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林小姐獻珠救人 鞏將帥議兵防敵

  • 大元汪家軍
  • 汪濟
  • 4710字
  • 2020-04-29 14:02:09

卻說粘葛完展聞李松不屈自縊,心里也未免一震:“看來這鞏昌還真頗多忠義之士,不可小覷。”乃命將其草草掩埋了。

李節仍被困在館驛之中,日已西沉,正在獨自哀泣悲傷之時,那位林姑娘又來到驛中。見旁邊無人,乃悄悄進來輕聲謂李節道:“人死不能復生,李公子不必過分悲傷,要想法趕緊脫身才好。”李節抬起頭來,望著那一雙善良的眼睛,心中陡然一動,忙道:“謝姑娘好意。我這里有金釵一支贈予姑娘,望莫嫌物輕。”林旭奴連忙搖手道:“李大人不幸身故,已令人難過,我豈能受你財物,這不是乘人之危了!”李節道:“姑娘且將金釵收了,我還有下情相告。”林旭奴乃將金釵收好,李節道:“錢財乃身外之物。姑娘與我素昧平生,卻不避嫌疑,慷慨施藥。雖然老父終究去了,但我豈不銘記你的恩德?眼下我的性命已危在旦夕,還要這金釵何用?不如贈給姑娘做個紀念。倘若哪天我也去了,鞏昌來人時,請姑娘憑此釵指認我父子葬身之處,我在地下也就感激不盡了。”

林旭奴安慰道:“吉人自有天相,公子不必傷感,還是趕緊設法逃走的好。”李節嘆了口氣道:“我這里并無親朋,誰能幫我?也就全仗姑娘了。不知姑娘可能找個在元帥面前說上話的人救我出去?”旭奴沉吟道:“家父官卑職微,且謹慎膽小,元帥面前無說話的份;小女子我就更無能為力了。不過,不過,哎,有了這金釵,我看倒可以試一試。”李節驚喜道:“怎么說?”旭奴道:“我姐姐在元帥夫人那里當丫鬟,我叫姐姐將金釵獻給夫人,看看能否求來一句話。”李節心中竊喜,忙從包裹中取出那顆寶珠道:“這是我祖上傳下的夜明珠,雖非無價之寶,卻也很是難得。我想托你請令姊轉獻給元帥夫人,求其暗中放我出門去祭奠亡父,以盡人子之禮。小姐看如此能行嗎?”旭奴見了此珠,欣喜道:“這真是個寶物。那元帥夫人乃故丞相的千金,很是貪財,最喜珍寶,元帥也最怕他。若哄得她高興,這事就十有八九了。”李節道:“全仗姑娘和令姊周旋。請在夫人面前哀告我父無故屈死,放我這苦命人一條生路。”旭奴點頭道:“請放心,我這就伺機進府。”李節道:“有勞小姐。在下若能生還鞏昌,必報大恩。”旭奴搖頭道:“救人急難,本分之事,何談報答。”李節道:“不然。古人云:有恩不報非君子。我與鞏昌總帥義結金蘭,我父子若同時在此被害,秦鞏必然刀兵相見。鞏昌兵強馬壯,諒秦州非其對手。一旦城破,玉石俱焚。若我能生還鞏昌,當力主和解。即使和解不成,破城之日,我也可保全城軍民性命。這也是小姐的陰德呢!”旭奴聽罷,“啊”了一聲,藏好寶珠,道聲:“公子珍重,靜候佳音吧。”說完,即刻去了。

