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和新聞創新
然而公共實驗室在新聞媒體界的位置卻是很難定義的。盡管新聞這個詞沒有在實驗室的使命陳述里出現,與實驗室有郵件往來的環保積極分子、工程師、科學家和教師也多于普通記者,但在2014年4月,公共實驗室也還是獲得了來自奈特基金會[1]新聞和媒體創新領域的85萬美元獎金。這些奈特基金會的新聞挑戰獎項占據了實驗室約55%的現金流。從某種意義上說,公共實驗室符合后工業時期新聞的新框架,準新聞的信息在很多公眾之間傳遞,并且可以通過好幾種途徑傳播給受眾。一些信息是通過主流媒體到達受眾的,但更多的是通過電子郵件列表、論壇和社交媒體。公共實驗室的一位共同創辦人香農·多斯梅根告訴托爾中心,她目前的關注點之一是如何使法庭等公民機構和立法程序更好地利用公共實驗室的數據。
本案例研究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公共實驗室所做環境傳感如何與新聞發生關系。在這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公共實驗室本身。實驗室的合伙創辦人以及研究主任杰夫瑞·沃倫說,當他把公共實驗室介紹給初次見面的人時,他總是會變換他的描述:他可能會說公共實驗室是一個“平臺”或者是一個“公眾的網絡”。
但是一個始終不變的思路是:公共實驗室避免自上而下的組織結構,或者是向已知的結果單向努力的行為。公共實驗室的運作有利于人們滿足自我的需求;通常,這些需求源自環境組織,但也不總是如此。然而,實驗室活動的組織者認為,如果人們都聯合起來工作,他們就會有機會互相學習、分享工具并收獲意想不到的利益。
推薦閱讀
- 計算機應用
- 玩轉智能機器人程小奔
- 高性能混合信號ARM:ADuC7xxx原理與應用開發
- Managing Mission:Critical Domains and DNS
- 圖解PLC控制系統梯形圖和語句表
- PIC單片機C語言非常入門與視頻演練
- Implementing AWS:Design,Build,and Manage your Infrastructure
- 西門子變頻器技術入門及實踐
- LAMP網站開發黃金組合Linux+Apache+MySQL+PHP
- Statistics for Data Science
- Building a BeagleBone Black Super Cluster
- 人工智能技術入門
- Photoshop CS5圖像處理入門、進階與提高
- Learn QGIS
- Unreal Development Kit Game Design Cook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