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對猶太人的偏見
在真正認識一些猶太朋友之前,我對猶太人有些偏見,其中之一就是認為猶太人的團結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我后來才發覺,猶太人如此團結在一起的背景因素是多么復雜。過去數百年,猶太人分散在世界各地,因此,不僅彼此的外貌不同,也有著文化差異。
猶太人起源自兩個主要族群,一是阿什肯納茲猶太人(Ashkenazi Jews,指來自俄羅斯及歐洲的猶太人),一是塞法迪猶太人(Sephardic Jews,指來自西班牙、葡萄牙,北非、中東的猶太人)。他們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中成長,這樣的差異跟韓國來自忠清道、全羅道、慶尚道、江原道、濟州道等鄉下地方的人們,聚集到首都圈時所感受到的疏離感有著天壤之別。
我對猶太人的另一個偏見,就是認為猶太人自信心的來源是他們自認為是上帝的子民。但是,我在接觸過許多猶太人之后,才發覺這個想法并不正確。
我的猶太朋友邁哈爾在大學數學系擔任助理教授,他曾說:“我的人生由我自己選擇。我最相信和遵循的人也是我自己。”
邁哈爾是俄裔猶太人,他親眼看見過經歷猶太人大屠殺迫害的祖父母,以及受到俄羅斯政府迫害的父母這兩代人所遭受的苦難。因此,在邁哈爾中學三年級移居到以色列后,他唯一相信的人只有自己。
事實上,許多猶太人并不相信上帝。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也是猶太人大屠殺幸存者的埃利·威塞爾(Eli Wiesel)在他取材于自身經歷的著作《夜》中寫道:“我把時間拆開成一小時一小時地活下來。連猶太拉比也出言咒罵。我聽到他們說上帝不再與我們同在了。”
過去,雖然許多猶太人受到迫害,懇切地向上帝祈禱,但是上帝對于猶太人面對的不幸也無能為力。于是,經歷了無盡痛苦之后的挫敗和失落感,一些猶太人選擇相信自己而非上帝。
如果猶太人不是全部信仰上帝,身為上帝子民不是他們自信心來源的話,那么猶太人所擁有的自信心又從何而來?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這群有著不同長相與背景,以及異質文化的猶太人,緊緊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