣,人類有了最初的電話,揭開了一頁嶄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電話發出的新聞電訊稿被發送到波士頓《世界報》,標志著電話為公眾所采用。1878年,貝爾電話公司正式成立。

一句話歷史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

1988年3月10日我國第一個試管嬰兒誕生1988年3月10日,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成動進行接生手術。

3月11日

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下令勸禁纏足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令內務部通飭各省勸禁纏足。

令文說:夫將欲圖國力之堅強,必先圖國民體力之發達。至纏足一事,殘毀肢體,阻閼血脈,害雖加于一人,病實施于子孫,生理所證,豈得云誣?至因纏足之故,動作竭蹶,深居簡出,教育莫施,世事罔問,遑能獨立謀生,共服世務?以上二者,特其大端,若他弊害,更仆難數。曩者仁人志士嘗有天足會之設,開通者已見解除,固陋者猶執成見。當此除舊布新之際,此等惡俗,尢其先事革除,以培國本。為此令仰該部速行通飭各省,一體勸禁,其有故違禁令者,予其家屬以相當之罰。

1974年3月11日陜西臨潼農民發現秦始皇兵馬俑1974年3月11日,陜西省臨潼縣農民在秦始皇陵園東側1公里處打井時,發現秦陶俑殘片及銅鏃、弩機等。

1974年7月,陜西省文物考古部門組織考古隊開始對該地進行勘察和清理。先后發現4個兵馬俑坑,總面積為25380平方米,屬于秦始皇陵園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此規模的隨葬人俑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與考古價值。

目前已發掘了3號坑的全部和1號坑、2號坑的一小部分,4號坑是未建成就廢棄的空坑。據發掘部分可知,1號坑是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闊9間,四周環繞回廊、四邊各有5個門道的地下大廳。2號坑呈曲尺形,分成各自獨立又互有聯系的4個部分。

3號坑呈凹字形,是3個廂房相通的建筑。各坑內均布滿大量兵馬俑。一號坑發掘部分只占全坑面積的七分之一,出土木質戰車8乘,各類武士俑1087件。

這些兵馬俑排列有序,隊形整齊,組成前鋒、左右兩翼及中部車與步兵排成主陣的龐大陣容。出土兵器多是實用的青銅兵器,個別的為鐵器。種類有戈、矛、戟、鈹以及弓弩、銅鏃等。前鋒和兩翼步兵俑手中多持弓弩,主陣中步兵俑則是弓弩和長兵器配合使用。戰車上配備有遠射的弓箭和格斗的戈、矛、短劍等。許多陶俑身上都雕塑出皮甲,有的則是金屬鎧甲的模擬物。

兵馬俑的大小高矮都與真人真馬相似。陶俑的雕塑是根據不同身分、不同年齡來設計的,面容神態各異。陶馬形象準確生動,比例適度,體現出靜中寓動的藝術效果。秦兵馬俑的發現,對研究秦代軍隊編制、武器裝備、作戰方式以及后吏服飾、雕塑藝術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銅車馬表明我國當時的冶煉技術領先于其他國家。

1978年3月11日國家投巨資興建寶鋼1978年3月11日,國務院同意國家計委、建委、經委、上海市、冶金部《關于上海新建鋼鐵廠的廠址選擇、建設規模和有關問題的請示報告》,決定從日本引進成套設備,在上海寶山縣新建鋼鐵廠。

寶山鋼鐵公司廠區占地11.11平方公里,由焦化、煉鐵、煉鋼、初軋、鋼管等5個主要生產廠及自備電廠、能源中心、水運碼頭、中央機修等輔助設施組成。1978年12月開始建設,分兩期進行。1985年9月一期工程建成投產,1991年全部工程建成。1998年4月,寶鋼三期工程重要項目寶鋼三號燒結、原料相關系統工程熱負荷試車成功,標志著寶鋼成為國內產量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燒結企業。寶山鋼鐵集團在1994年中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評價中名列第5名。

