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灼熱目光

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學習攻略[1]

作者手記

在五四青年節這個屬于青春的節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大學考察。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習近平參加了師生座談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

你是否還在為抓不住講話重點、無法深入理解講話精神而苦惱?沒關系!我們在這里精選了20條講話重要片段,帶你快速把握講話基本內容與重要內涵。學習講話,soeasy!

第一部分

【導讀】

在第一部分中,習近平總書記回顧了五四歷史與五四精神,回顧了北大在五四中的重要地位與突出貢獻,并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在當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青年人更應擔負起歷史重任,謀劃人生,創造歷史,這也是我們對五四運動最好的紀念方式。

1.這是我到中央工作以后第五次到北大,每次來都有新的體會。在洋溢著青春活力的校園里一路走來,觸景生情,頗多感慨。

2008年5月27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到北京大學體育館考察奧運會、殘奧會乒乓球項目籌辦工作情況。

(習總書記五次到訪北大)

2009年5月6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中央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的習近平來到北京大學,對高校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情況進行調研。

2012年1月18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到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徐光憲家中看望。

2012年6月19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到北京大學就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進行調研。

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訪北京大學,視察了北大人文學苑和北大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在靜園草坪聆聽了北大學子的青春詩會,并作了精彩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2008年之后的六年時間里五次到訪北大,充分顯示了北大的重要地位和黨中央對北大及高等教育的重視與關注。

2.我感到,當代大學生是可愛、可信、可貴、可為的。

可愛、可信、可貴、可為,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大學生的贊譽和肯定,也是對廣大青年的期許和鞭策,言辭雖平實,要真正達到卻并不容易。全社會和每個個體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就廣大青年個體而言,要成為習總書記所贊譽的“四可”青年,尤需發揚主觀能動性,從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四方面不斷砥礪磨煉自我,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成為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時代楷模。

(引自《光明日報》:《做“可愛可信可貴可為”的新青年》)

3.五四運動以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歷史洪流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青春樂章。

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進前而勿顧后,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乘風破浪,迢迢乎遠矣,復何無計留春望塵莫及之憂哉?

——李大釗《青春》(原載1916年9月1日“新青年”2卷1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引用李大釗《青春》中表達對于青年人希冀的一段話,意在勉勵青年使青春之生命煥發更大光彩,希望青年學子為己、為家、為國、為世界,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4.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繼黨的十五大報告首次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之后,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重申“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兩個一百年”作為奮斗目標鑄就“中國夢”。

“中國夢”的“兩個一百年”分別是:

第一個一百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第二個一百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當前,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領導的中共新領導集體強調“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國夢”,要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中追逐“中國夢”。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我們這一代的青年學子將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成為時代的弄潮兒與中國復興發展的有力推動者。

5.我說過,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大量使用第一人稱,如“我想講這個問題”“我說這話的意思是”“我相信”等等,同時講話中還很多次引用自己之前其他講話中所談內容,彰顯了新一代領導人鮮明的講話風格與特色。

第二部分

【導讀】

在第二部分中,習近平總書記首先強調了核心價值觀的突出意義與價值,而后回溯歷史,明確一代有一代的核心價值觀念,我們從實踐中得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的,強調要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找到民族特色,自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與升華,同時他也提出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四點要求,走自己的路,以更為自信的姿態面向未來。

6.大學是一個研究學問、探索真理的地方,借此機會,我想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同各位同學和老師交流交流想法。

“核心價值觀”一詞在講話中一共出現了23次,是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重點闡釋的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首先指出了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地位,“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將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的,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

同時他也指出,當下中國已經發展起來了,需要有自信,有底氣走自己的發展道路,而非跟隨他國亦步亦趨。而走自己的發展道路,需要注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文化內核與優秀文化傳統,核心價值觀必須與國家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相契合。

7.我想講這個問題,是從弘揚五四精神聯想到的。五四精神體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追求的先進價值觀。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都是我們今天依然應該堅守和踐行的核心價值,不僅廣大青年要堅守和踐行,全社會都要堅守和踐行。

五四精神誕生于國家、民族危亡之際,凝聚著中國青年反對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精神追求。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五四精神體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追求的先進價值觀。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都是我們今天依然應該堅守和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廣大青年要堅守和踐行,全社會都要堅守和踐行。

當代青年對五四運動的最好紀念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讓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

8.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

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場合中多次使用“最大公約數”這一概念,在我國多人口多民族的國情下,確立一個為大多數人民所認同的價值觀是團結各族人民、促進社會和平的重要保障,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存在提供了社會基礎。

9.“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四維張,則君令行。……守國之度,在飾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管子·牧民》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引用古代治國之策,體現了他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令整篇講話有了厚重的歷史感。通過展示古代治國對于道德品質即“禮”“義”“廉”“恥”的重視,再次強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在國家社會發展中的必要性。

10.我們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與四個來源。

三個層面是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他也在講話中闡釋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即分別對應了中國古代所說“治國”“齊家”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四個來源即社會主義、傳統文化、世界文明和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

11.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和堅定信念,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戰略定力,要求我們認準長期戰略目標,克服短期行為的誘惑和沖動,以相對超然的心態看待發展過程中的順利與挫折。

大國崛起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過去三十多年實力積累的基礎上,未來十年將是中國崛起的關鍵時期。有效發揮崛起戰略的作用,既需要準確的戰略評估,保持清醒的戰略頭腦,也需要處理復雜局面的戰略定力。

(引自《人民日報》:《大國崛起需要“戰略定力”》)

