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自序:但求夫子一哂之

孔子會不會笑?如果夫子會笑,他的音容笑貌又如何?大概《論語》專家和孔子尊崇者很少想到這個有趣話題。

孔子是性情中人,他有發怒的時候,罵宰予晝寢,“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公冶長篇》)罵冉有為季氏聚斂而附益之:“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先進篇》)

孔子也有悲哀的時間,他見衛靈公夫人南子,遭弟子子路誤解,居然向子路“矢之曰”(《雍也篇》);遭長沮、桀溺兩個耕種者消遣,痛心“憮然曰”(《微子篇》);顏淵死,孔子更是“哭之慟”(《先進篇》)。

有怒有哀的人,自然也會有喜有樂。

孔子曾說君子人的條件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威而不猛”這個不猛的“威”,自然不是“威嚴”,而是“威儀”,有威儀的人會端正自己的衣冠,尊重自己的動靜觀瞻,使人敬畏(“畏”非害怕)。

也大概就是注重自己威儀的緣故吧,《論語》記載的孔子樂多于喜。

《論語》的樂大都是樂在心中。《學而篇》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雍也篇》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先進篇》孔子見閔子騫、子路、冉有、子貢幾個成材弟子侍候一旁,就是“子樂”。

喜形于色的文字,《論語》只見兩處,一是孔子往武城,看看在武城當宰官的弟子子游,聽到弦歌聲,高興起來就開了子游一個小玩笑:“割雞焉用牛刀?”(《陽貨篇》)孔子這發自內心,同時也形諸于色的喜樂,出現了孔子難得一見的笑容——“莞爾而笑”。

“莞”,《說文解字》稱是一種可以作席子的草,這種草莖向上舒展,“莞爾而笑”雖然不見得是開懷大笑或心花怒放,但也不會只是“小笑貌”。

孔子的“小笑”應該是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時,夫子要四位弟子各說自己愿望,子路率爾而對的“夫子哂之”(《先進篇》)。

“哂”音shěn,露齒而笑。孔子何以對子路“哂之”呢?因為子路把自己的能力吹得太大了,他說:“如果有個千乘之國,遭大國脅迫,外有強國軍隊侵伐,內又鬧饑荒,讓我治理,等到三年,可使人民見義必為,且知行事之方。”(原文: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孔子在《子路篇》說自己的能力:“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期月”是一年歲月,孔子自認如果有人用他治國,約略一年有成效,三年有小成就。子路這一自許,比做老師的孔子還賢能,孔子不由得露齒淺笑。

我之所以淺談孔子的音容笑貌,是四十多年來,不時出現我腦海中的一個想法。

1971年,我跟前清禮親王代善裔孫愛新覺羅·毓鋆老師讀經書。老師和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同年生,六歲成為溥儀在毓慶宮的伴讀,受學的老師有太傅陳寶琛,以及當時的名儒羅振玉、王國維、陸潤庠、鄭孝胥、康有為等人。

老師在偽滿洲國當御前行走,類似溥儀的特助,1947年,繼張學良之后,被蔣介石安排來臺灣監管。只身在臺六十四年,創辦私塾“天德黌舍”(后來改為“奉元書院”),從《論語》講起。老師開課百余班,教讀弟子《論語》百余遍,他四歲就開始啟蒙,背《論語》,老師百年讀書、六十多年的講學中,《論語》大概讀過千遍以上。

我在2011年元月底與老師對桌而談,老師還說,他不解孔子何以那么聰明睿智,而我卻有個唐突的想法:如果孔子重生,他坐在一間不通風的地下室,聽讀過千遍《論語》的老師講《論語》,他的表情會是如何?

“莞爾而笑”就是我想象中的孔子表情。

老師跟我們上《論語》的第一天談“學”字,突然問說:“孔子重學,你們是學生,什么叫‘學生’?”我們沒人接話,老師正襟說:“學生就是要學如何撫慰蒼生,為蒼生謀!”我想孔子應該會點頭稱許。

老師強調讀古書要讀古人的智慧,要學古人智慧來啟發自己的智慧。讀書不要師承師說,照著走,要接著走。孔子是“圣之時者也”,老師有些話用今日語言解讀古文,十分親切,甚至更簡明通神。

讀《為政篇》: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老師解讀“先做再說”。

讀《子罕篇》: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老師說“事在人為”。

讀《公冶長篇》:“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于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老師嘆口氣說:“天下烏鴉一般黑,陳文子妄想找白烏鴉!”

