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歐化與世界化

1918年,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出版的前三年,梁漱溟在《北京大學日刊》刊登《征求研究東方學者》之后,就被視為反對歐化者,對此,他表示:

有以溟為反對歐化者,歐化實世界化,東方亦不能外。然東方亦有其足為世界化而歐土將弗能外者。[6]

他認為,所謂“歐化”其實就是“世界化”,西方近代文化,照他的理解,并不是一種民族性的文化,而是具有普遍性、可普遍化的文化,也是整個世界共同發展的必然潮流?!皻W化即世界化”這一提法本身就不可能是“反對歐化”的,這明確表示,他的立場不是反對歐化。從正面來看,他的立場是,在贊成世界化的同時,肯定東方文化也包含具有普遍性、可普遍化的文化內涵。如果從“反”的方面看其思想,其立場不是反對西方文化,而是反對反東方文化。他在1917年10月初到北大時,對蔡元培、陳獨秀說,他是為釋迦、孔子打抱不平而來,就是反映了他的反反東方文化論的立場,而絕不是反西洋文化的主張。從今天的觀點來看,“東方亦有其足為世界化而歐土將弗能外者”,是多元文化主義不可動搖的主張。

1919年夏,梁漱溟寫了《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的兩章作為《唯識述義》的前錄,1920年秋在北大開始講東西文化問題,《北京大學日刊》自10月至12月分十五次連載了講演的部分內容。1921年夏,梁漱溟在濟南應邀講東西文化問題,達四十天之久。1920年秋和1921年夏的這兩次講演的記錄,在1921年10月出版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到1922年10月,短短一年之間,這本書就印到了五版。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開始就對西方文化作了以下描述:

我們所看見的,幾乎世界上完全是西方化的世界!歐美等國完全是西方化的領域,固然不須說了。就是東方各國,凡能領受接納西方化而又能運用的,方能使它的民族、國家站得住;凡來不及領受接納西方化的即被西方化的強力所占領?!袊矠槲鞣交鶋浩龋畈欢辔鞣交策M門來已竟好幾十年,使秉受東方化很久的中國人,也不能不改變生活,采用西方化!幾乎我們現在的生活,無論精神方面、社會方面和物質方面,都充滿了西方化,這是無法否認的。所以這個問題的現狀,并非東方化與西方化對壘的戰爭,完全是西方化對于東方化絕對的勝利,絕對的壓服![7]

梁漱溟所用的“西方化”“東方化”多指“西方文化”“東方文化”。這是要說明的。由上可知,梁漱溟看得很清楚:西方化是當今世界的趨勢,順其者昌,逆其者亡,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要生存,就必須采用西方化。而且中國人的生活中已經“充滿了西方化”。梁漱溟既然深知“不領納西方文化立就覆亡”,他當然不會“反對西方文化”了。

梁漱溟說,可以把“文化”理解為“一個民族生活的種種方面”,這種種方面可歸為三:精神生活方面,社會生活方面,物質生活方面。從這三個方面比較東西文化,梁漱溟指出,在精神生活方面,“的確是西洋人比我們多進了一步”,“中國人比較起來,明明還在未進狀態的”。在社會生活方面,“西洋比中國進步更為顯然”。在物質生活方面,“東方之不及西方尤不待言”。作了這三方面的比較以后梁漱溟總結說:

由此看來,所謂文化只有此三方面,而此三方面中東方化都不及西方化,那么,東方化明明是未進的文化,而西方化是既進的文化。所謂未進的文化大可以不必提起,單采用既進的文化好了!我記得有一位常乃德先生說西方化與東方化不能相提并論,東方化之與西方化是一古一今的;是一前一后的;一是未進的,一是既進的。照我們從生活三方面觀察所得的結果看來,常君這種論調是不錯的。我們看東方文化和哲學,都是一成不變的,歷久如一的,所有幾千年后的文化和哲學,還是幾千年前的文化,幾千年前的哲學。[8]

梁漱溟在這里雖或間用他人的語氣,但他所引述的觀點是他所認可的。以這樣的觀點來看,“東方化即古化”,“西方化就是新化”。東方是未進步的文化,而西方是已經進步的文化,前者不及后者,所有這些都是梁漱溟所坦然承認的。既然如此,他又怎么會反對西方文化呢?