1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此篇講話中大量用典,引用前人話語達37次。

和而不同

君子喻于義

君子坦蕩蕩

君子義以為質

言必信,行必果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德不孤,必有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患寡而患不均

——《論語》

仁者愛人

與人為善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天人合一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禮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民為邦本

——唐·同谷子《尚書·五子之歌》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清·顧炎武《日知錄·正始》

大量引用古代經典,不僅僅凸顯了總書記的傳統文化底蘊,為講話增添歷史厚重感,更重要的是為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提倡和弘揚找到歷史基礎,從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中汲取精華,以增強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更加有力、范圍也更廣。

13.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我們要虛心學習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們不能數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別國的發展模式,也絕不會接受任何外國頤指氣使的說教。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屢屢提出要增強民族自信心,堅定信念,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發展的養分,不照搬他國,不接受別國的說教,走中國特色發展道路。

大學的建設同理如此,“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高等教育要走出“全盤西方化、唯西方是舉”之沉疴痼疾,既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同時也不忘“更要遵循教育規律,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

14.我說這話的意思是,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實現中國夢,必須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三個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2012年11月,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三個自信”。三個自信源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是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精神狀態的新要求。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這是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精神狀態的新要求。三個自信源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體現了對我國國情的深刻把握、對民族命運的理性思考、對人民福祉的責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重提堅定“三個自信”,堅定了青年學子在當今社會中奮勇拼搏的信心,有利于青年學子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5.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談到青年的價值觀形成時,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16.廣大青年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以下幾點上下功夫。一是要勤學;二是要修德;三是要明辨;四是要篤實。

在對學生提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四點要求時,習近平總書記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他用“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說“勤學”之重要;引北大蔡元培老校長的話“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談“修德”之必要;引劉禹錫的詩“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說“明辨”之意義;引用《禮記》中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論“篤實”之重要。

(引自中國新聞網:《習近平北大行勉勵學生“人生就像扣扣子”引熱議》)

第三部分

【導讀】

第三部分主要談的是大學的發展問題。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保有中國特色,既要吸收他國優秀經驗,同時更要扎根中國大地辦學。習近平總書記還從高等教育的發展創新、教師的培養與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三個方面具體探討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最后寄語青年學子要擔負歷史重任,過“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

17.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番話一出,便在網絡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很多人笑稱“解決了中國高校幾十年來爭執不下的排位問題”。

然而這一排位也并非空穴來風。我國對一流大學的建設支持有其歷史傳統。自20世紀90年代起,先后推出了“985”和“211”工程促進大學建設。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在全國范圍內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

“985”工程是我國政府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高等教育建設工程。

1998年5月4日,原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最初,只有北大和清華被確認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到2001年底,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共5所高校獲批進入“985”工程。此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分別獲得教育部、學校所在省市和所屬部委的兩方或三方等額撥款。

這9所高校的“985”工程簽約日期均在1999年內完成,國家給予它們的辦學定位目標也高于其他“985”工程高校,它們形成了中國的“常青藤院校聯盟”,即中國高校九校聯盟,簡稱C9,意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此后,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不會再新增高校,于是引入了動態競爭機制,在非“985”工程高校且是部屬“211”高校實施“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18.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也對深化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如下要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目前各高校均在校內推進不同程度的改革。

19.“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這句話出自梅貽琦的清華大學就職演說(原載《國立清華大學校刊》第341號,1931年12月4日)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的訪問首先在北大人文學苑同87歲的著名哲學家湯一介進行促膝交談。(湯一介,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2013年湯一介教授主編的《中國儒學史》獲“北京市第12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特等獎。)

習總書記了解了《儒藏》編纂情況,贊揚他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發展、創新作出了很大貢獻。

隨后,習近平總書記又與北大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美國科學院院士謝曉亮做了親切交談。謝曉亮告訴習近平總書記,他已下定決心回國全職工作。總書記連聲說“很好,很好,我被你的精神所感動,支持你回國創業。”(謝曉亮1984年畢業于北大化學系、獲學士學位,并在本系繼續攻讀研究生,1985年赴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攻讀博士,1990年獲博士學位后在芝加哥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1999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與生物系終身教授,是該校僅有的兩位中國的終身教授之一。謝教授曾獲美國物理學會的青年光譜學家獎、以色列總統獎等多項殊榮,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客座教授。)

習總書記在北大人文學苑、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等地方與老師的互動,體現了國家對于優秀人才的重視,體現了“凝心聚力辦大事”的自信和“要把最好的資源凝聚起來,發揮各類人才的智慧,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決心。

20.現在在高校學習的大學生都是20歲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很多人還不到30歲;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時,很多人還不到60歲。也就是說,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你們和千千萬萬青年將全過程參與。

結語

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廣大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遵循的基本準則,并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去,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1] 周宇詩,新聞與傳播學院2011級本科生;孫瀅,國際關系學院2013級本科生;程歆璐,歷史學系2013級本科生;李華雨,中國語言文學系2012級本科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山县| 聊城市| 昌乐县| 香河县| 宜昌市| 镇沅| 乌拉特中旗| 鹿泉市| 连江县| 益阳市| 徐州市| 吉安县| 泗洪县| 筠连县| 长垣县| 黄大仙区| 涞水县| 嘉荫县| 江都市| 焦作市| 新龙县| 浠水县| 潮州市| 庆云县| 清河县| 辽宁省| 张家界市| 北京市| 天津市| 台北市| 成都市| 临泉县| 长子县| 甘肃省| 武隆县| 邢台县| 湘潭县| 广丰县| 乐亭县| 卢龙县|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