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責任體現忠誠,能力體現價值(1)
- 責任勝于能力
- 李金水
- 5481字
- 2014-01-08 11:15:08
履行職責就是最大的忠誠
忠誠、敬業越來越成為企業最為看重和關注的工作品質。與公司共患難、千方百計地維護公司的利益、站在老板的立場考慮問題……這些固然都是忠誠于公司、老板的具體表現,但是,在這些方面有所表現必須以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作為基本前提。公司需要忠誠的員工,但公司首先需要能夠創造價值的員工。能否很好地履行職責就成為評價員工合格與否的重要標準。從這個意義上講,履行職責就是最大的忠誠。
履行職責,是對一個員工最基本的要求,當然也是一個最重要的要求。很多人并不能很好地完成這一基本要求。事實上,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履行自己的職責。履行職責給了每一個人表現自己對公司、對老板忠誠的機會,因為每一個人在工作中都有履行職責的義務。同時,履行職責也成為每一個想成為忠誠之人的一種自我激勵:你能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履行職責,你就可以成為忠誠者。
履行職責,當然需要具備履行職責的相應的能力,應該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挖掘自我潛力,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很好地履行職責的員工。很多優秀的企業都在人才選拔的時候就設定了適當的要求,以確保進入企業的人才符合履行職責的基本要求。那么員工進入企業以后,就可以參照這些選人要求,審視自己有哪些不足,進而完善自己。以下是松下公司判定人才的十項標準,可以作為我們進行自我評價的參考。
不忘初衷而虛心學習的人
所謂初衷,即創造優質廉價的產品以滿足社會、造福社會。只有抱著這種初衷,才可能謙虛,也只有謙虛才能實現這種使命。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在任何時候都很強調這種初衷,松下指出:處于領導崗位的人,尤其不可沒有謙虛之心。經常不忘初衷,又能謙虛學習的人,才是企業所需人才的第一條件。
不墨守成規而經常出新的人
要允許每一個人在基本方針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使每一個人都能展現其五光十色的燦爛才能。同時,也要求上司能讓部下自由行事,活用每一個人的才能至其極限。
愛護公司、和公司成為一體的人
在歐美人那里,當人們問及從事什么工作時,他的回答總是先說職業,后說公司;日本人則與此相反,先說公司,后說職業。一位合格的員工要有公司意識,和公司甘苦與共。
不自私而能為團體著想的人
公司不僅培養個人的實力,而且要求把這種實力充分地運用到團隊上,形成合力。這樣,才能帶來蓬勃的朝氣和良好的效果。
能作正確價值判斷的人
所謂價值判斷,是包括多方面的。大而言之,有對人類的看法、對人生的看法,小到對公司經營理念的看法,對日常工作的看法。不能作出正確價值判斷的人,實際上是一群烏合之眾。
有自主經營能力的人
一個員工要照上司交代的去做事,以換取一月的薪水,是不行的。每一個人都應該以為社會而工作的心態去做事。如果這樣做了,在工作上一定會有種種新發現,也會逐漸成長起來。
隨時隨地都有熱忱的人
人的熱忱是成就一切的前提,事情的成功與否,往往是由做這件事情的決心和熱忱的強弱而決定的。碰到問題,如果擁有非做成功不可的決心和熱忱,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能得體支使上司的人
所謂支使上司,也就是提出自己對所負責工作的建議,并促使上司同意;或者對上司的指令等提出自己的看法,促使上司修正。如果公司里連一個這樣支使領導做事的人也沒有,公司的發展就成問題;如果有10個能真正支使領導的人,那么公司就有光明的發展前途;如果有100個人能支使領導,那公司的發展會更加輝煌。
有責任意識的人
這就是說,處在某一職位、某一崗位的干部或員工,能自覺地意識到自己的所擔負的責任。有了自覺的責任意識之后,就會產生積極、圓滿的工作效果。
有氣概擔當公司經營重任的人
在自我擔當的豪氣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肝膽,可以看到一個人的血性,也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真情實意。
馬爾他有位王子從外地辦完事深夜回宮,看到自己的一個仆人正緊緊地抱著他的一雙拖鞋睡覺,他上去想要把那雙拖鞋拽出來,卻怎么也拽不動,反而把仆人驚醒了。這個仆人給王子以很大的震撼:對小事都如此小心地履行職責的人一定很忠誠,可以委以重任。后來他把這個仆人提拔為自己的貼身侍衛。結果證明這位王子的判斷是正確的:這個年輕人很快升到了事務處,最終當上了馬耳他的軍隊司令。
上汽集團總裁胡茂元自17歲進入上汽集團的前身上海拖拉機廠,已經在這家地方汽車生產企業干了整整37年。從學徒到總裁,37年來他從未改變對上汽集團的忠誠,他無時無刻不以主人翁的精神為上汽集團嘔心瀝血,不管在什么情況下,他總是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牢記履行自己的職責。這正是一名優秀的職場成功人士給我們所作出的表率。
