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劃與物流精益改善之道
- 于曉光
- 720字
- 2020-05-13 18:42:59
1.1 計劃與物流系統運作規劃
計劃與物流運作規劃是計劃與物流咨詢的第一步,這是一個跨部門的供應鏈頂層設計流程,需要計劃部、銷售部、采購部三方部長一級參與,需要收集大量的數據來支持決策,包含以下5個步驟:
第一步:產業鏈分析。
品牌制造商從總體上分析最終客戶需求、渠道需求、自制能力、供應商及二級供應商的供貨周期,找出影響交付的關鍵因素。圖1-2是對家電行業的產業鏈分析,這一步主要是分析消費者、銷售終端、經銷商、品牌制造商、供應商的需求和計劃模式。

圖1-2 對家電行業的產業鏈分析
第二步:價值流分析。
價值流分析包括宏觀價值流和微觀價值流分析,宏觀價值流分析繪制企業層面的價值流圖,分析影響交期的原因,包含當前預測模式、訂單接收、主計劃、車間計劃、采購計劃各個環節,這一步主要是分析各個環節的交付周期。如圖1-3所示。

圖1-3 車間價值流分析
針對不能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線和車間,采用微觀流程圖的形式進行分析,找出影響車間準時交付的原因并加以改善。如圖1-4所示。

圖1-4 車間微觀流程圖
第三步:成品交付分析。
分析成品產品的組合及銷量,以及需求波動,將產品進行ABC分類,制定不同的交付策略。如圖1-5所示。

圖1-5 成品產品的組合及銷量
根據前面的內容,制定每一種產品的交付策略,包含按訂單制造、按庫存備貨、按訂單裝配、按訂單設計等制造策略。
第四步:制造能力與需求匹配策略。
根據成品的壽命周期、需求穩定性、制造成本,合理確定需求-制造能力匹配策略。常見的有三類制造策略:制造與需求匹配、制造能力均衡、混合制造策略。如圖1-6所示。

圖1-6 需求-制造能力匹配策略
第五步:零部件交付策略。
根據成品的交付模式,零件的交付周期和制造批量,制定零件的交付策略、備庫方式或根據訂單制造、訂單裝配。具體內容在第二章詳細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