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寺一菩提:古寺探秘之旅
- 高偉
- 687字
- 2020-05-21 18:02:06
竹林精舍
佛陀成道之后,四處奔波宣揚教理,跟隨弘法的弟子常有數百人。他們沒有固定休息的地方,白天在山邊、樹下學道,晚上在頹垣、破屋住宿。特別是印度北部每年有三個月的雨季,雨季應該有固定的地方安居一處,這便是結夏安居和精舍的起源。而竹林精舍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供佛教徒專用的建筑物,它也是后來佛教寺院的前身。佛陀時期,著名的有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吠舍離的大林精舍和舍衛城的祇園精舍,都是當時很活躍的修行和學道中心。
摩揭陀王國又稱摩揭、摩羯陀,是古代中印度王國,佛陀時代印度四大國之一。鼎盛于頻毗婆羅王和阿阇世王時期,疆域包括恒河南岸,國都在王舍城。佛陀經常在摩揭陀。佛教史上的王舍城結集、華氏城結集都在摩揭陀,因此摩揭陀是印度重要佛教圣地之一。當年佛陀帶了三迦葉兄弟和徒眾千人,到摩揭陀國去,頻毗婆羅王恭敬迎接,虔誠皈依,并且在王舍城修建了竹林精舍,獻給佛陀。除了供養護持佛陀與僧團之外,頻毗婆羅王經常到精舍請示佛法。如在《方廣大莊嚴經》卷十二中記載,佛陀對國王宣說五蘊虛妄、三界不實,與一切無常的道理;頻毗婆羅王當下證得法眼凈,欣然請佛傳授五戒。朝中的文武百官以及一般老百姓也都爭相來皈依佛陀,求受五戒。
《持世經》《佛說光明童子因緣經》《佛說轉有經》《佛說般舟三昧經》《持人菩薩經》《私呵昧經》《佛說大方等修多羅王經》等,都是佛陀在竹林精舍時所說。

竹林精舍現是在一個公園,一進入便會看到這樣一座金色的房屋,內有一尊佛陀塑像。花一些錢,請一張金紙,往佛像上貼。終于明白“給臉上貼金”這句話的來歷

竹林精舍中央的迦蘭陀湖,佛陀和弟子們在此沐浴、洗衣,在湖岸行禪

迦蘭陀湖

迦蘭陀湖邊的佛陀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