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院校體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 陳建嘉
- 2827字
- 2020-11-06 11:18:59
氣硬排結合教學在排球墊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
摘要:筆者在高校公共體育選修課排球墊球教學中,分別采用以氣排球、硬式排球相結合的教學與單純硬式排球教學進行教學實驗對比,在實驗的第二周、第四周對學習的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表明:氣排球、硬式排球相結合的教學效果較好,特別是在教學的初期階段,氣排球、硬式排球相結合,非常有利于學生掌握墊球技術。建議在墊球教學中采用氣排球與硬式排球相結合的方法。
關鍵詞:氣硬排結合;排球;墊球教學
排球作為三大球之一,由于其具有高度觀賞性、集體性,以及我國女排曾經取得的輝煌成績,使我國排球運動風靡一時,參與排球運動的人數較多。但隨著普通高校公共體育選修課的進一步深入,許多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進入校園,如網球、羽毛球、定向越野等戶外運動越來越受到學生的喜歡,而作為傳統項目的排球運動則面臨挑戰。另外,傳統的排球教學以硬式排球為主,硬式排球球體較硬,在墊球過程中,致使手臂容易出現瘀血紅腫,造成疼痛。特別是在天氣寒冷的情況下,學生在墊球時往往會出現膽怯、畏懼疼痛的心理,學習效果較差,導致大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了排球在高校校園的廣泛開展。氣排球相對硬式排球,材質輕軟、氣壓較小、球速飛行較慢、擊打時無疼痛感;但由于較輕,受風速影響較大,不適宜在室外進行比賽,對場地要求較高,不利于排球運動的普及。
因此,本研究借助氣排球和硬式排球的特點,在排球墊球教學中做了有益的嘗試,旨在提高大學生排球的學習效果和運動興趣,以促進排球運動在大學校園健康、有序地開展。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實驗對象
本研究以四川農業大學2013級公共體育排球選修課的80名學生為實驗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法
本研究選取四川農業大學2013級公共體育排球選修課的1班共40人為實驗組,采用氣排球和硬式排球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墊球教學;2班共40人為對照組,采用傳統的硬式排球進行墊球教學。整個實驗過程共4周,8學時。實驗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進行身體素質測試(4×10米往返跑、原地推鉛球、男子引體向上/女子仰臥起坐)和自墊球測試。實驗的第2周測試兩組的自墊球(數量和技術技評)。實驗后,進行身體素質測試(4×10米往返跑、原地推鉛球、男子引體向上/女子仰臥起坐)和兩人對墊球技術測試(數量和技術技評)。實驗前兩組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自墊球測試結果,經T檢驗后無顯著性差異。在教學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均采用統一的教材、相同的學時和教師。
1.2.2 訪談法
實驗前、后,對參加實驗的學生進行座談,了解學生對實驗的看法和實驗前后的自我感受。
1.2.3 數理統計法
本研究運用Excel 2003和SPSS 17.0,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進行配對U檢驗和兩獨立樣本T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結果分析
由表1可知,經過4周的實驗后,實驗前后兩組學生各項身體素質指標均無變化。4×10米往返跑、原地推鉛球、引體向上(男子)/仰臥起坐(女子)三項指標,實驗組和對照組變化不明顯,均無明顯差異(P>0.05)。
表1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身體素質統計

2.2 實驗第2周兩組學生自墊球測試結果分析
2.2.1 實驗第2周自墊球數量測試結果分析
自墊球是反映學生墊球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由表2可知,在實驗的第2周,對自墊球進行測試,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自墊球數量上,均呈顯著性差異(P<0.05)。數據表明,采用氣排球和硬式排球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自墊球數量上要明顯高于單純用硬式排球進行自墊球教學的學生。
表2 實驗第2周兩組學生自墊球數量統計表(M±SD)

注:*表示P<0.05有顯著性差異;表示P<0.01, **差異非常顯著。
2.2.2 實驗第2周自墊球質量測試結果分析
技術評定是反映學生掌握運動技術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表3列出實驗后第2周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自墊球質量的比較數據,男生經過2周的墊球學習后,實驗組與對照組自墊球的技術評定呈顯著差異(P<0.05);而女生組自墊球技術評定差異非常明顯,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由數據可知,氣排球和硬式排球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與傳統的硬式排球教學相比,更有利于學生對自墊球技術動作的掌握,尤其是女生。
表3 實驗第2周兩組學生自墊球技術評定統計(單位:人次)

2.3 實驗后兩組學生墊球的測試結果分析
2.3.1 實驗后墊球數量測試結果分析
兩人對墊球是墊球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可以反映出學生球性的好壞和墊球動作掌握的程度,而數量是反映動作熟練程度的標志。由表4可知,女生經過4周的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兩人對墊球達標數量上呈顯著差異(P<0.05)。而男生在兩人對墊球數量上,沒有差異性(P>0.05)。在兩人對墊球上,氣排球和硬式排球相結合的教學好于單純的硬式排球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女生的對墊球數量。
表4 實驗后兩組學生墊球數量統計(M±SD)(單位:次)

注:*表示P<0.05,有顯著性差異;**表示P<0.01,差異非常顯著。
2.3.2 實驗后對墊球的技評測試結果分析
技術評定可以反映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好壞。由表5可知,經過4周的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在技術評定上均呈顯著性差異(P<0.05)。數據說明,氣排球和硬式排球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更有益于學生掌握對墊球技術。
表5 實驗后兩組學生墊球技術評定統計(單位:人次)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第一,氣排球和硬式排球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方面,可以根據學生、場地、器材等情況,自由選擇。
第二,在教學初期,采用氣排球和硬式排球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墊球教學,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特別是有助于女生迅速掌握墊球技術動作。
第三,氣排球和硬式排球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墊球技術,教學效果好于單純的硬式排球教學。
3.2 建議
第一,采用硬式排球和氣排球教學在提高身體素質方面沒有差異,因此,在排球教學中,可以根據不同的授課對象,選擇不同材質的排球。
第二,在天氣較冷或者女生較多的班級,建議采用氣排球和硬式排球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墊球教學,減少硬式排球帶來的畏懼心理,幫助學生迅速掌握技術動作,提高學生的排球興趣,促進排球運動在高校校園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元平.軟式排球運動在高校休閑體育中的價值[J].體育科學研究,2007, 11(2):93-95.
[2]王清梅.天津市普通高校軟式排球教學現狀的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0, 27(5):132-134.
[3]馬丙奎,趙海龍,劉勇.軟硬兼施:軟硬排結合教學對硬排傳球效果影響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 18(8):9-10.
[4]鄭旗,李吉慧.現代體育科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295-318.
[5]祁國鷹,等.體育統計應用案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21-35.
[6]張興林.對免充氣軟式排球的認識及其與硬排球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應用比較[D].北京體育大學,2001.
[7]黃斌.采用軟式排球與傳統排球授課對教學效果影響的比較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 36(1):124-125.
[8]王革.軟式與硬式排球技術教學實驗對比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報,2005, 28(2):28-32.
[9]靳小雨,等.軟、硬式排球前后教學效果的實驗論證和教學進度安排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2, 17(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