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生命的韻律:朱自清美學文選
最新章節: 寫作雜談
無論是“初讀”還是“重溫”,都是一場與美的遇見。感受那個時代,理解那個時代,遙望那個時代作者簡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成長于江蘇揚州,故稱“我是揚州人”。北京大學畢業,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國現代詩人、散文作家。主要作品有《雪朝》、《蹤跡》、《背影》、《歐游雜記》、《國文教學》、《新詩雜話》、《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其代表作品《背影》《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綠》《荷塘月色》更是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而膾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藝術的最高成就。1948年8月12日,因病不幸逝世,時年50歲。內容簡介他的散文生動而鮮明地表露出其審美理想,以及審美理想內在矛盾的對立、消長、演化與發展。這種審美理想的內在律動,便是他創作的整體美學風格,也是他散文藝術風格的精義所在。他的散文至情至美,善于把寫景與抒情融會起來,創造出一種詩的意境,把讀者引入一種藝術境界。在偏重于“融理入情的”雜感里,繼承了韓柳雜說中的“理趣美”,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敘事中有論理的美,在論理中有抒情的美,無論寫景、敘事,還是議論、抒情,都能為讀者創造一種極為動人、極為和諧的氛圍和情調,使讀者深受感染,并引發共鳴。
因版權原因待上架

品牌:榮曜文化
上架時間:2016-12-28 18:04:00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榮曜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