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講透孫子兵法(全4冊)
- 華杉
- 975字
- 2020-05-11 18:38:15
13 針對敵將的激怒法
原文
怒①而撓②之,卑而驕之。
注釋
① 怒:文中的怒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敵人自怒;一種是我激敵人怒。
② 撓:彎曲而不能發揮力量。
譯文
敵人易怒,就屈撓它;敵人卑怯,就使它驕傲。
汜水之戰
楚漢之爭時,項羽在成皋與劉邦對峙,僵持不下,劉邦就轉而騷擾項羽的后方。
項羽被迫率軍去保護補給線。臨行前,他委任曹咎守成皋,并仔細叮囑他不要與漢軍交戰。項羽走后,劉邦就在成皋城邊專門筑了一個高臺,每日在臺上羞辱楚軍。曹咎終于沉不住氣了,率軍出戰。楚軍渡過汜水,剛渡到一半時,漢軍就來了個標準水戰戰術:半渡而擊。楚軍大敗,成皋失陷,戰局平衡就此打破,曹咎也愧見項羽,在河邊自刎而死。
曹咎

楚漢時期項羽手下將領。在項梁、項羽叔侄還沒有起義時,曹咎因幫忙寫信,為項氏的項梁抵罪,而受到項氏的信任,被項羽重用。









華杉詳解
“怒而撓之”就是我們常說的激將法,對剛烈易怒的敵將特別好用。
曹咎已經被項羽強調了很多次不要出戰,但他還是忍不住,就為了解一時之恨,逞一時快意,本來要干的最重要的事也不顧了。結果恨沒解,把自己的命搭進去了。
其實曹咎的錯誤,我們很多人也會犯,一旦氣憤達到了一定程度,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發泄,畢竟撒氣很痛快,忍氣很難受。但越是這種時候,就越見控制情緒的重要性。與曹咎相比,劉邦的皇后呂雉就很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就是“本謀意識”。劉邦死后,匈奴冒頓又開始打漢朝的主意,他特意寫了一封言辭極為不敬的國書給呂后,上面寫道:“孤僨之君,……愿游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無。”大意就是,我老婆死了,你老公沒了,不如咱倆成親如何?
群臣激憤,樊噲說:“我愿意帶著十萬精兵,橫掃匈奴。”呂雉身為太后,收到這樣的信當然也很生氣,但她沉住氣,沒忘掉自己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策略是維護漢初的穩定。于是她給冒頓回信說:“感謝單于還惦記著我們哪。不過我們這兒有什么可以招待單于您呢?想來只有雄關萬山、兵馬甲士可供一觀吧。單于一定想來游玩,詩書雅頌都沒啥意思,只有將士們陪您‘游獵’。我年老氣衰,發齒脫落,但是要打獵,還是樂意跟大家一起娛樂娛樂!”冒頓看到呂后大局在握,只好作罷,賠禮修好。
其實不只是憤怒,生活中的很多干擾都會令我們離本謀和初心越來越遠。這種時候,我們就該謹記我們最根本的目標,要拒絕沖動,拒絕誘惑,排除干擾,堅持本謀,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