不能以工齡長短來衡量忠誠度,或者作為考察一個人履行職責與否的標準。有的人之所以長時間待在公司里,是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我們在評價一個人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而評價其忠誠度時,除了看工齡外,更要全面審視他的工作業績和對待工作的態度。一個不能創造價值的人,在公司里待得越久,公司損失越大,這樣的“忠誠”沒有益處反而有害。很多企業最終淘汰的總是那些不夠忠誠,不認真履行職責的人。而那些敬業、勤奮的優秀員工,每次都被留了下來。
在一個企業里,要求大家認真履行職責的人,是老板。這確實不假,但也絕非完全正確。事實上,認真履行職責是員工自我發展和完善的重要手段,或者說是員工的銳利武器,擁有這一武器的人,可以奪得顯要的職位,奪得豐厚的薪水,在工作的過程中發現樂趣和實現自我。
忠誠不是讓你當“奴才”
說到忠誠,并非是要你做老板的“奴才”。整日對老板唯唯諾諾的人,并不能真正對公司的事業有所幫助。實際上,老板作出的每一個決定都存在著風險,也存在著決策錯誤的可能。這時候作為下屬的你必須站出來指出其中的不妥之處,這既展示了你的知識、智慧、能力,也表現了你對老板所從事的事業的忠誠。
在現實生活中,把愚忠當做忠誠的人不少。這些人的觀點是:首先,忠誠就是向老板效忠,并且是無條件地效忠。其次,忠誠于老板就是絕對聽老板的話,不管老板的對與錯。在企業里,很多員工老板說一他也跟著說一,老板說二他也跟著說二,心中雖然有自己的看法,但不敢說出來。有時,明明老板是錯的,他們也大呼老板偉大、老板英明。他們以為,完全和老板的論調保持一致、完全聽老板的話就是忠誠,奴性十足就是忠誠。更有人把忠誠與拍馬屁混為一談。他們對老板阿諛奉承,凡事都只圖老板開心,工作中總是報喜不報憂。
有一則“獅子的孤獨”的管理寓言:
作為草原王國的管理者,獅子飽嘗了管理工作中所能遇到的全部艱苦和痛苦。它多么渴望可以像其他動物一樣,享受與朋友相處的快樂,能在犯錯誤時得到哥們兒的提醒和忠告。
它問小兔子:“你是我的朋友嗎?”
小兔子笑著回答:“當然,大王,我永遠都是您最忠誠的朋友。”“既然如此,”獅子說,“為什么我每次犯錯誤時,總得不到你的忠告呢?”
小兔子想了想,說:“尊敬的大王,我的智力低下,無法看到您犯的錯誤?!?
獅子又去問狐貍。狐貍討好地說:“小兔子說得對,您那么偉大,有誰能夠看出您的錯誤呢?”
和孤獨的獅子一樣,許多公司的老板也時常會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的滋味。由于組織結構上的等級制度,所有的部屬對老板的態度,都像對待獅子一樣敬而遠之。
有時候,你不愿去提醒你的老板,告訴他哪兒做得不對,并不是因為他太優秀,你沒有看出他哪兒錯了,而是因為你害怕“觸犯”威嚴,害怕往后他會對你做出不利的舉動。
實際上,這種害怕說明你沒有了解你老板的性格。如果他果真脾性暴躁,剛愎自用,肯定不是一天兩天,你可以向老員工打聽一下員工向他指出錯誤的后果。你也可以通過郵件或寫字條的方式說明你的看法。但最好是當面找個機會與老板溝通和相互了解。這些將利于你今后的晉升。
通過勸誡和提醒來表達你的忠誠,是任何一位有作為的老板都希望看到的。如果你有觀察到老板失誤的能力并準備了好方法,那就不要猶豫,那些看似必要的顧忌不僅會增加你的煩惱,而且還會使本屬于你的機會白白喪失。
對企業忠誠是員工的義務,這份義務包括:保守公司機密,執行公司的計劃(即便在自己不同意的情況下),敬業,責任心……然而,一名忠誠的員工更應該是一個人格獨立、思想獨立的人,而不是像苔蘚類植物一樣依附老板。
老板與員工之間的關系是介于兩個獨立、平等的主體之間的契約,只有當追求各自的發展最大化的老板和員工都認為對方是自己的最佳選擇時,這個契約的效果才是雙贏的。相反,當這個契約蛻變為人身依附時,對企業而言,這意味著停止人才的“優進劣出”的競爭淘汰機制,企業變成可以混日子的“大鍋飯”;對員工而言,這種依附關系則把他變成失去選擇自己職業生涯的權利的現代奴才。
做積極履行職責的優秀員工
有這樣一則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個嚴厲的主人要到外國去,臨行前他將仆人們叫到面前,給了他們每人一筆銀子,一個給了5 000塔拉(古猶太銀幣單位),一個給了2 000塔拉,一個給了1 000塔拉,隨后主人便出國去了。
那個領5 000塔拉的仆人,把這筆錢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5 000塔拉;那個領2 000塔拉的也照樣賺了2 000塔拉。但那個領了1 000塔拉的仆人卻在地上挖了個洞,把錢藏了起來。
后來,主人回來了,那個領5 000塔拉的仆人帶著賺來的5 000塔拉說:“主人,您交給我5 000塔拉,您看,我又賺了5 000塔拉?!敝魅撕芨吲d,讓他一同坐下享樂。
那個拿2 000塔拉的仆人也同樣獻上賺來的錢,獲得了主人的贊許。
最后那個仆人走上前說:主人啊,我知道您是很嚴厲的人,我就害怕把錢弄丟,于是把您交給我的1 000塔拉埋藏起來,請看,您原來的銀子還在這里,分毫不少?!?