根據梁漱溟的敘述,新文化運動前期國人對東西方文化的對比,多受這樣的觀點影響:西方人是征服自然,東方人是與自然融合。持這種觀點的人,他舉出有金子馬治、杜威、北聆吉。梁漱溟頗不以此種看法為然,在他看來,此種說法雖是事實,但“對于西方化實在有很大的忽略,不配作我們所要求的答案。我們且舉最容易看見的那西方社會上特異的彩色,如所謂 ‘自由’、‘平等’—— ‘德謨克拉西’的傾向——也是征服自然可以包括了的么?如果單去看他那物質上的燦爛,而蔑視社會生活的方面,又與同光間 ‘堅甲利兵’的見解有何高下呢?”[9]

梁漱溟自己對東西文化對比的看法,產生于1918年與張申府的談論,“我當時敘說我的意見,就是我觀察西方化有兩樣特長,所有西方化的特長都盡于此。我對這兩樣東西完全承認,所以我的提倡東方化與舊頭腦的拒絕西方化不同”[10]

請注意,他明確申明他雖然提倡東方文化,但不是拒絕西方文化,更不是反對西方文化。他所完全承認的西方文化的兩個特長是什么呢?他說:“所謂兩樣東西是什么呢?一個便是科學的方法,一個便是人的個性申展、社會性發達。前一個是西方學術上特別的精神,后一個是西方社會上特別的精神。張君聽著似乎不甚注意,但我自信甚堅,并且反覺得是獨有的見解了。”[11]梁漱溟的這個說法,在今天熟知“科學與民主”兩大口號的人看來,似無稀奇。然而,我們所注意的是,據梁漱溟說,他之提出這兩點,是在陳獨秀的總結之前,所以他在前面的話說完后接著說:“到民國九年看見《新青年》六卷一號陳獨秀君的《本志罪案之答辯書》說他們雜志同仁所有的罪案不過是擁護德賽兩位先生罷了?!?a href="#new-notef12" id="new-note12">[12]這表明,在1918年梁漱溟就已經看到西方文化的重要特點,并且這種看法與新青年派是一致的。尤其是他說“我對這兩樣東西完全承認”,完全贊成科學與民主,無怪乎艾愷認為,與文化融合派和全盤西化派相比,“梁漱溟的文化觀卻同陳獨秀的持論更為一致”[13]。

[1] 李石岑:《評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民鐸》1922年三卷三號。

[2] 孫道升:《現代中國哲學界之解剖》, 《國聞周報》1935年十二卷四十五期。

[3]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5頁。

[4] 同上書,第138頁。

[5] 《梁漱溟全集》第四卷,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38頁。

[6] 梁漱溟:《啟事》,《北京大學日刊》1918年10月31日,又載《梁漱溟全集》第四卷,第547頁。

[7] 《梁漱溟全集》第一卷,第332—333頁。

[8] 《梁漱溟全集》第一卷,第340頁。

[9] 《梁漱溟全集》第一卷,第347頁。

[10] 同上書,第349頁。

[11] 《梁漱溟全集》第一卷,第349頁。

[12] 同上書,第350頁。

[13] 艾愷:《最后的儒家》,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0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凭祥市| 淮安市| 双辽市| 且末县| 肇东市| 邛崃市| 五家渠市| 宽甸| 依安县| 拜泉县| 宁安市| 商丘市| 建湖县| 方正县| 哈尔滨市| 葫芦岛市| 承德县| 孙吴县| 林州市| 邵东县| 铜陵市| 九龙城区| 株洲市| 阿坝| 莲花县| 略阳县| 衡阳县| 饶河县| 呈贡县| 成武县| 彩票| 凌云县| 嘉善县| 尼玛县| 友谊县| 景德镇市| 贡山| 菏泽市| 格尔木市|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