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辟塵巾

在蔡州,有軍將甲知回易,折欠數(shù)百萬,回至外縣,去州三百馀里。高方令錮身勘甲,憂迫,計無所出,其類因為設(shè)酒食開解之

坐客十馀,中有稱處士皇甫玄真者,衣白若鵝羽,貌甚都雅。眾皆有寬勉之辭,皇但微笑曰:“此亦小事。”眾散,乃獨留,謂甲曰:“予嘗游海東,獲二寶物,當為君解此難。”甲謝之,請具車馬,悉辭,行甚疾。

其晚至州,舍于店中,遂晨謁高。高一見,不覺敬之。因請高曰:“玄真此來,特從尚書乞甲性命。”高遽曰:“甲欠官錢,非私財,如何?”皇請避左右,言:“某于新羅獲一巾子,辟塵,欲獻此贖甲。”于懷中探出授高。高才執(zhí),已覺體中虛涼,驚曰:“此非人臣所有,且無價矣。甲之性命,恐不足酬也。”皇甫請試之。

翌日,因宴于郭外。時久旱,埃塵且甚,高顧視馬尾鬣及左右騶卒數(shù)人,并無纖塵。監(jiān)軍使覺k,問高:“何事尚書獨不沾塵坌l,豈遇異人,獲至寶乎?”高不敢隱。監(jiān)軍固求見處士m,高乃與俱往。監(jiān)軍戲曰:“道者獨知有尚書乎?更有何寶,顧得一觀。”皇甫具述救甲之意,且言藥出海東,今馀一針,力弱不及巾,可令一身無塵。監(jiān)軍拜請曰:“獲此足矣。”皇即于巾上抽與之。針,金色,大如布針。監(jiān)軍乃札于巾試之,驟于塵中,塵唯及馬鬃尾焉。高與監(jiān)軍日日禮謁n,將討其道要。一夕,忽失所在矣。(《器奇》)

【注】

① 高瑀(? —834):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歷陳、蔡二州刺史,入為太仆卿。太和初,授檢校左散騎常侍、許州刺史、忠武節(jié)度使。三年,加檢校工部尚書。六年,移授徐州刺史。征為刑部尚書,復(fù)授檢校右仆射、陳許蔡節(jié)度使。八年卒。《舊唐書》卷一六二、《新唐書》卷一七一有傳。蔡州:今河南汝南。 ② 軍將甲知回易:“甲”,原“田”,今據(jù)《太平廣記》卷四〇四引《酉陽雜俎》改。下同。回易:指經(jīng)營公廨,本錢交易取息。 ③ 錮身:以盤枷錮其身,是一種刑罰。勘:查問。 ④ 類:同類,同伙。因:于是。 ⑤ 處士:有德才而隱居不仕的人。皇甫玄真:九華山道士趙知微的弟子,學(xué)道十五年,黃白術(shù)得其要妙。于咸通十二年(871)入京寓玉芝觀,次年復(fù)歸九華,從此不復(fù)至京洛。事見《太平廣記》卷八五引《三水小牘》。 ⑥ 都雅:閑雅。 ⑦ 尚書:指高瑀。高為刑部尚書。 ⑧ 新羅:朝鮮半島古代國家,故地在今半島東南部。 ⑨ 郭:外城。 ⑩ 鬣(liè):馬頸上的長毛。騶卒:侍從的騎士。 k 監(jiān)軍使:唐時,為控制藩鎮(zhèn)節(jié)度使,派宦官為監(jiān)軍使,負責(zé)監(jiān)視刑賞,奏察違謬之事。 l 塵坌(bèn):塵土。 m 固:堅決。 n 禮謁:以禮謁見。

【評】

辟塵又稱卻塵,就是不沾灰塵。舊題南朝梁任昉所撰《述異記》卷上說有一種海獸,其角可以辟塵,“致之于座,塵埃不入”,名為卻塵犀。在唐人筆記小說中,還有卻塵褥、辟塵簪的記載。前者見蘇鶚《杜陽雜編》卷上,說元載寵姬薛瑤英有卻塵之褥,“其褥出自句麗國。一云是卻塵之獸毛所為也”。后者見康駢《劇談錄》卷下,說李德裕有暖金帶、辟塵簪,“皆稀世之寶”。這里說的“海獸”究竟是何物,未見有人考證,不知其詳。但以其角制成的飾物,以其毛織成的巾褥,看來在唐代是有的,而且來自今朝鮮半島。辟塵巾和辟塵針在當時肯定是寶物,皇甫玄真為了救人性命,自愿獻寶,當然是一種俠義行為,而節(jié)度使高瑀和監(jiān)軍使將寶物據(jù)為己有,則屬于徇私枉法的受賄行為。段成式記下此事,或許是出于奇貨共欣賞的心理,然而我們在賞玩之馀,也還看到其中的是是和非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佛坪县| 亚东县| 肥乡县| 崇左市| 昌都县| 诸暨市| 洛扎县| 裕民县| 三江| 如皋市| 兰考县| 玉林市| 廊坊市| 琼中| 临夏市| 高要市| 集贤县| 南昌县| 青阳县| 新竹市| 八宿县| 县级市| 丰都县| 满洲里市| 克山县| 延边| 隆安县| 建昌县| 密云县| 瓮安县| 无为县| 仪陇县| 黄龙县| 广丰县| 洛南县| 龙江县| 余庆县| 万载县| 赤水市| 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