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溫庭筠之詞集

溫庭筠之作品,據《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云:“溫庭筠《握蘭集》三卷,又《金筌集》十卷[1]、《詩集》五卷、《漢南真藁》十卷。”《宋史·藝文志》著錄云:“溫庭筠《漢南真藁》十卷,又《集》十四卷、《握蘭集》三卷、《記室備要》三卷、《詩集》五卷。”又著錄云:“《溫庭筠集》七卷。”世多以為《唐志》所著錄之《握蘭集》三卷、《金筌集》十卷即是溫氏之詞集。然據《溫飛卿詩集箋注》所附錄之康熙三十六年長洲顧嗣立跋云“今所見宋刻,止《金筌集》七卷、《別集》一卷、《金筌詞》一卷”,是飛卿詞集宋時但有一卷,則世所稱之《握蘭》、《金筌》二集,恐系兼詩文集言之,非專指詞集也。又《彊村叢書》收有《金奩集》一卷,卷首題名溫飛卿庭筠,世亦有誤以此即為《金筌集》者,然據《金奩集》所附鮑以文跋語云:“右《金奩集》一卷,計詞一百四十七闋,明正統辛酉海虞吳納所編《四朝名賢詞》之一也。編纂各分宮調,此他詞集及詞譜所未有。間取《全唐詩》校勘(按《全唐詩》曾匯輯唐五代詞附于書末),中雜韋莊四十七首、張泌一首、歐陽炯十六首,溫詞只八十三首,疑是前人匯集四人之作,非飛卿專集也。按飛卿有《握蘭》、《金荃》二集,《金奩》豈即《金荃》之訛耶?元本為梅禹金先生評點,余從錢塘汪氏借抄得之。”(按鮑氏謂《金奩》非飛卿專集,所言極是,然以《金奩》為《金荃》之訛,則非矣。)其后更有朱孝臧氏跋文云:“此鮑淥飲手稿,朱筆別紙附寫本后。按宋吉洲本《歐陽文忠公集》刻成于慶元二年,《近體樂府》校語引《尊前》、《金奩》諸集。陸放翁跋《金奩集》云:‘飛卿《南鄉子》八闋,語意工妙,殆可追配劉夢得《竹枝》,信一時杰作也。淳熙己酉立秋觀于國史院直廬。’此則更在慶元之前。蓋宋人雜取《花間集》中溫、韋諸家詞,各分宮調,以供歌唱,其意欲為《尊前》之續。故《菩薩蠻》注云:‘五首已見《尊前集》。’吳伯宛謂《尊前》就詞以注調,《金奩》依調以類詞,義例正相比附也。《南鄉子》本歐陽炯作,放翁目為溫詞,可見標題飛卿,由來已古。……丙辰三月谷雨日歸安朱孝臧。”據此可知題名溫飛卿之《金奩集》,實非飛卿專集,而為宋人雜取《花間》諸家之作所編之詞集,分宮調編排,取供歌唱者也。宋人不尚考據,故于各家姓名,亦不加訂正。題名溫飛卿,沿誤已久。王國維《唐五代二十一家詞輯》,有《金荃詞》一卷。跋文所云“錢唐丁氏善本書室藏有一百四十七闋本”者,實即《金奩集》也。《詞學季刊》第三卷第三號趙尊岳《詞籍提要》云:“丁氏善本書室藏書志《金荃詞》一卷,何夢華藏書,有無名氏跋,即淥飲此稿(按即前所錄《金奩集》后鮑淥飲之跋文)。蓋夢華據此迻錄,而掩其名,又臆改《金奩》為《金荃》也。”王國維氏所見者蓋即此本。是王氏所見者原為《金奩》,而《金奩》與《金荃》固較然為二也。王氏雖未詳加辨證,然以其中雜有韋莊、張泌、歐陽炯諸家之作頗多,故已知其不可據。王氏所輯《金荃詞》一卷,但以《花間集》為本,又從《尊前集》補一闋(按乃《菩薩蠻》“玉纖彈處真珠落”一首),從《草堂詩余》補一闋(按乃《木蘭花》“家臨長信往來道”一首,此詞實亦見《詩集》,題名《春曉曲》),從《詩集》補二闋(按乃《楊柳枝》“一尺深紅蒙曲塵”及“井底點燈深燭伊”二首,《詩集》中原題作《新添聲楊柳枝》),共七十闋。又林大椿校輯《唐五代詞》,所收溫庭筠詞七十闋,與王氏輯本全同。今日欲讀溫庭筠詞,求其可信,蓋盡于此矣。

[1] 《金筌集》俗多作《金荃集》,而《新唐書·藝文志》及《溫飛卿詩集箋注》附顧嗣立跋文所云之宋刻本,字皆作“筌”,似當以“筌”字為正。按“筌”,取魚竹器也。《莊子·外物》云:“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溫氏集名或用此意,世或因《握蘭集》之“蘭”字乃香草名,遂以“筌”字為誤,恐不可據。惟“筌”字俗寫亦可作“荃”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麻阳| 安福县| 米易县| 贵定县| 韩城市| 东源县| 瓦房店市| 晋江市| 偃师市| 大冶市| 霍山县| 外汇| 深水埗区| 勐海县| 郑州市| 临安市| 观塘区| 奉新县| 南开区| 弥渡县| 定安县| 偏关县| 万盛区| 拜泉县| 江北区| 阳城县| 石泉县| 濉溪县| 彭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龙胜| 宝丰县| 手游| 新龙县| 五寨县| 象山县| 忻城县| 从江县| 靖州|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