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影響研究作者名: 臧敦剛 劉艷 宋坤 羅雨柯本章字數: 611字更新時間: 2021-04-19 17:27:53
第三節 主要的研究內容及框架
一、研究的目的
本書主要研究互聯網金融給傳統型農村金融機構帶來了哪些沖擊,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研究基于互聯網金融相關理論、農村金融市場理論、農村金融創新理論和理性小農假設的基礎,對傳統型農村金融機構的情況及其發展中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著重分析互聯網金融對四川省傳統型農村金融機構的沖擊,以及四川省傳統型農村金融機構如何應對,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二、研究框架
研究遵循應用經濟學研究的一般過程。首先,緊跟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廣泛挖掘和科學吸收國內外已有的理論資源和經驗,將其作為本書的理論基礎;其次,分析傳統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和問題;再次,總結國際肯尼亞手機銀行等普惠性金融發展模式的成功經驗;最后,分析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型農村金融機構造成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三、主要觀點
第一,目前,傳統型農村金融機構在市場定位、經營規模、業務構成等方面仍然具有優勢,傳統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創新是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創新的主要方面。由于傳統型農村金融機構占據著較大的市場份額,因此創新傳統型農村金融機構有利于解決農村地區長期的金融資源供需矛盾,是破解當前我國農村金融困境的根本途徑。
第二,互聯網金融的浪潮正從城市涌向農村,影響著農村的經濟金融生態。雖然短期內傳統型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村市場的主導地位還難以被撼動,但其也必須直面金融脫媒、信息脫媒、支付脫媒、客戶關系脫媒等由互聯網所帶來的影響和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