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鄉居民高等教育投資收益與風險研究:基于機會平等性視角
- 馬文武
- 717字
- 2020-11-13 09:59:08
1.1.6.2 城鄉二元結構與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
二元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是根據成熟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勞動力市場內部分割狀況提出的,但我國勞動力市場分割既有一般二元勞動力市場分割特點,更有城鄉二元結構特殊背景下,城鄉勞動力市場分割特點。因此,結合城鄉二元結構理論去解釋城鄉勞動力市場分割,對于研究我國城鄉居民高等教育個人投資收益與風險是必不可少的。
城鄉二元結構理論最早由阿瑟·劉易斯(Arthur Lewis, 1954)提出,他將發展中國家內部經濟分為兩部門:一個是現代城市經濟部門,以工業現代生產方式為主,主要在城市;另一個是傳統農業經濟部門,以農業傳統生產方式為主,主要在農村。與此同時,自然形成了兩個勞動力市場:一是農村勞動力市場,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處于隱性失業狀態,勞動者邊際生產力為零甚至為負數,該市場勞動者獲得該部門平均收入,等于維持生存所需最低費用,沒有任何社會保障和福利收入;二是城市勞動力市場,由于城市現代部門企業處于完全競爭狀態,按照利潤最大化原則生產商品,故城市部門勞動力市場上勞動者工資等于其邊際生產力,且城市勞動力市場擁有相對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和福利政策。由于現代部門獲得的利潤轉化為儲蓄和投資,現代部門會不斷擴張,對勞動力需求會增加;同時,由于城市勞動力市場工資高于農村勞動力市場工資,農村勞動力市場中處于隱性失業狀態的剩余勞動力會源源不斷流向城市勞動力市場,直到農村部門剩余勞動力轉移完畢、城鄉兩部門勞動力市場勞動者工資差距為零時,城鄉二元分割勞動力市場才會走向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
還有很多解釋勞動力市場分割的理論,如職位競爭理論、激進理論等,但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二元勞動力市場理論是最適合解釋我國勞動力市場分割狀況的,因此其他市場分割理論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