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國學·弟子規
- 蕭史
- 420字
- 2020-05-22 15:28:41
重義輕財
原文
財物輕,怨何生?
言語忍,忿自泯。
釋義
不貪圖財物,兄弟之間怎么會產生怨恨?言語上互相忍讓,憤恨自然就消除了。
故事
卜式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賢士,他對自己的弟弟很友好,照顧得很周到。父母去世后,兄弟倆分家,卜式把家中的財產都讓給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只羊。十幾年后,羊群繁殖到上千只,他買了房屋,置辦了土地,成為當地有名的富戶。而這時弟弟因經營不善而破產,卜式便把自己的財產分了一半給弟弟。卜式不僅不貪圖財物,而且為了照顧弟弟,還把自己的財產分給弟弟,這一行為感動了當時的人,大家都說他是個重親情、不愛財的君子。

明陳洪綬繪《博古葉子》中的卜式畫像,描繪卜式牧羊的場景
不僅關愛家人,卜式還十分愛國。當時,由于漢朝與匈奴連年作戰,耗費了大量錢財,致使國庫空虛。為此,卜式上書漢武帝,表示愿意捐出自己的一半家產資助朝廷。漢武帝知道此事后,多次贊賞他重義輕財的品行。

清末民初馬駘繪《古今人物畫譜》之《卜式助邊》,講述卜式無私把財產捐獻給朝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