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上市公司股權整體策劃
- 周繼程
- 3663字
- 2020-06-04 12:23:39
第二節 為股東進入鋪好通路
1. 設計1分鐘就打動準股東的路演
很多人或公司都會遇到投資人,有時候是投資人主動要求融資,有時候是被要求投資,那么到底什么是投資人呢?投資人是指為了達到一定目的而投入資金或資源的自然人或法人。中小企業家經常遇見的是天使投資人。天使投資人更愿意參與早期投資,對具有巨大潛力的初創企業進行直接投資。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這些天使投資人就像天使一樣。
天使投資人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非專業的天使投資人,簡稱“投資人”;第二種是具有專業知識的天使投資人;第三種是互投天使,他們各自擁有企業、互相看好、互相投資。
大多數中小企業家都接觸過天使投資人,要得到投資,就需要向天使投資人闡明自己的項目。在路演平臺上,企業家通常一上臺就講公司情況、產品結構、技術原理、商業模式,很可能還沒說完,就聽到旁邊傳來“時間到”的聲音。很多人抱怨時間太短,其實路演平臺給的時間已經夠長了。一般來說,只要了解投資人的需求,項目發起人介紹自己的時候,1分鐘時間就足夠了。投資人的需求無非就是三方面:投資回報率、投資回報周期和投資安全系數。
在座的各位女士、先生,大家好:
我是××公司的周總。今天我們有一個好項目,投資回報率每年預計高達百分之百,就是說你投100萬元,每年的盈利是100萬元,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或者合作的投資人請舉手。舉手的人請拿出你們的名片,今天晚上我請大家吃飯,謝謝!
如果你是天使投資人,對這樣簡明扼要、正中需求的項目介紹會不會感興趣呢?
2. 股東進入的6個通道
即使股東找好了,合同簽好了,但是進入的時間錯了,也會出現問題。常見的股東進入通道大致分為6個,其中,中小企業使用前5個通道就夠了。
(1)創業合伙進入通道。這里是指大家共同運作公司,共同工作,必須符合16個字: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離不棄,始終如一。如果抱著“放一槍就走”的想法,那么股東就不要在這個時候參與進來。
(2)創業投資進入通道。這里需要注意四個字——越少越好。因為股權越早賣,成本就越高。融資時間越晚,成本越低。也就是說,如果公司目前只需要100萬元,千萬別向投資人要200萬元;如果公司只需要200萬元,千萬別向投資人要300萬元。比如,當時孫正義要給馬云投資4 000萬美元,馬云說我不要那么多,我只要2 000萬美元。馬云為什么不要4 000萬美元,而只要2 000萬美元呢?因為他知道,在那時要4 000萬美元代價太大,他需要釋放的股權太多。
【案例分析】
賣股權就像賣房子,越早賣,成本越高
公司賣股權,與房地產商賣房子一樣,每個階段的價格是不一樣的。比如,在三環邊上,房地產商看中了一塊土地。他第一次找來一些投資人,預訂房子,只需要8 000元/平方米。只要信任他,投資人就可以提前限量購買。于是有一部分投資人開始預訂房子,并且繳納了全部房款,開發商就收到了第一筆款。
房地產商從銀行貸款,加上第一批投資人的資金,成功買下土地,并且拿到了土地證。這時候,房地產商第二次找投資人,土地已經買下,打算做住宅用地,現在預訂房子的購買價格是1.5萬元/平方米。投資人聽了之后,有的人就去考察現場,發現那是一塊荒地,沒有人煙,于是沒買;有的人第一次沒買,一看第二次漲了7 000元/平方米,于是馬上入手了幾套。此時開發商就收到了第二筆款。
開發商用第二筆款聘請規劃公司,將土地規劃清晰,設計圖紙,建好模型,并將規劃圖的故事寫好。然后開發商請建筑公司建好漂亮的售樓和樣板房,并成立銷售團隊。銷售團隊開始對房地產項目進行包裝,房價是2萬元/平方米。這時候,大量個體投資人及剛需族出現了,300套房源售罄。
開發商把第三筆款的一部分當成訂金給專業的建筑公司。在建筑公司開始平場地、挖地基時,銷售團隊又賣了一批房源,房價是2.2萬元/平方米;等房子的地基打好之后,銷售團隊以2.5萬元/平方米的房價再賣出去一批房子;等房子建了一小部分后,銷售團隊再以2.9萬元/平方米的價格賣出去一批;等房子建了一半的時候,銷售團隊再以3.5萬元/平方米的價格賣出去一批;等房子建了一大半的時候,銷售團隊又以3.8萬元/平方米的價格售出一批;等房子封頂了,銷售團隊以4萬元/平方米的價格又賣出去一批。這個時候,開發商還有一部分房源儲備著,開始預售現房,房價是4.2萬元/平方米。等到這個地方人氣旺起來了,商家全部入駐了,房價已經漲到了4.5萬元/平方米。
賣股權也是這樣的邏輯。土地證相當于公司的營業執照,在老板拿到營業執照之前賣股權,相當于義賣,那會虧“死”;拿到營業執照以后,就相當于拿到了土地證,老板就可以給股權漲價了。
所以,股權越早賣,成本越高。在創業投資的時候,老板要謹記“越少越好”,不要向投資人要太多資金,不然手里的股權就會相對變少。
(3)股權激勵進入。這里是指通過股權激勵的形式,股東進入公司。
(4)股權收購進入。股權收購和股權激勵不一樣,股權激勵一般價格比較低,而股權收購的價格比較市場化。
(5)增資認購進入。通過認購公司的新增注冊資本,股東進入公司。
(6)股票收購進入。這里是指通過購買股票,股東進入公司。
【股事匯】
借款出資沒分清,“秋后算賬”,
4個問題淡然問,“驗明正身”。
公司定好股東以后,要簽好合同,不要出現因為沒有簽約而出現口說無憑的現象。
李老板最近焦頭爛額,有一個還不能確認為股東的人經常找她麻煩。這個人是她的好朋友,姓張。李老板的公司注冊資本是100萬元。在公司成立的前一天,她打電話給朋友張先生,讓張先生給她打10萬元。張先生立刻將10萬元打了過去。收到10萬元以后,李老板既沒有和張先生簽投資合同,也沒有說借款,兩個人誰也沒有再提這件事。10年過去了,張先生來找李老板索要公司的分紅。李老板納悶,張先生又不是股東,為什么要分紅?
