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講透孫子兵法(全4冊)
- 華杉
- 957字
- 2020-05-11 18:38:15
14 疲勞戰的打法
原文
佚①而勞之。
注釋
① 佚:通“逸”,安逸。
譯文
如果敵人休整充分,就使他們疲勞。
歷史故事
柏舉之戰
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在奪取國家政權后,就有了向外擴張、與他國爭霸的雄心。楚國是與吳國接壤的大國,于是吳王便決定攻打楚國。
為了削弱楚軍的力量,吳王闔閭向伍子胥討教戰略戰術,伍子胥便獻計分兵作戰,讓楚軍疲于奔命。闔閭依計而行,以一支軍隊攻打夷、潛等地,引得楚軍來救,楚軍一到,吳軍就退了。然后吳國又用另一支軍隊攻打圍弦,楚軍來后,吳軍又退了。如此反反復復,讓楚軍“一歲而七奔命”,最后在關鍵一戰中敗給吳國。
闔閭

春秋末期吳國君主和軍事統帥。闔閭在一系列與楚國的戰爭中,數度獲勝,是春秋戰國時代第一個攻克他國都城的人。但在后來的吳越戰爭中,闔閭被越大夫斬落腳趾,重傷而死。
伍子胥

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伍子胥本是楚國人,楚王聽信讒言殺害伍子胥家人,于是他逃到吳國。在吳國,他輔佐吳王成為一霸,但最終仍被讒言所害,被闔閭之子夫差命令自殺。







華杉詳解
從前面的幾條計策可以看出,孫子的計謀都不復雜,兵法也都很簡單,困難的,其實是領導者的判斷。比如吳軍來了,楚將怎么知道他是來騷擾的,還是來總攻的呢?實際上這個答案沒人知道,也沒人敢確定。
這時怎么辦?那就要胸中有全局,時刻記住:是我要調動敵人,不要讓敵人調動我。比如李牧防匈奴,堅壁清野,城門一關,任對方如何挑釁,我沒準備好,我就不出戰。一年沒準備好,就一年不戰;十年沒準備好,就十年不戰。哪天準備好了,時機到了,就一戰而定。李牧這樣做,就是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保護好了自己。
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再來想方設法引誘敵人失誤。楚軍未必不能像李牧那樣,不管吳軍怎么挑釁,都閉門不出。可惜楚國的領導者在兵法上是個無能之輩,這就是敵人的一個重大失誤,吳軍很好地利用了這一點。
古人看的都是同一本兵法,都會背,但差距怎么這么大呢?說來說去,還是判斷的問題。是判斷不了敵情嗎?不,表面上是對敵情沒判斷,本質上是對自己沒判斷。我們只要對自己判斷清楚了,任他什么敵情,我自然知道該怎么辦。就像我們做選擇題時,總是會遇到干擾選項故意影響我們的判斷,且這些錯誤選項跟正確答案看起來很像。如果我們記不清楚知識點,很容易就被迷惑了。但只要記住了根本的知識點,任他選項怎么干擾,我們自然知道該怎么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