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辯解的說辭(1)
題 目
一日,一個男人P在一個旅游區較為僻靜的角落猥褻一個婦女,被游客和保安人員當場抓住,押送派出所。
照理說,這樁案子有目共睹,證據確鑿,事實清楚,法辦就是了,沒有什么可說的。
可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理外也有理。理非理,非理,路理也。誰說褻瀆婦女就必定無理呢?誰說褻瀆者就不可能獲得一些同情和辯解的說辭呢?
如若不信,且往下看。
路人甲:P被抓了,看來至少要拘留三個月。
路人乙:這位男人的行為從現象上看確實有過失,但看問題必須看本質,考察一個人的行為必須同時考慮他的動機。
很明顯,他是要殺害這個女人嗎?不是。
他是要搶奪這個女人的財產嗎?也不是。
你們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個男人對這個女人有惡意。
恰恰相反,他不過是愛這個女人,一心想滿足這個女人,只不過是以一種可能不太恰當的方式表達了他的心愿。
而一個人的愛,無論怎樣說也是一種高尚的動機,是我們這個時代和這個社會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愛是最偉大的。例如母愛。當你啼哭于襁褓時,母愛是溫馨的懷抱;熬夜備考時,母愛是暖暖的熱茶;遠行時,母愛是聲聲的嗚咽;取得成績時,母愛是激動的淚花;病臥在床時,母愛是布滿血絲的雙眼;沾染惡習時,母愛是苦口婆心的勸勉;如履薄冰而屢教不改時,母愛是撒在你傷口上疼在她心上的那把鹽。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一名專家醫生也是有可能因為不慎而出現手術事故的,但這位醫生是懷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信念走進手術室的,你們能依據偶然一次事故的后果,來判定這位醫生不會看病,沒有醫德嗎?
抓P,對嗎?
路人乙的言論,錯在哪里呢?
邏輯分析
路人乙完全撇開P的犯罪事實,為P開脫的罪責,實屬荒唐。他企圖“訴諸感情”博得人們的同情。
路人乙還拿“母愛”與“醫生的手術事故”同P的猥褻罪類比,那就更加荒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