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釋文》陸氏音系
- 王懷中
- 1090字
- 2020-05-09 15:54:11
第三節 主要研究方法
從研究陸氏音系的情況看,各家主要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尋求例證法、反切系聯法、反切比較法、統計法等。我們擬采用的方法如下:
1.系聯法
系聯法是清代陳澧在研究《切韻》聲韻類別時所創立的研究方法,該方法包含基本條例、分析條例和補充條例三個內容,對后世音韻學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
羅常培先生在《〈經典釋文〉和原本〈玉篇〉反切中的匣、于兩紐》一文中專門談到了他系聯《釋文》聲類的方法,有“直證”和“佐證”兩大類。
周祖謨先生考察《萬象名義》中《原本玉篇》音系時,采用的也是系聯法(周祖謨,1966)。邵榮芬先生考察《經典釋文》音系主要采用系聯法(邵榮芬,1995)。
本課題研究中所采用的系聯法也將參考陳、羅兩家所創立的條例,根據所甄選出來的實際音切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補充。
系聯法的不足之處在于系聯的結果只能靜態地反映聲韻類情況,不能直觀反映出聲韻母系統,如果要進一步歸納聲韻系統,還必須有其他方法來完成。
2.統計法
本課題還將采取統計法,對書中陸氏所有的反切和直音以及書中所錄的徐劉諸氏音切作全面的統計。該方法主要應用于聲母的研究。具體做法及步驟是:
首先,輯錄《經典釋文》一書中所有甄選過的音切,對每一條音切按照標準音、徐劉諸氏音、又音等進行歸類;
其次,按照歸類后的音切,分析每條反切中被切字、切上字的中古聲母、韻母、開合、等第,確定該音切所屬的聲紐、韻部;
再次,按照每條音切被切字及切上字的分析,確定該條切語屬于同母切還是異母切(為了區別異同,這里把同一聲母或韻母的字相切的反切叫同母切,不同聲母或韻母字相切的反切叫異母切);
最后,按照陸氏音、徐劉諸氏音等類別,對所有音切分門別類地進行數量統計,計算出每一大類中音和切與類隔切的比例數據,然后根據這些數據判斷陸氏音以及徐劉諸氏音的聲韻母情況。
該方法的不足之處在于數據雖然真實準確,但到底多大的比例才能作為聲韻分合的標準和界點,統計法得出的一些死的數據說明不了這個關鍵問題。再者如何處理相關數據,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尺度,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
3.比較法
比較的內容將按照以下層次進行:《釋文》陸氏音與徐劉諸氏音的比較、《釋文》標準音與又音的比較、《釋文》陸氏音與《玉篇》音系(周祖謨,1966)的比較、《釋文》陸氏音與《切韻》音系的比較等。比較對象中的一些音系我們將采用目前已經發表的結論。
4.文獻求證法
為了彌補其他方法的不足以及可能出現的疏漏,我們還將根據《釋文》全書中大量的音切注釋,對經典文獻原作進行考察,以期尋找到更多的文獻方面的證據。
以上各種方法對于《釋文》反切的研究各有利弊,我們同時使用幾種方法進行研究,以期將每種方法的弊端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