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1)

經濟持續增長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然而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有所不同。在工業化初期,經濟增長主要靠增加要素投入來實現;在工業化日趨完善的階段,通過資本流向生產率較高的產業部門加速經濟增長;而隨著工業化的完成,創新則成為實現經濟內涵式增長的主要因素。對于一個經濟體而言,創新推動經濟發展需要通過企業、產業和國家三個層次來實現。

一、企業:創新決定活力與生命力

企業是國家經濟活動的最基本的單位。只有企業充滿活力,得到生長和發展壯大,國家經濟才能夠蓬勃向上。進入21世紀,企業的生長和發展已不能走傳統的老路。那么,新路在何方?答案可能是多樣的,但是只有一個最能通向成功的道路,那就是創新。這一概念最初由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提出。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把創新看成是企業生存之路、發展之路、希望之路{1}。

(一)技術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在當代企業的發展中,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企業家的形成、企業家精神的發展常常是和技術創新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企業家精神一般指企業家所具備的創新和創業精神,也指一項創新和事業的推進和發展。

新企業在創新實施的過程中得以誕生和發展,創業和發展的需要會推動更多的技術創新活動。沒有企業家精神,創新和經濟發展只能在常規的管理下緩慢地進行,而缺少生氣勃勃的活力。企業家精神的重要,特別表現在高技術創新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上。近些年來,一批新興高科技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大大推動了高新技術成果的商品化和產業化,為國家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新科技企業

新科技企業的蓬勃生長與發展,是技術創新的直接產物,它是近幾十年來企業發展中最為活躍和最富生氣的方面。在促進經濟增長、就業增加、國際競爭能力提高和社會進步等方面,新科技企業正在顯示出巨大的威力和潛力。新科技企業的創辦必須具備三個必要非充分的條件:

(1)有現有的或潛在的市場。

(2)有一項或多項現行的或新的技術,可被包含在滿足該市場的產品和服務中。

(3)有一個企業家或者一組企業家能抓住機會去實現,并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新科技企業在美國的硅谷最先得到發展,后來蔓延到美國的各地。這種旺盛的高科技創業精神對促進美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日本和歐洲國家,新科技企業的發展十分迅速,在促進這些國家的技術創新中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新科技企業具有如下特點。

(1)創新強、風險大、成功率低。新科技企業的根本特點是從事技術創新,因為這是一項充滿風險的事業,所以也有人稱新科技企業為“風險企業”,失敗當然是不可避免的。據美國的有關專家研究,美國的新科技企業,10個中有2個完全失敗,6個經受挫折,只有2個可獲得成功,成功率一般只為20%~30%。但是,也有學者認為,由于對創新過程管理和政策的改善,風險是可以化解的,成功率因而大大增加。

(2)一旦成功,社會經濟效益驚人。新科技企業的創新如能成功,就能迅速擴展國內外市場,獲得驚人的社會效益,從而促企業興旺發達。據統計,在美國1970—1979年形成的1300多家新科技企業中,有72家最初總共僅有2億美元資金,而1979年營業額達60億美元。這些企業還創造了13萬個就業機會和9億美元的出口收入,使政府獲得4.50億美元的稅收。1980—1989年的營業額累積達5000多億美元,外銷金額為1000多億美元,所得稅累積400億美元。據有關專家研究,成功的新科技企業的產值增長率相當高,處在興旺發展時,每年以35%~45%的速度增長。

(3)知識技術密集、高級人才薈萃。新科技企業要成功,主要依靠技術知識的優勢,人才的素質要求很高,特別需要足夠的有創新開拓精神的高級技術人才。新科技企業的創業者因而大多獲得過理、工科的碩士學位,雇員也大多受過高等教育。

(4)信息靈、應變能力強。既然創新是向未開拓的領域進行的探索性的工作,潛在著許多失敗和危險,在決策時就必須擁有足夠數量和質量的信息。在創新過程中,更需要高度的信息投入,才能使研制工作不斷適應變化的環境而達到成功。

(5)需要風險投資。創新有風險,同時創辦新科技企業的企業家一般沒有辦企業的經歷,因而沒有原來商業成就和信譽的保證,這就很難從銀行等正式金融渠道獲得資金。只有有了風險投資,頗具慧眼的風險投資家才肯為新科技企業的創辦提供支持。

