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國學·孟子
- 蕭史
- 472字
- 2020-05-22 15:28:04
苛政猛于虎
原文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孟子·梁惠王上》

山東曲阜衍圣公府藏明人繪孔子畫像
釋義
廚房里有肥肉,馬廄里有壯馬,而百姓卻面有饑色,田野里躺著死人,這就和官員帶著野獸來吃人一樣。獸類自相殘殺,人們尚且感到厭惡。可是現在,作為百姓的父母官,管理政事時卻不能避免類似于野獸吃人的現象,怎么能算得上是百姓的父母官呢?
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和弟子們有一次路過泰山腳下,看到一個婦女坐在墳前哭泣。孔子讓子路去問問婦女為什么哭泣。婦女回答說:“從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后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如今我的兒子又被老虎吃掉,這讓我痛不欲生!”
孔子感到很奇怪,問她:“既然這里常有老虎傷人,你們為什么不離開呢?”婦女回答道:“這里雖然荒僻,且有老虎傷人,卻沒有苛捐雜稅和繁重的徭(yáo)役,所以我們不想搬走!”
孔子聽后,感慨地對弟子們說:“你們記住,苛政比老虎還要兇狠哪!”

清刻本《孔子圣跡圖》之《泰山問政》,描繪孔子路過泰山,婦女哭訴苛政猛于虎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