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鄉居民高等教育投資收益與風險研究:基于機會平等性視角
- 馬文武
- 1035字
- 2020-11-13 09:59:05
0.6 研究方法
本書的研究具有跨學科特點,涉及政治經濟學、教育經濟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在分析過程中,多處運用整體趨勢分析與內部對比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在時間維度上體現出了動態演化的分析方法特征,在空間維度上體現了結構對比的分析范式,在具體經驗分析和實證研究中采用了傳統的統計描述性方法和現代參數估計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對于具體方法簡要歸納如下:
第一,在本書整體行文思路上,采用的是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也是以此方法進行的謀篇布局。從本書的行文結構和邏輯進路來看,通篇布局是按照“基礎理論及分析框架構建—經驗分析—理論分析—實證分析—政策建議”的邏輯進路,將本書連成一體。
第二,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一種常見而又十分有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對于分析結果具有直觀、形象、易懂的特點。在本書,運用此方法,可以從很多維度對我國居民進行比較分析,如本書從城鄉、不同時段、不同性別、不同學歷、不同計量方法結果等對相關問題進行直觀對比分析。
第三,整體分析與局部分析結合。這一方法強調的是先從整體層面對問題宏觀現狀、趨勢等特點進行分析,然后再從微觀結構上運用其他方法進行研究。如本書多處都是先從全國整體層面考察整體結果,然后再從局部上進行城鄉比較分析、分階段比較分析、分教育學歷(大學與非大學)比較分析、分性別比較分析等這種整體宏觀層面與局部微觀層面相結合的分析思路。由于研究視角的微觀特性,本書落腳點還是在個人(家庭)的投資和風險分析。
第四,采用社會分層的分析方法。社會學關于社會分層研究中有兩種基本的分層方法,一是關系式社會分層,二是等級式社會分層。本書采用的是等級式社會分層,而等級式社會分層又包含以收入等級分層和以社會身份分層。鑒于本書的研究與收入有緊密關系的特點,選擇的是以收入等級分層進行研究,以對各個收入等級不同的階層的個人高等教育投資收益和風險進行比較研究。
第五,從分析時態上,采用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對于高等教育個人投資收益與風險的研究,采用動態的趨勢演化分析和靜態的時段比較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不僅能夠對每一階段高等教育個人投資收益與風險狀況進行準確的把握,還能夠對其發展變化趨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于相關問題能從歷史維度進行具體把握。
第六,在計量分析中,采用各種現代計量方法,如對樣本偏差處理的赫克曼方法(Heckit method)、對高等教育個人投資收益與風險的分位數回歸法、對城鄉高等教育個人投資收益差距的Oaxaca-Blinder分解法等,都是現代計量學中比較前沿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