2. 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是20世紀下半葉技術創新和企業家精神蓬勃發展的產物,是用以推動技術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發展的重要手段。從廣義上說,風險投資是指對風險大的項目的投資。很顯然,高風險項目如果沒有潛在的高收益是不會有吸引力的。在經濟活動中,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活動主要體現在創新上,因此,在一些國家,人們把與創新活動聯系在一起的投資稱為風險投資。在創新活動中,高技術創新最具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風險投資因而大多集中在高技術創新項目上。

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作用,并不僅僅在于它提供了技術創新所需的資金,而且在于它極大地改變了創新產生的方式。按照熊彼特主義經濟學家的看法,存在公司式創新和企業家式創新兩種主要方式。在企業家式創新的情況下,企業家是創新過程的推動者。他們或者利用科學形成的設想,或者采用技術訣竅來開發新產品和開拓新市場。由這類創新所引起的技術和組織上的變化會形成一股強大的潮流,推動許多新產業的產生,促使某些老產業的振興或某些老產業的消亡。在公司式創新的情況下,大公司在專門的研究實驗室內組織R&D活動,使創新過程內部化。這些公司使用內部R&D以使自己處于新技術的前沿領域并形成持續的創新浪潮。大公司的這種創新內部化使技術變化變成了一種偶然性較少、連續性較強的過程。近年來,許多分析家認為,在大、小機構之間存在著一種互補性。根據這種看法,大公司和大學建立創新所必要的科技基礎,其功能作為技術變化的“孵化組織”。然后,這些技術機會,被小型企業家式公司所利用并使之達到商品化。大、小機構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兩種渠道促進:一是直接渠道,如人員的流動及技術和管理能力的轉移;二是間接渠道,如非正式的信息交換,研究文獻的交換,及生產者、供給商、零售商之間的業務關系等。大機構和小企業因而以一種動態的、互補的方式各自在創新過程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風險投資的興起推動了一種新的創新模式——風險投資式創新的出現和發展。這類創新把公司式創新和企業家式創新中的因素結合起來,促進二者之間的動態互補性。網絡是風險投資式創新的重要特點。風險投資家位于網絡的中心,其作用是促進大公司、大學、金融機構和其他各種組織之間的聯系,把各種組織中的人力和資源匹配起來以促進新企業的生成。風險投資式創新可以克服企業家式創新和公司式創新的許多障礙。

比如,在企業家式創新中,創新是以一種獨特的非組織的方式出現的,企業家不得不去組織創業的過程,尋求資金、購置設施等,常常是孤掌難鳴。風險投資家把資源和接觸帶入了這一過程,就能幫助減少創業的信息和機會成本。公司式創新常常碰到的難題是大公司組織上的僵化,風險投資式創新可以以一種相對流動和靈活的組織環境取代大公司的功能專門化和信息流動特點。這種靈活環境的特征是:經常的調整、分散的決策、高度的信息流動。

風險投資式創新已在推動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個人計算機產業和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位于硅谷的仙童半導體公司是最早的由風險投資資助的公司之一,它為硅谷創新公司的出現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除本身對半導體技術創新做出的貢獻外,仙童還成為一個“孵化”外溢型企業家和風險投資家的重要組織。據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估計,從仙童公司“外溢出去”的半導體公司達80多個。個人計算機一直是大公司所忽視的領域,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也只有幾家小型企業家式公司在剛剛萌發的市場上探索。當時,“蘋果電腦”的創始人喬白斯和奧斯尼雅克在一間簡陋的汽車庫里研制出一種計算機,在很小的市場上銷售。1977年,風險投資家瓦倫西亞為這個新公司的創辦提供了種子資金,他利用其關系,促進兩個創辦人和曾在仙童公司和英特爾公司工作過的優秀的技術經營家馬庫拉密切聯系。然后,他又說服一家更著名的文諾克風險公司投資于蘋果,因而后來有更多的投資者跟著加入。通過把企業家與金融資源和優秀經營者聯系起來,風險投資在開辟個人計算機的新市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世紀70年代,雖然一系列的科學突破為生物技術的商品化創造了可能,但很少人認識到生物技術的經濟潛力。1976年,風險投資家斯旺森與著名的生物學家博耶一起創辦了“基因技術”公司,公司的迅速成功不僅推動了一批新的小公司的創立,而且也激發了一些大的化工和藥物公司進入生物技術領域。由于小公司的領先地位和大公司在補充卓越人才方面的困難,大公司不得不與小公司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為了尋找潛在的戰略伙伴,大公司也常常利用風險投資的幫助。1985年,美國已建起400多家生物技術公司,其中大部分是依靠風險投資起家的。

