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集卷三
陸操
魏使陸操至梁①,梁王座小輿②,使再拜③,遣中書舍人殷炅宣旨勞問④。至重云殿,引升殿,梁主著菩薩衣⑤,北面⑥。太子已下,皆菩薩衣,侍衛如法。操西向以次立⑦,其人悉西廂東面。一道人贊禮佛詞⑧,凡有三卷,其贊第三卷中稱為魏主、魏相高并南北二境士女⑨。禮佛訖,臺使與其群臣俱再拜矣⑩。(《貝編》)
【注】
① 陸操:字仲志,代(今山西大同)人。仕魏,以兼散騎常侍聘梁,使還,號廷尉卿,后徙御史中丞。天保中,卒于殿中尚書。《北史》卷二八有傳。 ② 梁王:指梁武帝蕭衍。小輿:輿車,王室用的輕車,小行幸乘之。 ③ 再拜:一種禮儀。拜了又拜,表示恭敬。 ④ 中書舍人:專掌起草詔敕兼轉呈臣下章奏。勞問:慰問。殷炅,本書《前集》卷一《禮異》作“殷靈”,諸史無傳,未詳孰是。 ⑤ 菩薩衣:僧服。按《魏書·蕭衍傳》:“衍每禮佛,舍其法服,著乾陀袈裟……其臣下奏表上書,亦稱衍為皇帝菩薩。” ⑥ 北面:面向北。 ⑦ 西向:坐西向東。 ⑧ 道人:僧人的別稱。贊禮:典禮時司儀唱讀儀式。 ⑨ 魏主:指北魏孝武帝元修。魏相高:指魏大丞相高歡。士女:泛指民眾。 ⑩ 臺使:謁者臺官員,掌賓贊、承旨傳旨、勞問等事。
【評】
在中國佛教史上,梁武帝蕭衍“佞佛”是出了名的。據《續高僧傳·慧約傳》記載,天監“十八年己亥,四月八日,天子發宏誓心,受菩薩戒。乃幸等覺殿,降雕玉輦,屈萬乘之尊,申在三之敬,暫屏袞服,恭受田衣,宣度凈儀,曲盡誠肅”,于時“大赦天下,率土同慶”。此后,他又在大通元年(527)、中大通元年(529)、中大同元年(546)、太清元年(547)四度“舍身”同泰寺為奴,皇太子以下內外百官“共斂珍寶而贖之”。他不僅自身持戒,也讓“王侯子弟,皆受佛戒”(《魏書·蕭衍傳》),甚至其臣下奏表上書,亦要稱之為“皇帝菩薩”。梁朝如此崇佛,當時朝廷上下究竟會是一種什么景象呢?只要看一下梁武帝在重云殿接見北魏使者的場面,就能明白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