主人道:“你這又笨又懶的仆人,既然知道我是嚴厲的人,至少應當把我的銀幣放到銀行里,等到我回來時,可以連本帶利收回來,怎可將銀幣埋藏起來?”
主人大怒之余,吩咐左右奪過他手中的1 000塔拉,交給那個有1萬塔拉的仆人,同時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這個故事說的是“馬太效應”,它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優秀員工就是那“有余”的人。因為他們比碌碌無為者擁有“有余”的智慧、能力和機遇。更為重要的是他們之所以擁有這種“有余”,是因為他們能在沒有“主人”命令的情況下,主動把5 000塔拉變成1萬塔拉,積極履行職責,從而逐漸拉開了與平庸者的距離。
所謂積極履行職責,就是不用別人告訴你,你都可以很好地完成工作,這也是優秀員工之所以優秀,之所以績效高的最根本原因。
優秀的員工永遠不把“要我做”當做工作的前提,而是中意于“我要做”的那類人,并樂意為其效勞,優秀員工主動爭先變“要我做”為“我要做”。無論面對的工作多么索然寡味、繁瑣冗贅,“我要做”的主動精神都會創造出非凡的業績。
“積極主動”要落實到行動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主動熟悉公司的一切
熟悉公司的一切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它包括公司企業文化、組織結構、運作模式、經營方針、工作作風……主動使自己了解所在的公司,以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得心應手,如虎添翼。
不等待命令
優秀員工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積極主動履行自己的職責,這也是他們與平庸員工的本質區別。
工作時要主動找事做
工作中別讓自己閑下來,主動找點事做,你就能更加完善自己,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任何閑暇的時候積極主動承擔責任,你就能爭取到更多的機會,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主動做分外的事
許多著名的企業一致認為,一個優秀的員工所表現出來的主動性,不僅僅是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或觀念,并主動完成它,還突出表現為主動承擔自己工作以外的責任。
比爾在一家商店上班時,一直自我感覺良好。因為他總能保質保量地做完老板交待的任務。一天,老板讓比爾把顧客的購物款記錄下來,比爾快速完成,然后便與別的同事閑聊。這時老板走了過來,什么也沒說,開始整理那批已經訂出的貨物,又把柜臺和購物車清理干凈。
這件事深深震動了比爾,他忽然發現自己一直以來是多么的愚不可及,他懂得一個人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應該主動地再多做一些,即使老板沒要求你這么做也沒有關系。這一觀念的改變,使比爾更加努力地工作,他學到了更多的東西,工作能力突飛猛進,最終成了公司的副總。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需要積極主動履行自己的職責,并把這種品質逐漸培養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時時處處表現出自己的主動性,使自己變得卓越,在工作中變得不可替代。
責任體現忠誠,能力體現價值
在工作中如果把忠誠單純理解為死守著一家公司不知變通,那么就大錯特錯了。忠誠更加強調一種職業的責任感,是一種對待自己工作的態度,是承擔某一責任或進行某項工作所表現的敬業精神。
現在絕大多數的人,尤其是職場新人,他們工作的時候最先考慮的只是如何能夠幫自己獲得最豐厚的回報、最迅速的成長,他們把敬業看作老板監督員工的手段,把忠誠看作管理者籠絡員工的工具,認為向員工灌輸忠誠和敬業思想的受益者其實是公司和老板。
這是一種極端錯誤的觀念,忠誠并不僅僅對于公司有益,其最終和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員工本身。忠誠鑄就信賴,而信賴又造就成功。一旦養成對工作高度的責任感和忠誠,你便能在逆境中不屈不撓,面對引誘不為所動。
其實,一個人的忠誠不僅不會讓他與成功失之交臂,相反會讓他贏得許多的機遇,除此之外,他還能贏得別人對他的尊重和認可,人們充分意識到,取得成功的因素最重要的不是一個人的能力,而是他對待工作的高度的責任感。
一個優秀員工必須具備忠誠的品質。從某種意義上講,忠誠于公司,就是主動履行自己的責任為公司作出貢獻。因此,不背叛公司,始終維護公司利益只是忠誠的一個方面;積極改進工作方法,主動發現和履行責任,也是忠誠的一種體現,是每個員工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自身綜合能力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