美國是風險投資發展得最早、最快的國家。l985年,美國的風險投資機構達550個,風險投資金額達200億美元。風險投資的基金源于何處,不同的國家不很相同,有的主要來源于政府的支持,有的較為多樣化。以美國為例,其風險投資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獨立民間基金、公司風險資本基金和小企業投資公司。獨立民間基金的主要來源是養老基金、外國投資者、公司、個人及家庭、保險公司、捐贈及基金會等。其中,養老基金最活躍,1986年提供的資金接近50%。公司風險資本基金是由主要的工業和金融業公司撥款成立的,其經濟實體被稱為風險投資分公司。這些分公司投資的主要動機是獵取新技術、進入新市場或從事多種經營。小企業投資公司是政府提供資金給那些從事中、小公司金融業務的民間組織。政府主管該項基金的部門——中、小企業局,以低利率貸款的形式借給小企業投資公司,后者通過風險貸款收取更高的利息。

3. 孵化器

孵化器是“孵化”創新和新企業的組織形式。它是為創新者創新和創業者在創業初期減輕風險、培育可在激烈的經濟競爭中獨立生存的企業的一種服務性機構。它一般由可做研究試驗場地、車間、辦公室的房屋和通信、打字等辦公設施及一些行政、經營專家和秘書人員等構成。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為經過選擇進入孵化器的創新項目或新建企業提供低息租金的房屋、辦公設備和勞務方面的幫助,協助新企業獲取技術資金和信息,幫助客戶制訂、評審、修訂業務計劃,組織必要的培訓以提高創業者的各種技能,使新企業能在幾年內離開孵化器獨立經營。

雖然孵化器的最早創立主要是考慮到新高科技企業創辦的高度風險性及科技企業家的缺少創業經驗,但隨著發展,更多的目標已被融入創建孵化器之中。據美國孵化器協會作的一項調查表明,美國孵化器的經營者建立孵化器的目的依次是(按重要程度排列):為新企業的創辦創造良好的環境、為地方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社區發展做出貢獻、促使地方經濟發展多樣化、促進技術轉移、加快研究成果的商業化等。由于創辦或資助單位的不同,他們辦孵化器的興趣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大學創辦的孵化器中,大部分把促進技術轉移、加速研究成果的商品化作為主要目的之一;而地方政府資助的孵化器,增加就業是主要目標。對于那些由營利性機構資助的孵化器,它們則很少考慮為地方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為地方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除了“孵化”新的高技術企業的孵化器之外,美國還出現了一些鄉村孵化器,其目的主要是為低收入地區創造就業機會,即希望小型低技術企業能為經濟上處于困境的人提供新的就業途徑。

大多數孵化器都是非營利性的,以為新企業提供好服務為首要目的,提供下列主要服務。

(1)一般性服務:提供建筑物,包括辦公室、會議室、研究試驗場地、經營場地、倉儲、業務圖書館等。提供設施,包括計算機、傳真機、電話、復印機、辦公設施、聲像設備等。

(2)管理和專項服務:最主要的是業務計劃,政府撥款和貸款手續,幫助客戶獲取種子資金和周轉資金。此外,有的還提供研究開發、計算機精密加工、計算機培訓、法律、會計、股票和債券、市場營銷、國際貿易、專利代理等方面的服務。

在孵化器提供的服務中,有些是通過與外部機構組成的網絡進行的。服務一般是有償的,并且大多數服務費用是以租金的形式收取的。為了保證新企業的不斷孵化,經過一段時間(一般為2~3年),孵化的企業如已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它們必須畢業并離開孵化器。美國有些孵化器明確規定,對那些達到畢業標準或到了畢業年限還待在孵化器中的企業將逐年增加租金。

(二)企業與技術創新

1. 大企業

大企業是由小企業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其發展靠什么?靠產品,靠有競爭力的產品。正是不斷的技術創新,使企業能推出一代一代的新產品,擴大了市場,增加了利潤,導致企業的發展壯大。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任何大企業都是通過技術創新之路發展起來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都县| 聂荣县| 漯河市| 达拉特旗| 张家界市| 嘉黎县| 班戈县| 石屏县| 镇远县| 湖北省| 永兴县| 林口县| 达日县| 嵩明县| 茂名市| 永安市| 绥德县| 中阳县| 蒙自县| 萍乡市| 离岛区| 邵阳市| 马公市| 济源市| 天水市| 禹城市| 松桃| 临颍县| 闸北区| 襄樊市| 仁寿县| 乌鲁木齐市| 新干县| 济源市| 西林县| 塔城市| 房产| 四平市| 龙江县| 丰城市|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