3月12日

1782年3月12日《四庫全書》編成《四庫全書》由清乾隆時官修永瑢領銜編撰,紀昀擔任總纂官。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開設四庫館,四庫館員先后總計達4186人。歷時10年,所輯的書籍按照經、史、子、集四部排列,共收書3457種。79070卷(文津閣本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亦有收書3461種,79309卷之記載);另有存目書6766種,93556卷。

第一部《四庫全書》于1782年3月12日(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繕寫告成。后又繕寫了6部,分儲在紫禁城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盛京文淵閣、避暑山莊文津閣、鎮江文宗閣、揚州文匯閣和杭州文瀾閣,另有副本一部藏于北京翰林院。

全書包羅宏大,豐富浩翰,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文化遺產的總匯。然而在編書過程中,根據統治階級的需要對不少書的內容作了刪改,還下令查禁、銷毀了“悖逆”、“違礙”

的書籍近3000多種,六、七萬卷以上,其數量幾乎與《四庫全書》所收書數目相等。

1979年3月12日我國重新恢復植樹節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通過決議,正式確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全國各族人民在植樹節前后,展開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

我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就有在清明前后植樹的習俗。遠在春秋時代就有獎勵植樹的記載。我國正式規定植樹節是在1915年。1928年4月,又通令全國將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3月13日

1781年3月13BO英國天文學家赫歇耳發現天王星1781年3月13日,英國天文學家F-W.赫歇耳在其妹C-L.赫歇耳的協助下,用自制的望遠鏡在作巡天觀測時,發現了天王星。英國皇家學會為此授予他科普利獎章,并推舉他為會員……1930年3月13日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1930年3月13日,美國天文學家湯博宣布根據其他天文學家的預測,他發現冥王星。

1947年3月13日延安保衛戰開始

國民黨為了攻占延安,摧毀中共黨、政、軍指揮中樞的目的,在西北地區集結了34個旅25萬多的兵力。中國共產黨根據敵我態勢決定:先誘敵深人,適時放棄延安,在延安以北的山區創造戰機,逐步消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

1947年3月13日,國民黨軍南線部隊開始從宜川、洛川分兩路向延安發動天上、地下的進攻。我西北野戰軍則組織運動防御,遲滯、消耗國民黨軍,掩護指揮中樞轉移。到3月18日,中共各機關已轉移完畢,西北野戰軍主動在3月10日撤出延安。

國民黨軍占領延安后,卻遭到西北野戰軍的不斷襲擾、周旋,國民黨軍疲于奔命,磨得缺糧斷灶。趁此機會,西北野戰軍再集中優勢兵力,伺機各個殲滅。

由于延安保衛戰戰術運用得當,國民黨軍損傷慘重,連中共指揮中樞的毫毛都未能碰到。

3月14日

1917年3月14日中國與德國斷交,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3月14日,北京政府布告:自即日起對德國正式斷絕外交關系,同時宣布收回天津、漢口德租界,停付對德賠款與欠款。這一決定是經參眾兩院投票作出的。國會中的研究系追隨段祺瑞,主張絕對“加入”。

3月7日,梁啟超給段祺瑞的信中說,對德國“早絕一日,則德人及國內搗亂分子即少一部分活動余地”。

商榷系各派雖多持反對參戰態度,但各派反對段內閣對德方針的程度又有所不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水县| 灵石县| 略阳县| 商南县| 临汾市| 胶州市| 桐梓县| 梧州市| 富川| 潞城市| 石楼县| 赤城县| 吉木乃县| 云龙县| 凤山县| 上思县| 镶黄旗| 黎平县| 惠东县| 五河县| 利津县| 台南市| 屏山县| 翼城县| 绥阳县| 延吉市| 邹城市| 济宁市| 景宁| 抚松县| 马边| 连城县| 巍山| 全椒县| 南雄市| 临洮县| 万年县| 桃园市| 孟州市| 文化| 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