張先生說,10年前給李老板打了10萬元作為投資,公司注冊資本是100萬元,他的出資占1/10。李老板覺得這錢是借的,于是兩個人發生了口角。
為什么張先生在這時候找李老板的麻煩呢?李老板公司現在的賬面現金是1.2億元,張先生要求獲得公司1/10的資產。張先生說公司的無形資產、固定資產,他通通不要,只要求分得公司現金的1/10。
1/10是1 200萬元,李老板覺得自己成了冤大頭,借10萬元居然要還1200萬元!李老板不同意,張先生就天天來找麻煩。張先生想訴諸法律,李老板很糾結,這種股權糾紛應該怎么辦?
李老板來到聚百洲,我們告訴她可以解決。這件事的處理結果是:第一,10萬元一分不少地還給了張先生;第二,付了張先生10年的利息,共計40萬元;第三,李老板付了聚百洲30萬元。合計花費80萬元,算下來為李老板省了1 120萬元。
聚百洲為這起糾紛做了全面充分的策劃,把李老板的底細和公司的所有背景梳理出來,制訂了跟張先生溝通談判的計劃。我們協助李老板去和張先生溝通。我們問了張先生幾個問題,內容如下。
第一個問題,你有沒有在工商局注冊?
第二個問題,你有沒有代持協議?
第三個問題,你們有沒有簽什么股東投資合作權益、股東轉讓協議?
第四個問題,請問公司章程的股東名冊上有沒有記載你的名字,有什么相關的證書來證明嗎?比如,有沒有股權證書、股東證書出資證明等。
對于這四個問題,張先生的回答是,都沒有。
如果要股權,必須要有能證明你是股權出資的憑證。正常情況下,股東出資以后,公司會開一個收據,寫明收到張××投資公司10萬元,占10%的股權。銀行轉賬憑證上面如果寫明,投資公司10%的股權出資款,也可以算證明。
張先生回家找了一個星期,找到一張銀行匯款憑證,上面寫得非常清楚,確實于2004年8月2日轉了10萬元給李老板,“轉款用途”是“往來款”。但往來款不能證明他是股東,如果張先生當時寫的是用于公司股權,那么張先生就是股東了。所以張先生現在打官司也沒有用。最好的辦法就是,張先生跟李老板好好談判,然后按照民間借貸的利息結算,這對他最有利。否則即便他去法院起訴,法院也會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2倍判決。最后張先生妥協了,跟李老板談判,約定了40萬元的利息,加上10萬元的本金,一共拿回50萬元。
證明一個人是股東,有6種方式:工商注冊、代持協議、股權協議、章程或名冊記載、股權證書、出資證明。工商注冊了一定是股東嗎?不一定。簽了代持協議后一定是股東嗎?如果沒付錢,沒出資,也不是股東。簽了股權協議一定是股東嗎?不一定。有章程或名冊記載,一定是股東嗎?如果沒有簽協議,沒有出資到位,也不是股東。有股權證書一定是股東嗎?不一定。所以,前面這5種方式,任何一種都不足以證明一個人是股東,必須加上第六種,即有出資證明才能證明一個人是股東。
股權的核心特點是出資,出資是股東的天職。股東要投資,無論是技術股、崗位股,都需要出資,比如,以專利、技術入股。如果股東不出資,最后也需要別人幫忙出資,如大股東幫忙。公司即將上市,或公司規范化,如果沒有人出資,公司永遠缺這部分資金,那么這家公司肯定不能上市。
股東不出資,就要由其他股東幫忙出資。沒有既“不投”而獲,又不勞而獲的道理,只有付出才有回報。要證明一個人是股東,最關鍵的是出資證明。比如,投資人投了一家公司,為了確保自己的股權及利益,最好讓公司開一個出資證明,或者在合同里寫清楚已經出資,或者附加一個收據,證明這筆款是用于出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