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生活的科學作者名: (奧地利)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本章字數: 844字更新時間: 2020-05-22 18:51:59
自卑感與社會興趣
對于先天生理機能不完善的兒童來說,心理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由于這些兒童常常被安置于一個比他人更為困難的環境之中,因此他們表現出一種明顯的自卑傾向,而且這種自卑感往往被夸大。早在原型開始形成之時,他們就已經變得高度專注自己,而對他人缺乏興趣。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們也傾向于繼續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生理自卑并不是形成原型錯誤的唯一原因,其他情況也同樣可以導致類似的錯誤,被嬌縱的兒童和被敵視的兒童所處的環境就是這樣的例子。我們在后面將會詳盡地論及這三種特別不利的情況,并提出實際的病史以對此加以說明。這三種情況也就是我們在上面已提到過的——生理器官不完善的兒童,被嬌慣的兒童以及被敵視的兒童。但在目前我們只需注意一點,即這些兒童都是在不利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時刻都擔心遭受外界的打擊,因為在他們成長的環境中,他們并沒有獲得獨立性。
既然社會興趣在我們的教育和治療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從頭去對它加以理解也就有著絕對的必要性。只有那些勇敢無畏、充滿自信并在世界之中泰然處之的人才有可能從生活的困境和順境中都獲得利益。他們從不知道恐懼為何物,他們懂得困難是無處不在的,但同時他們也清楚地知道他們能夠戰勝這些困難。他們有著充分的準備去迎接生活中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正是普遍的社會問題。而上面提及的那三種類型的兒童,他們只具有較低程度的社會興趣,他們缺乏積極生活、解決困難的精神態度。由于遭受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受挫感,其原型便對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抱著一種錯誤的態度并傾向于使人格朝著生活的無益方面發展。因此,在治療這些病人時,我們的任務就是要使他們的行為向著有益的方面發展,并全面地幫助他們建立起一種對待生活和社會的有益態度。
缺乏社會興趣也就是傾向于生活的無益方面。缺乏社會興趣的個人組成了問題兒童、罪犯、精神錯亂者以及酒鬼的圈子。我們的問題在于找出能夠影響他們的辦法,使他們重新回到生活的有益方面,使他們對他人感興趣。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所謂的個體心理學實際上是一門社會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