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不起,我不活在你給我的人設里
- J小姐
- 2433字
- 2020-05-09 18:36:28
06 對不起,我不活在你給我的人設里
1
3年前,小春的女兒被確診為自閉癥。她辭了職,帶孩子到世界各地治療、訓練,她說這幾年的生活雖然辛苦,但是她的眼界和心態越來越好了。
上周,她去參加同學聚會,穿了一條得體的無袖小黑裙,露出緊實的手臂和修長的小腿線條,配上利落的齊耳短發和精致的妝容,親切地和同學們打招呼、敘舊。
同學都說她越來越好看了,也問了下孩子的情況,她回答說還好,同學們就沒有深問下去,轉而投入到青蔥歲月的回憶中去了。
聚會快結束的時候,她在衛生間聽到兩位女同學說:“小春心真是大,家里孩子都得了自閉癥,還有心思把自己收拾得花枝招展的!”
“是啊,你看她那皮膚,一看就是常去美容院,也不為孩子多考慮考慮,治療自閉癥很費錢的。”
“聽說她孩子還被幼兒園拒收了,換作我,聚會我都沒心情來啊,估計她和老公是打算再要一個,這個孩子就這樣了吧。”
她跟我說這些的時候,我憤憤地說:“你沒出去回擊她們兩句啊,人遇到不幸就該愁眉苦臉、半死不活嗎?”
她淡淡地說:“我等她們徹底離開了才出去,怕她們尷尬。其實她們也沒什么惡意,只是,我不能活在她們給我的人設里啊。”
2
看著她挺直地坐在對面,一側頭發順滑地垂到臉旁,面容平和,耐心地給微燙的咖啡吹著氣,我忽然熱淚盈眶。
沒有人知道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沒人明白她所經歷的苦楚。因為孩子得了這樣的病,她老公想再要一個健康的孩子,但她堅決不同意,半年前就選擇了離婚。隨后,她把房子賣了,換了套小公寓,靠自己的外語能力接一些出版社的書稿翻譯、傳譯工作,勉強維持家庭開銷。
她的父母也很不理解她,再生一個孩子怎么了?家庭也沒了,一個女人帶著個病兒,今后日子怎么過?
她抿了口咖啡說:“其實,做爸爸的和做媽媽的不一樣,寶寶在我肚子里手舞足蹈的共生感,爸爸是體會不了的。再生一個是沒什么,但是我給女兒的關愛一定會減少的。你不知道,當我看到女兒拿著自己的小手帕,把我的高跟鞋擦得锃亮的時候,我哭了好久。我發誓要好好照顧自己,拼命活得久一點,最好能看著她先走。”
她現在每天都健身、護膚、閱讀、翻譯,時不時地調整一下家具的擺設,變換一下格局,添置些小物件。
她會給女兒做色香味俱全的美味飯食。每天都會把女兒和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再出門,去看看美好的世界,去看看那些體現了滿滿的生活熱情的手工藝品。
她說,她想把生活的所有美好都攤在女兒面前。總有一天,女兒會發現——生活值得熱愛!
3
在這樣處境下的女人,很多人給她的人設是終日以淚洗面的怨婦,不能有光芒,不能有力量,不能有快樂。最好看起來連個人樣兒都沒有,這樣才配得上她擁有的苦難。
可是,她偏打破了這樣的預設——她光鮮亮麗、挺拔昂揚,從來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她每一天都在認真地生活,她說女兒雖然什么都不懂,但是相信能量是種永恒的存在,她對生活的愛一定會傳遞給女兒,總有一天女兒可以張開雙臂擁抱生活……
我也相信,一定會的!
我們都避免不了下意識地去給別人設置一個人設,經常說“看起來像”“看起來不像呀”,但是我們都知道那只是自己的以為、自己給別人的人設。不能因為這個人沒有符合你設定中的樣子,就開始懷疑或者攻擊。
像喬欣演了電視劇《歡樂頌》的乖乖女形象后,一大群人不可自拔地把關關的人設套給她。她在某真人秀節目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就被鋪天蓋地的網絡留言攻擊,喊著把乖乖女關關還回來。
吳越成功塑造了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的小三凌玲的形象,被網友罵得把微博評論都關了。
我特別想知道,這種把角色的人設硬生生套給演員的人,他們在生活里過得好嗎?
4
有個高知、高收入的海歸女精英,在朋友圈發了她參加形體訓練的筆記,分享一些穿搭心得和形體矯正的成果。
有人在下面給她留言:“我一直覺得你是個很‘高大上’的人,學習的應該都是些高大上的知識,完全想不到你會花錢、花時間用在糾正駝背和學習化妝打扮上……”
她覺得十分莫名其妙——“什么是高大上的知識?知識都有高低貴賤了?按她給的人設,我就該又宅又土又學究?對不起,我并不是,我會挺拔昂揚、衣著得體,又有品位。”
我有個很有錢的朋友,有一次給幾個同事帶了咖啡,順手在微信里發起了AA(按人頭平均分擔賬單)收款。他同事背后說:“沒想到他那么有錢,還那么小氣,一杯咖啡才20多塊錢,他也要?”
他問我:“是不是我真的有點兒小氣了,請同事喝幾杯咖啡而已。但在國外生活習慣了,我就下意識地發起AA了。”
我回答說:“我一直覺得想當然地給別人設置人設,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別人憑什么非要按照你設置的人設生活呢?更不可思議的是,一些人居然主動地往別人給的人設里鉆。”
5
我在喜馬拉雅APP(應用程序)開的一檔美妝課程《穿搭有術》里,曾經說過一個稍微過火的詞。于是就有用戶在下面留言說:作為一個女神,你說出這樣的低俗的詞,對你好失望。
這表明在生活里,他總是不由自主給別人設置人設,事事不如意。說明他在生活里該有多少失望啊!我們必須知道,人不是平面,是立體的,接受別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是一件成年人必須學會的事!
有太多看起來柔弱軟綿的姑娘,能在遭遇挫折時堅韌倔強;也有太多看起來強勢獨立的姑娘,在夜深人靜時低頭啜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和信念,每個人也有自己的恐懼、憎恨和慌張;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而不是過得更像誰給的人設。
曾經,我聽一個姑娘說自己收入低,但是喜歡旅游,經常省吃儉用,攢錢出去玩,同事背后說她“窮嘚瑟”,她就再也沒出去過玩過;一個平時雷厲風行的姑娘在跟男朋友打電話時撒嬌,被人說不符合人設,好惡心,她就再沒在人前打電話撒嬌了……
我忽然覺得,如果我們把在乎別人的眼光,換成“要你管”“管得著”“管他呢”,我們的幸福指數一定會提升很多。
親愛的姑娘們,你一定要在心里堅定地對自己說:我沒你想的那么柔弱,也沒你想的那么剛強;沒你想的那么天真,也沒你想的那么成熟;沒你想的那么好欺負,也沒你想的那么刀槍不入。
我只是在認真地生活、認真地愛、認真地讓自己內心豐盈有趣。
我都不知道在明天醒來時,我會變成多好的自己,你更不能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