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商業憑證融資法
商業憑證即商業票據,商業憑證原是隨商品勞務交易而簽發的一種債權、債務憑證,商業憑證是指享有信譽的大企業在金融市場上籌措短期資金的借款憑證,即以商品和勞務的買方為出票人,簽發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付給賣方一定金額的憑證;商品或勞務的賣方可以持這一憑證待到期后向買方收取現款或在未到期前向金融機構貼現以兌換現款。商業憑證憑信用發行,面額較大,期限為30天至9個月不等,常見的一般在90天以內。傳統意義上的商業憑證指匯票和本票,現在一般意義上的商業憑證則包括在此兩類基本票據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各種票據。
作為一種簡便的融資手段,商業憑證具有提供信貸和將后續債務轉化為議付債務的功效。隨著金融市場業務的發展,原來與商品勞務交易相聯系的商業憑證,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和商品與勞務交易沒有關系的獨立融資性票據,成為一種信譽較佳的企業在金融市場上籌措短期資金的債務憑證。因此,有人認為,現代意義上的商業憑證,實質上是一種企業短期債券。
商業憑證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商業憑證均以折扣方式發行,票面價值與發行價值的差額即為利息,票面價值均為整數且面額巨大(在美國,面值多為10萬美元的倍數)。
(2)發行商業憑證時,公司一般承諾的利率低于銀行貸款利率,甚至低于銀行最優惠利率。如果發行商業憑證的公司信用等級極佳,那么其商業憑證利率更低。
(3)商業憑證是一種無擔保票據。由于商業憑證發行無須擔保,所以并非任何公司都可以發行商業憑證,只有那些資本規模大、經濟效益好、財務風險小的大公司才可以發行商業憑證。
(4)商業憑證是一種公開性的短期籌資的債務憑證。在西方,一些信譽頗佳的大公司為籌措短期資金,可以直接在公開市場發行短至若干天長至9個月(一般為30天)的商業憑證。這種商業憑證已完全與現實的商品勞務交易沒有關聯,而成為一種純粹的公司債務憑證。
一、商業憑證融資的條件
商業憑證之所以可以發揮融通資金的功能,是因為存在著票據買賣市場。票據買賣市場是票據持有者將其持有的未到期票據背書讓渡給票據購買行,票據購買行再從票據金額中扣除該票據到期滿日前的利息和折扣費用后,將余下的金額付給賣出者的交易場所。票據買賣市場的參加者與同業拆借市場的參加者大體相同,包括需求和供應資金的金融機構、短期資金公司和中央銀行。這里與拆借市場的參加者有所不同的是中央銀行直接參與票據市場買賣票據。在票據買賣市場上作為買賣對象的票據有兩類:一類是優良的商業憑證,優良的工業票據、貿易票據等原始票據;另一類是以這些原始票據為抵押而開具的、金融單位自己承兌、以短期金融公司為收款人的匯兌票據。而由于原始票據的金額與買賣的金額很難統一,所以交易幾乎都通過匯兌票據進行。
二、商業憑證交易的一般運作程序
商業憑證交易的一般過程是:投資銀行或有關金融機構以承擔客戶信貸風險的方式,向其客戶提供短期融資。銀行或有關金融機構在扣除票據貼現利率后向其客戶支付該票據的票面金額,其客戶公司則將在票據到期日向持票本人支付票據的票面金額。投資銀行或有關金融機構或作為一項投資,持有該票據直至票據到期日(為善意持票人),或將此票據轉賣(貼現)給另一位投資者,從而可以為自己進行再融資。就其本質而言,匯票只提供短期融資,提供較長期限融資的做法通常是在2年或3年中定期(比如說每6個月)開出匯票,但是,這種做法通常需要獲取擔保,以保證能夠始終如一地得到融資,與此相應的費用也相當可觀;基于這個原因,人們普遍使用中期票據或浮動利率票據來進行中期融資。商業憑證被視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商業工具并取得成功的原因應當歸功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融通性。匯票和本票等具有融通性質的工具可以簡單地通過背書由持票人轉讓給購買人。這種簡單的可轉讓特性對保持商業憑證的高度融通性(和流動性),進而對商業憑證資金功能發揮來說至關重要。
由于商業憑證一般說來只表明發行人的一種未經擔保的責任,因此,發行人必須是一些資信狀況極佳的公司。資信狀況相對較差的公司也可發行商業憑證,但其信譽風險通常要通過或由銀行擔保或開具信用證的方式來承擔。美國的美元商業憑證市場相當活躍,但根據當地法律,所有本國商業憑證都必須加以擔保。1984年香港地鐵公司(MTRC)在發行商業憑證時采用了一種富有創意的技術,此技術隨后不久即為其他絕大多數發行人所接納。該技術的內容是,通過一個投票小組發行商業憑證,小組成員由自行購買商業憑證或在購買后將票據轉售其客戶的金融機構組成。為滿足短期籌資的需求,發行人要求發行代理人向各小組成員提交一份投標通知書,文件要求各成員開列在票據確定期限內可承受的預先規定金額。這種做法因其通過投標競爭壓低了發行成本而受到了發行人的歡迎。這種發行方法的另一個特點是反向問價,反向問價允許各小組成員對發行某種票據的價格進行投標,無論其用途為自營投資還是代客買賣。發行人雖然無義務在接到要求時便立即發行商業憑證,但只要符合當時的籌資條件,發行人通常都會這樣做。盡管商業憑證可以自由轉讓,但在交易中卻不發生票據的實際運送。在香港,商業憑證通常保存在各代理機構或清算行手中,購買人(或持票人)只需將票據劃撥到自有賬戶上便可取得所有權。票據轉讓無須實際運轉所產生的直接效果,商業匯票的傳統形式已改變,衍化成為一種具有多種功效的工具,而作為轉讓手段的背書已不復存在。
三、商業憑證融資的利與弊
目前資本市場上各種工具的基礎都源于傳統的商業憑證。對發行人而言,一個明顯的不利之處在于發行人無法掌握商業憑證存放何處,一旦作為投資人的某家銀行用光其信貸額度,而無法適應發行人在透支或開具信用證方面的正常要求,就會出現問題。而對于投資者來說,商業憑證給投資者帶來的最主要的好處是其流通的特性。商業憑證除了可通過出售流通之外,還可作為短期借款的擔保物品。這樣,投資者就可以在需要時不必立即售出商業憑證,而可以將其作為擔保物品以更經濟的手段為自己進行再融資。所以,商業憑證對公司短期籌資是極為有利的。但是,發行商業憑證的控制較嚴,只有極少數大公司才能夠進入票據市場,而這些大公司還有很多可選擇的籌資手段,它們對商業憑證的需要并不非常迫切;相反,大多數迫切需要以此來籌措短期資金的公司則被排斥在商業憑證市場之外。
簡而言之,商業憑證可轉讓性是其過去、現在以及今后取得成功的關鍵,它給發行人帶來的最大好處在于:票據可以隨時轉讓,從而降低了融資成本;投資者愿意接受較低的收益回報以換取資金的融通,并擁有在條件合適時于到期前出售的權利。因此,商業憑證今后仍將是資本市場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在各新興金融中心的建立與發展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