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滅吳
原文
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釋義
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也用不完,那么百姓對養活生者、安葬死者就沒有什么不滿。百姓對養活生者、安葬死者沒有什么不滿,這就是王道的開始。
故事
春秋時期,越國在和吳國的爭霸中戰敗,越王勾踐投降,作為人質到吳國去服役,兩年后回到越國。
勾踐向百姓檢討自己的過失,制定了鼓勵生育、輕徭(yáo)薄賦的政策。社會上的孤寡老人、貧困無依者都由官府收養,賢能之士則由國家供給住房和糧食。勾踐還用船裝滿糧食和酒肉到各地巡視,慰問漂流在外的年輕人,同時親自參加農業勞動。他十年不向百姓征收賦稅,從而使每家都儲有三年的口糧。在勾踐的苦心經營下,越國的實力不斷增強。后來,趁吳王夫差(chāi)北上爭霸之際,勾踐發兵滅掉吳國。

清繡像本《東周列國志》插圖《滅夫差越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