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我走過一街長安,才認出你的偉岸
——國慶閱兵里的北大故事[1]

作者手記

過往的每一次國慶閱兵,我們從鏡頭里閱讀一個宏大的圖景,而當我們走近這個圖景里的每一個像素時,才會發現愛國的情感是那樣深沉與樸素,植根在我們的意識深處。它不是高高在上被說教的情感,不是放在嘴上時時高喊的口號,甚至有時,我們自以為這樣的情感在我們這些和平時代里長大的人心中沒有那么深刻。像一個孩子看待自己的父親一樣,直到走上長安街,看這一世長安,才會在心中描摹國家的偉岸。

2014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她第65個生日。風雨、饑餓、災難,騰飛、喜悅、自豪,五味雜陳的65年,祖國母親坎坷前進。在特殊的年份里,閱兵儀式會在長安街上展開,讓世界閱讀中國的雄姿,也讓中華兒女感受祖國母親的偉大。

昨天北京迎來降溫,可夜晚的天安門廣場并不冷清。來自各地的中華兒女聚集在天安門城樓前,等待五星紅旗伴著第一抹朝陽升起,和大家庭的其他成員們打個照面。一直到2009年,閱兵儀式共舉辦了14次,包括從1949年到1959年的11次,1984年的35周年慶,1999年的50周年慶和2009年的60周年慶。

如果把新中國的往事寫進一卷書里,不管從哪一頁翻起,都抹不掉關于北京大學的字跡。我們選取北大在國慶閱兵里的兩個章節,年份一遠一近,在慶祝祖國母親生日的同時,銘記北大人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身份。

“小平您好”橫幅

1984年,從北大學生方陣中突然舉出來的“小平您好”的橫幅引起了全國范圍的轟動,并被作為美談流傳至今。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閱兵曾被當做“形式主義”而取消,直到1984年10月1日,在間隔了四分之一世紀之后,共和國再度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閱兵和群眾游行。

代表北大參加大學生方隊游行的是81級學生,在這年暑假期間,他們就提前返校,開始了緊張的隊列訓練、喊口號和跳集體舞,后又參加了天安門廣場游行的預演。

9月30日晚,生物系的幾名大學生在宿舍里一邊扎游行中使用的花束,一邊議論明天的活動。有人提議:“明天的游行,我們能不能偷偷帶點什么進去,最好是能展現我們個性的東西。”大家圍繞國家的形勢,七嘴 八舌地議論起來,最后議定寫一幅標語來表達他們的感情和想法。

“振興中華”“教育要改革”“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等一個個口號被提出又被否定。“有人提議表達一下對鄧小平同志的感情”,因為當時改革開放有幾年了,成效顯著。“我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人,沒有改革開放,我們也上不了大學。我們想表達對鄧小平同志的愛戴之情。”橫幅制作者之 一郭建崴說道。

有人提出寫“鄧主席萬歲”,這種帶有“文革”色彩的口號立即被大家否定。最后決定直接問聲好,寫“尊敬的鄧小平同志您好”,但又覺得句子長 了點,就寫“鄧小平同志您好”。

大家越是議論,膽子越大,后又決定省略姓氏,干脆直呼“小平同志您好”。他們把寫在綠色紙上的這6個大字貼在床單上,但床單不夠長。有人提議:“把‘同志’兩個字也省去吧。”當時盡管已經改革開放幾年了,但同 學們對讓領導人走下神壇,直呼其名,還是有些疑慮。

“這是對領袖的問候,沒有別的意思,不至于上綱上線吧,”有同學直截了當地說。于是,他們就把“小平您好”四個大字用訂書機訂在了床單上。

此時已經是凌晨2時,離集合時間只有2個小時了。10月1日凌晨4時,他們悄然把橫幅和3根高舉橫標的木桿帶到了游行隊伍中。

歡騰的天安門廣場,群眾游行隊伍一個接一個地通過天安門廣場。排在科技方隊之后的是教育方隊,當第30個群眾游行方隊通過觀禮臺時,最為令人激動和振奮的場面出現了。北大學生方隊走到天安門金水橋東華表時,同學們一下子打開了那條由床單做成的橫幅,綠色大紙上寫著“小平您好”4個大字,赫然展示在游行隊伍中,隨即引起了天安門城樓上、觀禮臺上、游行隊伍和長安街兩側圍觀市民的極大關注。