李節自林旭奴走后,坐臥不安,好容易挨過一晚。次日近午,仍未見回話,不由得焦急起來:“莫非關節不通,我真的也要死在這里了?”午后,旭奴來了。徑直走到李節跟前,微笑著輕聲道:“夫人很是識貨。一見那珠子,就知是夜明珠,喜歡得了不得。小女子便把公子之事一說,她倒很同情,說:‘兩家素來無怨,何必結仇!既李大人已不幸亡故,哪有再讓公子遭不幸的理!’她叫我告訴你,今天中午舉行家宴,已將元帥及舅爺留在府中,待其醉后不能視事時,再設法調開門衛,你就趁機混出城去,連夜回家。”李節深深一揖道:“小姐再生之德,在下沒齒不忘。”旭奴又道:“為了更保險些,我建議公子與隨從調換衣裝。一來為了公子行走方便,二來隨從著了你的衣裝,面壁而臥,就是門衛回歸查看時,也可暫時瞞過。公子之意如何?”李節道:“小姐真是智慧超人,在下照辦就是。”

傍晚時分,一乘大轎來到館驛附近停住。一個丫鬟來到門前對門衛道:“元帥夫人在那里呼喚你倆,立等回話。”那兩門衛聞夫人傳喚怎敢不去?來到轎前,屈膝叩見。夫人問道:“門上就你倆當差?”兩人答道:“就是小的兩人,晚上會再加二人。”夫人“啊”了一聲,便問這問那。那兩人未聽出頭緒,少不得互相觀望。夫人大喝:“你兩個奴才,回夫人話,為何左顧右盼!”兩人嚇得趕緊低頭聽訓。

趁這當口,在驛門邊窺視的林旭奴,向李節招了招手,又向門外指了指。李節會意,立即快步來到門旁,左右一張,便以袖遮面,一閃身出了大門,揚長而去。

元帥夫人在轎內故意絮絮叨叨了好一會,才命兩門衛起身,又稱贊了幾句,最后囑咐兩人道:“你們好好當差。無事不要在街上胡鬧,也不要進館驛內騷擾。哪天元帥高興了,我自為你們說話,定有重賞。”兩人一聽大喜,又跪下叩頭稱謝。直到天快黑了,夫人才命起轎回府。

兩門衛回到館驛,見李節合衣側臥于床,料是悲哀過度,也就不進屋查詢。直至第二天日上三竿,還未見到李節,方才大驚失色。兩人一商量,料是難得活命,乃匆忙溜出城門,飛也似的逃走了。

粘葛完展接到李節逃走的消息,大為震怒。嚴查之后,方疑是夫人故意所為。本想問個究竟,哪知才一開口,便被夫人一頓臭罵:“你無故逼死一個無用的老頭,已自損聲譽,還要斬草除根?還要再傷其子?你就是把他一家都殺了,又有何益?還是積點陰德的好!”粘葛本是懼內之人,況且李節早走遠了,只得作罷。

卻說汪世顯這幾天是忙得不可開交。一方面是為哀宗發喪,一方面是整頓兵馬,還有就是與周邊地方諸侯聯絡溝通。尤其是李松父子赴秦之后,至今音訊全無,更讓其揪心不已,坐立不安,料是兇多吉少了。

這天,去會州的使者回來稟告道:“郭元帥謂:‘為臣者,應為國盡忠。當遵遺詔,輔嗣君,聽從行省長官之命,守衛大金國這最后一塊疆土,縱死無憾!’”汪世顯聞得此言,知聯會抗秦之策已成泡影,感到局勢更加嚴峻了。

傍晚,左右來報:“李節將軍回來了!”世顯大喜,連忙迎出。只見李節蓬頭垢面,神情沮喪地蹣跚而來,剛喊了聲:“汪總帥!”便泣不成聲了。世顯心知大事不好,忙上前一把扶住道:“賢弟,令尊大人平安否?”李節這才哭出聲來:“家父不甘受辱,已經自盡了!”接著斷斷續續地將在秦州之事,詳細說了一遍。世顯聽罷,怒火中燒,咬牙切齒道:“這粘葛完展欺人太甚!自造假詔,反而逼死李大人。此仇不報,誓不為人!”接著又安慰李節道:“李大人為我而死,我也是心如刀絞。只是人死不能復生,望賢弟節哀保重。眼下還要為先大人發喪,明天我自率人至貴府祭奠。”說罷,便親自將李節送回府中。