《述而篇》孔子批評子路說:“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老師解讀得特別通神:“救生員是旱鴨子,死到臨頭還不知道,我不陪葬!”

我甚至認為,孔子聽老師說《論語》是“論道之語”、“結論之語”,孔子的表情可能比“莞爾而笑”更喜樂吧?

老師在2011年3月20日薨逝,高壽一百零六歲。憶春風之沐,懷化雨師恩。老師常說,一個人至少要讀懂一本書,我遵師命,用筆代讀,完成了《子曰論語》。

《論語》用字,出現最多的是“子”,達四三一次,其中專指孔子的有三百七十五次,《論語》首章的前面二字就是“子曰”。老師跟我說:“‘子曰’二字是‘我的老師說’,后人尊崇孔子,成為‘孔子說’。”

《子曰論語》這個書名,是個人的希望,希望解讀的《論語》既是老師所說的《論語》,也是孔子所說的《論語》,個人但求“夫子一哂之”。

孔子在《里仁篇》和《衛靈公篇》向兩位弟子曾參和子貢說“吾道一以貫之”,老師說《論語》和六經都是通貫的,要了悟六經,得從《論語》下手,要真正默識《論語》,先知曉六經。當然,《論語》之道更是一以貫之。

祈愿《子曰論語》能讓孔子一哂之,我依經解經,先以孔子之言,解孔子之語,以《論語》彼章印證《論語》此章,而許多師承師說的孔門弟子之言,也引孔子之言解說,以期通達孔子之學。

以《論語》《解讀》《論語》,我十分注意相關的史實史料,像季氏等三家專橫竊國柄,源于季氏先祖季友有功于魯國。孔子能夠周游列國,得力于時君求才若渴,諸國沖突緩和,游說之士不會被要求忠君,以及和向戎的“弭兵”之會有關。

《周易》、《尚書》、《禮記》當然是我解讀《論語》的主要經籍依據,而子書集中在《孟子》。

老師欽敬熊十力夫子,熊十力尊崇王夫之,我不免引用兩位夫子精辟訓義解讀《論語》。

老師說,《論語》的“人”和“民”不同,“人”是有位者,“民”是一般庶民;“君子”有些不能解讀“成德之人”,而是上位者、有位者;“小人”不是無德之人,而是一般百姓庶民;“而”有些當“能”字解。幾個字詞解讀不同,《子曰論語》呈顯大異程朱注解的風貌。程朱的注釋影響后學太大,我必須參照說明。

孔子在陳國懷念自己魯國的家鄉弟子,感嘆說:“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冶長篇》)個性疏狂的我,需要先進的裁剪,而個人有些補述小意見,就列在章末的“小子曰”。

《子曰論語》的印行,最遺憾的是不能恭呈老師點撥教正。我趕在老師作古這年的生日這天印行。

天德黌舍門下弟子許仁圖

敬識于2011年10月6日(夏歷九月初十)

【附記】

老師作古公祭后,我才著手撰寫《子曰論語》,僅只半年即成書印行。付梓時,有些惶恐,在臺版版權頁版次加了“試印本”;《子曰論語》發行后得到鼓勵,韓國成均館教授崔一凡隨即進行韓文翻譯,北京愛智達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預定2014年上半年出版簡體字版。惟恐釋義不正,對孔子不恭,對恩師不敬,且誤導讀友,自行校正,并略作刪補,以為定本。

品牌:愛智達人
上架時間:2018-11-28 18:09:22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本書數字版權由愛智達人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江县| 内丘县| 滦南县| 邯郸县| 宝丰县| 呼和浩特市| 东宁县| 广灵县| 开江县| 宿州市| 和田市| 庐江县| 云浮市| 怀柔区| 称多县| 武夷山市| 民乐县| 开鲁县| 济宁市| 工布江达县| 屯昌县| 澳门| 磐石市| 日土县| 和平县| 错那县| 西乡县| 凤城市| 石屏县| 扎囊县| 青河县| 辽宁省| 西峡县| 东源县| 柳州市| 福鼎市| 陵川县| 台南市| 肥乡县| 色达县|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