中央電視臺的攝像鏡頭本來是在拍攝完北京大學的游行隊伍之后,緊接著拍攝緊跟其后的清華大學游行隊伍。所以在那條橫幅打開時,鏡頭已經轉向后面的清華大學方隊,當突如其來的歡呼聲傳出后,立即又把鏡 頭轉向北大方隊,搶拍全面展開的橫幅。

橫幅展開的時間很短,很多攝影記者根本沒有來得及反應過來是怎么一回事,高舉橫幅的學生在帶隊老師的催促下已經跑過檢閱終點線,收起了橫幅。新華社攝影部記者王東搶拍下的那張照片成為為數不多的記錄,刻錄下那個時代的激情與喜悅。

“我的中國心”背后的幾千種舍棄

盡管我們這代青年人沒有經歷風云變幻的歲月,但歷史中的前輩身影仍然清晰,不變的是對祖國一顆熱忱的心。

2009年6月24日,北大剛剛從期末季的“兵荒馬亂”中恢復過來,校園歸于平靜,結束一年征程的學生們開始為暑假做起籌劃來。

政府管理學院的本科生曾穎姝正在參加北大在四川的招生工作,這個暑假,她還為自己報了新東方的英語班,打算給自己充充電;社會學系的本科生翟宇航正在江西參加暑期實踐,實踐團的成員們結束實踐后,有的要出國,有的準備上暑期課,更多的要回家與家人團聚,畢竟離家第一年,思鄉之情難免;中文系的本科生楊旸剛剛從印度大使館領到了自己的簽證,訂好了往返機票,為了這個為期五周的實習和旅行,她已經準備了一個學期,她想去看看恒河水和陽光下的泰姬陵……

這一天,北大08級要集體參加國慶閱兵儀式的消息從各處傳來。和曾穎姝一起參加招生工作的同學收到了學院的短信,而楊旸和翟宇航則通過BBS的熱烈討論確認了這個消息——7月20日返校開動員大會,7月21日即開展訓練。

幾千人的游行隊伍,就有幾千種舍棄。大家都為突然打亂的暑期計劃而惋惜,可同時又為這樣難得的機會而欣喜,帶著矛盾和一絲疑慮,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按時返校。曾穎姝退掉新東方的英語班,早早啟程回京,楊旸則改簽了機票,把自己在印度的實習周期縮短到了三周,也放棄了原本的旅行計劃。退課、改簽、推遲考GRE、取消實踐幾乎成了幾天內的關鍵詞。幾千分之一的個體選擇或許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對于每個人而言,放棄都下了很大的決心。而事實上,一個暑假的放棄,的確讓他們 收獲了此生難忘的情感體驗。

那是北京一個少有的極熱的夏天,當時的北大還沒有安裝空調。返校第一天的晚上,國際關系學院的張昕揚貼著墻壁睡了一夜。第二天他便和同屋的同學去買了空調扇。白天吹得非常舒爽,到了晚上上鋪的同學就傻了眼,風扇放不到上鋪。“抗熱性”強一點的同學和他調換了床鋪,夜 晚終于能夠安穩入眠。

那個夏天禽流感肆虐,而國慶閱兵及之前的排練這樣幾萬人密集的場合,又為傳染病的傳播提供了很大便利。為此,學校后勤部門準備了體溫測試儀,每次出發彩排前都要為幾千個同學測量體溫,凌晨2點的邱德拔體育館門口,測試儀的綠色光線格外耀眼。為了加強學生體質,學校還組織了兩次集體長跑。浩浩蕩蕩的幾千人,一次在五四操場跑了八圈,一次圍著未名湖跑了一圈。

經過了無數次排練,方陣終于有了雛形,北大學生將簇擁著海外華僑,組成33號“我的中國心”方陣,走入游行隊伍。

長安街上的“淚奔”