是夜,汪世顯命長子忠臣、次子德臣分別請潘儀與包甲玉來府密商大事。少頃,潘、包二人來到帥府,世顯讓進后堂,屏除左右,與夫人包嵐一起共議軍機。世顯開口道:“秦州已與我為敵,不日恐就要假借遺詔之名,來找我等麻煩;會州也不與我合作,而且還要聽秦州的。蒙軍早已虎視眈眈,若我與秦州決裂,其必然會趁機坐收漁翁之利。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你等有何妙著和想法,以應付此局?”

包嵐道:“眼前最要緊的是對付秦州來襲,同時也要防會州出兵相助。至于蒙軍早晚也是要來的,但那只有到時再走一步看一步了。”潘儀、包甲玉同聲道:“夫人言之有理。”世顯道:“我意目前以對付秦州兵為主,以防會州兵為次,兵分四路行動。請夫人與包甲玉為一路,守著石門天險,我自率眾將為一路,堅守鞏昌城,與石門互為犄角,見機行事;請在蓮花山的趙阿哥昌父子為一路,屯兵于會、鞏要路,以防會州兵,兼顧我側翼安全;請平涼王鈞集結兵馬,秘密南下,伏于秦州北境附近,倘若秦州兵大舉來犯我鞏昌,則令其從后面直搗其老巢秦州城,此為第四路。秦州兵不來便罷,若其貿然而來,前無所獲,后院起火,必然大敗無疑。除安排這四路軍馬外,我已四處布有探馬打聽各處消息與動靜,明天再遣武思誠為使去會州說明情況,揭露秦州陰謀。如其能為我所用更好,如不然,能使其中立,也免我兩邊作戰的不利局面,你們看這樣安排如何?”

潘儀道:“總帥籌劃甚當,勝算在握。但就是我們擊敗了秦州兵,有了秦、鞏二十余城,最終也難與蒙軍抗衡,還必須從長遠打算,另辟新徑。”世顯點頭道:“參軍所慮有理,以后的出路,我等是要一并考慮才好。各位有何高見?”潘儀見眾人無言,乃吞吞吐吐地道:“我有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世顯道:“都是自家骨肉,又是在這密室之內,有什么當講不當講!但講出來,大家斟酌,豈會怪罪于你!”

潘儀瞟了世顯一眼,又對包嵐看了看,干咳一聲,方才低聲道:“我們能否趁早與宋室試著聯系一下。如能談妥,我等則為其西北屏障。進可以助其收復長安、洛陽、汴京等三京之地;若秦鞏不保,我等退入川中,憑巴山蜀水也足以與蒙軍周旋,靜觀天下大勢。”其實,汪世顯也曾想過聯宋抗蒙之事,只是未下決心,今聽潘儀一說,便問大家:“你們如何看這事?”

包嵐道:“聯宋抗蒙固然是一著好棋,但聽說我朝去年也曾主動遣使去聯系,結果不但聯宋不成,反被宋蒙聯軍將我大金滅了。現在與其舊話重提,恐依然是自取其辱。”潘儀道:“時勢不同,情況亦有變。當初宋金世仇,其抱滅金雪恥之心,故不審時度勢,自撤蔽蒙藩籬。今面對咄咄逼人的蒙軍,宋室必然已心存畏忌,思得幫手。況我等已是無國可歸之人,自愿歸附,其將我收編,是有利而無害,豈會拒人于千里之外嗎?”

