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辯解的說辭(2)
題 目
一日,一個男人P在一個旅游區較為僻靜的角落,猥褻一個婦女,被游客和保安人員當場抓住,押送到派出所。
照理說,這樁案子有目共睹,證據確鑿,事實清楚,法辦就是了,沒有什么可說的。
可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理外也有理。理非理,非理,路理也。誰說褻瀆婦女就必定無理呢?誰說褻瀆者就不可能獲得一些同情和辯解的說辭呢?
如若不信,且往下看。
路人甲:P被抓了,看來至少要拘留三個月。
路人丙:很明顯,這位男人剛才對那位女人親嘴、摸大腿、解衣扣,這類確屬不雅動作,但是請注意:這不過是每一個成年男人都可能有過的行為,沒有什么奇怪。他的所謂舉止粗暴,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卻正是坦率和真性情的體現,沒有偽君子和道學者們的人生假面。問題是,你們諸位先生如此道貌岸然,你們就沒有男女關系?就沒有摸過女人的大腿?我就是說你,你不要躲!你剛才慷慨激昂了老半天,你不是也結過婚么?說不定還搞過婚外戀呢!你不摸女人的腿,你身邊的小孩是如何生出來的?你說啊!你到底摸過沒有?摸過,還是沒有摸過?好,既然你們一個個都不是耶穌,不是圣人,那你們還在這里裝什么孫子!這年頭誰不知道誰!你們自己心里也明白,你們比起你們現在抓住的這位先生來說,同樣有一肚子不可告人的花花腸子,而這位先生不過是有勇氣把你們隱秘的一閃念變成了行動。如此而已。你們有什么資格對他給以虛偽的指責?
現在的問題是P上有父母,都已年近古稀,下有兒女,尚不能自食其力,P有罪并不值得可憐,可我們要可憐可憐他一家老小,如果他被判刑進了監獄,一家老小將會無人照管,叫他們怎么活下去呀!
路人丙的言論,錯在哪里呢?
邏輯分析
“訴諸憐憫”是訴諸感情的主要表現形式。這種詭辯表現在乞求憐憫和同情,試圖以聽眾的憐憫和同情心作為支持自己論點的證據。
路人丙在為P辯護時,用的就是這種手法。他不是找確實的根據或理由說明P是無罪的,而是強調P的可憐,以激起別人的同情之心。很顯然,路人丙所使用的正是“訴諸憐憫”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