一天天的倒計時,日歷終于翻到了十月一日,前一晚北京普降小雨,燕園里有多少人一夜無眠。

凌晨五點,整個北京城還在睡夢之中,但是天安門廣場已是人頭攢動,長安街上戒備森嚴。幾個小時之后,共和國即將迎來一次意義非凡的升旗儀式,六十年一甲子,在這樣一個象征“政治周期”的節點,共和國將要 把它最強大的一面顯現在世人面前。

然而此時,畢竟是凌晨。國際關系學院2008級本科生張昕揚在隊伍里有些困倦,他的一些同學已經躺在廣場上睡著了。他們已經有了三次夜集天安門的體驗,即便這一天是最重要的一次,之前白天的他們仍在正常上課,晚上幾乎沒有休息,凌晨三點就乘車從北大出發。由于在前一年的“一二·九”合唱比賽中奪魁,國關的同學與其他高校的學生組成了合唱隊,為這次游行獻歌。他們的位置算是“黃金級”觀禮臺,軍樂隊之后,緊挨著旗桿,離長安街只有幾步之遙。

六點半,他們被叫醒了。同學們起立整理服裝。男生穿著一身筆挺紅西服和紅皮鞋,女生是紅上衣、紅綢長裙和紅皮鞋,還化了淡妝。紅裙足以將休息用的小板凳“藏起來”。同為國際關系學院08級本科生的楊萌形容這身衣服為“鳳冠霞帔”,同學間開玩笑說這就像一場集體婚禮。有意思的是,當時同站在長安街邊合唱隊里的兩人互不相識,6年之后,卻即將真的穿一次“鳳冠霞帔”,走入婚姻殿堂。

七點前后,按照平常一樣升國旗奏國歌。即便張昕揚和楊萌都不是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觀升旗,那一天還是覺得很“特別”。“那些兵就在我的眼前,都是一米九的鐵漢,幾乎一邊高,都是黑帥黑帥的。”楊萌這樣形容 。

楊萌印象最深刻的是游行隊伍的最后,彩氣球從游行隊伍中被放飛,和平鴿振翅從天安門城樓一掠而過,湛藍的天空下是如此鮮明的色彩,那一刻,他們唱起了《歌唱祖國》。

訓練的時候,總是會為來回揮動彩棒的傻傻動作而感到沮喪,偶爾會為機械地重復著同一個步伐而不耐煩。直到真的走上長安街,發現渾身都激動地顫抖,原本覺得簡單乏味的動作居然也變得氣勢恢宏起來。

訓練的時候,有人說到時候一不小心淚奔了怎么辦,周圍人都笑他,說哪有那么激動那么煽情。直到真的走上長安街,聽到“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勝利歌聲多么嘹亮”的歌聲響起,才發現一群人都已熱淚盈眶。

訓練的時候,有人因為自己手里舉的道具從風車換成了國旗而郁悶了好久,直到真的走上長安街,把國旗揮起來的那一刻,才發現還是這面小旗最“帶感”。

這群20歲上下的青年人,或多或少為長達三個月的訓練有過負面情緒,直到踏上這一街盛世一街長安,才從自己的心跳聲中讀出了祖國的偉岸。

65年,14次國慶閱兵游行,從建國初期的年年檢閱,到25年的空白期后35周年慶的回歸,再到之后十年一次閱兵的固定安排,幾代北大人走過了每一個歷史時期的長安街。為國之喜而喜,為國之憂而憂,從來不是一句空泛縹緲的大話,而是北大人的自覺與自省。

[1] 陳祎,中國語言文學系2012級本科生;李可純,光華管理學院2013級本科生;王冰潔,新聞與傳播學院2013級本科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顺义区| 从化市| 界首市| 井冈山市| 郴州市| 太康县| 广丰县| 宣城市| 鹿泉市| 通辽市| 会泽县| 天柱县| 缙云县| 兴化市| 西峡县| 兴化市| 黄大仙区| 金堂县| 邢台市| 南江县| 迁安市| 闸北区| 广南县| 蚌埠市| 安塞县| 原平市| 马山县| 那曲县| 新干县| 岳池县| 普兰县| 历史| 九江县| 广汉市| 中西区| 威远县| 文化| 丰镇市| 裕民县| 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