包甲玉嘟噥道:“只恐其當政者沒有遠見,看不到這利害關系,也是枉然。”世顯長子忠臣,時年已十七歲,開言道:“舅父高見。我們投宋,宋平白得了這塊秦隴戰略要地,可為川北保障,豈有不納之理?孩兒曾聽說,當宋蒙聯盟之時,四川安撫使趙彥吶就曾上書反對。現宋蒙已由同盟聯軍變為對峙之國,宋朝君臣難道連這點都看不到?”十四歲的德臣也接口道:“趙宋皇帝是漢人,我們鞏昌也大都是漢人。我們祖上也曾在宋為官為宦,歸宋是雙方都有利的事。在當今蒙強宋弱的形勢下,難道宋室不圖自強,反要拒我以資敵乎?若是那樣,這宋廷也就沒有幾天日子可過了。”

汪世顯聽了眾人之言與己暗合,尤其是兩個尚未成年的兒子,也居然對當前局勢分析得頭頭是道,不由得喜形于色,連連點頭,謂眾人道:“既然大家均認為投宋是一條好的出路,我們以后可在適當的時候與其試著聯系,不過此事僅限于今晚這幾個人心中有數,千萬不可走漏風聲。否則不僅秦、會等方面掣肘,就我們自家也恐軍心不穩。”

次日,汪世顯喚心腹愛將張云來見,謂之道:“秦州粘葛完展假傳遺詔,逼死李松,顯然圖謀不軌,與我已成水火之勢,不日必會興兵來犯。聞將軍前些年曾救過會州郭帥之命,今欲請將軍帶武思誠前往說明秦鞏成隙之因,然后轉達我欲與其聯盟之意。如其答應,誠大好事;如其不肯,也要請將軍責以大義,令其中立,則亦能減輕我方之負擔;若彼執意投靠秦州與我做對,那我也只有早做準備,與之一戰。總之,將軍能去摸一摸其底細,也是大功一件了。”張云道:“郭帥為人執拗愚忠,不知變通,與末將可稱忘年交。末將此去,說明厲害,再加上武思誠詳述親身經歷,我想雖保不準其能與我結盟,但起碼也會勸阻其對我用兵。”世顯一拍案桌:“好!有將軍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拜托!”說罷,又將一封親筆信交給張云帶上。張云收好書信,道聲:“事不宜遲,末將這就去,請總帥靜候佳音吧。”

且說秦州元帥粘葛完展自逼死李松后,心知鞏昌必不肯干休,乃召集眾心腹,商議伐鞏大計,要來個先發制人。石抹弘一道:“我以遺詔號令四方,責汪世顯藐視朝廷,心懷叛逆,必然群起響應,鞏昌一戰可平。”石抹術虎道:“雖然我們師出有名,但金廷實亡,形勢已變。恐有些人會心存觀望,不肯出力。況鞏昌兵強馬壯,汪世顯又善用兵,若要滅他,怕不是容易的。”參軍趙汝礪道:“會州郭斌轄會、金、蘭、定四州,與秦、鞏成鼎立之勢。其助我則鞏必敗,其助鞏則我亦危。元帥當設法與其結盟,方有勝算。”

粘葛完展聽了眾人之言,乃道:“諸位所言,均有一定道理。我決意三天后兵伐鞏昌。大家各自做好準備。至于會州方面,日前我遣使去時,郭蛤蟆坦言:‘遵遺詔,奉新君,聽調遣,唯上命,為國盡忠,在所不辭。’為堅其意,我明天再遣人持厚禮前往會州,令其與我同時起兵,從側面進擊鞏昌。汪世顯背腹受敵,定會被我一舉擊敗。諸位勿慮。”

欲知秦鞏之戰結果如何,請看下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客| 平舆县| 松滋市| 临湘市| 泰州市| 定州市| 涞源县| 安远县| 鄂州市| 日照市| 易门县| 来宾市| 丰镇市| 阳西县| 庄浪县| 岳阳县| 万宁市| 北流市| 西林县| 宿松县| 苏州市| 吴旗县| 达孜县| 长丰县| 旅游| 泰来县| 景洪市| 廉江市| 六安市| 郸城县| 永修县| 平武县| 宜城市| 白朗县| 黔江区| 华池县| 巫山县| 青阳县| 永清县| 通辽市| 屏东县|